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17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包括试验台本体和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设置于该试验台本体正面一侧,且该接线组件背部与所述试验台本体相连通。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杆向上推动内框架,带动定位块与外框架分离,将线路穿过定位块下方两侧并松开连杆,所有定位块均与外框架分离,通过定位块将外接线路压紧于外框架顶部,快速完成所有线路的整体拆装操作;向上推动需要拆卸线路位置的按压块,从而支撑对应位置的挡块上移,同时定位弹簧压缩,单独一个定位块与外框架分离,实现一条线路的单独拆装。

A tram single car test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电车电气系统调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高速动车组制造技术已取得巨大成就,CRH380BL型高速动车组已成功批量上线运营。由于高速动车组的牵引、网络、制动、辅助等各系统的控制复杂,技术含量高,为了缩短调试周期,在单车调试阶段,利用单车模拟试验台来模拟中央控制单元与其他网络部件的通讯功能,从而实现单车阶段包括子系统网络控制功能调试的目的,从而保证列车静态调试的准确和快捷。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单车试验台主要是通过外接线路,将需要调试的单车电路接入试验台系统内,从而对高速动车组的控制系统进行调整,由于接线位置需要频繁连接、拆卸,且现有接线方法为传统锁扣式、螺钉式锁紧,线路搭建过程操作不便,且频繁操作易导致接线位置松动,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对试验台接线位置进行优化,便于操作人员将多条接线同时拆下、锁紧,且可对单个外接设备的线路进行安装或拆下调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本体(1)和接线组件(3),所述接线组件(3)设置于该试验台本体(1)正面一侧,且该接线组件(3)背部与所述试验台本体(1)相连通;/n所述接线组件(3)包括外框架(301)和设置于该外框架(301)内部的内框架(303),且所述外框架(301)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本体(1)正面,所述内框架(303)和所述外框架(301)均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外框架(301)底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一中空状的支撑筒(308),该支撑筒(308)内贯穿设置有一连杆(3010),所述连杆(3010)顶端与所述内框架(303)底部中心相接,且连杆(3010)中部固定有一承压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电车单车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本体(1)和接线组件(3),所述接线组件(3)设置于该试验台本体(1)正面一侧,且该接线组件(3)背部与所述试验台本体(1)相连通;
所述接线组件(3)包括外框架(301)和设置于该外框架(301)内部的内框架(303),且所述外框架(301)固定于所述试验台本体(1)正面,所述内框架(303)和所述外框架(301)均为矩形框状结构,所述外框架(301)底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一中空状的支撑筒(308),该支撑筒(308)内贯穿设置有一连杆(3010),所述连杆(3010)顶端与所述内框架(303)底部中心相接,且连杆(3010)中部固定有一承压块(3011),所述承压块(3011)和所述内框架(303)之间的连杆(3010)上套接有锁紧弹簧(309);
所述内框架(303)顶部设置有多个撑杆(304),该撑杆(304)顶端穿出所述外框架(301),且该撑杆(304)顶端设置有定位块(302),所述撑杆(304)底端延伸到所述内框架(303)内且固定有一挡块(306),所述挡块(306)上方且在内框架(303)内的撑杆(304)上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大伟赵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齐顺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