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376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壁设有折流环,折流环上分别以X轴、Y轴方向设置多根折流杆,以X轴、Y轴设置的多根折流杆内设有多根换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杆式支撑代替折流板支撑的折流杆换热器,不但解决了流体的诱导振动,而且由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和状态的改变,使传热死区也得以消除。此结构必然会提高壳程流体速度,流速比单弓形挡板可提高两倍以上。流速的加快,流体对管外液膜的剪力加大,从而使液膜变薄,再加上折流杆干扰流体的流动,产生漩涡和湍动也起减薄液膜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传热系数。

A new type of baffle bar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折流板结构都是弓形折流板,少数有圆环形折流板、矩形折流板、折流杆、格栅折流板以及其它折流板,多以弓形折流板结构较多,其流体在壳体中的简化流动状态如图7、8所示,图中标有A的为传热主区,流体在此区域内横向冲击管束,呈错流传热,在较低的Re数下便能达到湍流状态,85%左右的热传递在此区域内完成;标有B的区域是顺流区,流体与管束呈平行流,在此区域内所完成的热传递只占15%左右;标有C的区域是涡流区,流体在此区域内原地不动或相对停滞,在此区域内,小的涡流再循环会使流体温度很快与管子的表面温度趋于平衡,而由于流体相对静止,使其热混合程度极小,因此称之为传热死区,当弓形切口为75%时,B、C区域占总传热面积的(25~30)%,即设备有(25~30)%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为了便于装配管束,折流板的管孔都要大于管径,管子固定不紧,因此这类换热器易产生振动,往往使管子与管板的焊接接头破裂,折流板管孔处的管子磨穿,使用寿命短。减少振动最有效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折流环(2),所述折流环(2)上分别以X轴、Y轴方向设置多根折流杆(3),以X轴、Y轴设置的多根所述折流杆(3)内设有多根换热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折流环(2),所述折流环(2)上分别以X轴、Y轴方向设置多根折流杆(3),以X轴、Y轴设置的多根所述折流杆(3)内设有多根换热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X轴、Y轴方向设置的多根所述折流杆(3)呈网格状与所述折流环(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折流杆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X轴方向的所述折流杆(3)设置于Y轴方向的所述折流杆(3)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江谢金山谭雅丹
申请(专利权)人:永胜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