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8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所述换热器外壳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风冷散热机构,所述换热单元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与平直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换热管、平直翅片与扰动翅片,通过对流换热原理使高温气体如:燃料燃烧后的燃气的热量被低温燃料如煤油等带走,从而达到冷却高温气体以及换热器材料的目的,有利于人们的使用,通过更换机构,在内部单管损坏时,可以简便的进行单管检修更换,通过风冷散热机构,可对内部的平直翅片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防止长时间的高温损坏平直翅片,具备一定的使用前景。

A tube fin heat exchanger with sp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对流换热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将某种流体的热量以一定的传热方式传递给他种流体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动力、医药、冶金、制冷、轻工等工业部门。目前紧凑式气—液换热器的研究主要包括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折流板倾角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不同搭接方式的螺旋折流板的性能、管翅式换热器中翅片的研究等方面。换热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是高效化与紧凑化,因此如何提高换热器的效率成为了当今换热器研发的关键技术。在常规的管翅式换热器结构中,通常为管程和由翅片分割为若干层的壳程组成。翅片有各种类型,如多孔型、波纹型、百叶窗型等。翅片的存在使流入壳程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粘性作用增强,Re数变得很低,通常在500~3000左右。流体通常处在层流状态,流体边界层的发展遭受破坏,从而使换热效果得到加强,但同时流动阻力也会有所增加。现在普遍采用提高换热器换热效果的方式有:使用异型换热管代替传统的圆管;采用各种形式的翅片,如开缝翅片,锯齿翅片,波纹翅片;对流体组织流动,消除或减少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外壳(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更换机构(8),所述换热器外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单元(11),所述换热单元(11)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风冷散热机构(12),所述换热单元(1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7)与平直翅片(6),所述换热管(7)的一侧设置有扰动翅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外壳(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更换机构(8),所述换热器外壳(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单元(11),所述换热单元(11)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风冷散热机构(12),所述换热单元(1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7)与平直翅片(6),所述换热管(7)的一侧设置有扰动翅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7)贯穿平直翅片(6),所述扰动翅片(9)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翅片开孔(10),所述扰动翅片(9)的下端外表面通过翅片开孔(10)与平直翅片(6)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换热管(7)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平直翅片(6)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扰动翅片(9)的数量为若干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8)位于换热单元(11)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更换机构(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抽拉把手(801),所述抽拉把手(80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02),所述连接块(802)的中部开设有过气孔(803),所述连接块(802)的下端外表面与换热管(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拉把手(80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块(802)与换热管(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拉把手(801)、连接块(802)与过气孔(803)的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过气孔(803)的形状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扰流片的管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