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08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涉及制药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双管板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壳体内的双管板与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限位支撑杆、移动筒和扭转固定于移动筒侧壁的折流板,移动筒环套在限位支撑杆外周,之间设置有固定于限位支撑杆外壁的第一限位凸起,移动筒内壁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折流板上设置滑动穿插换热管的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换热。

A double tubesheet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制药
,尤其涉及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式换热器是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通过管束的壁面传热实现热交换。其中,双管板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其结构主要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箱,壳体两端与对应管箱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组平行的内管板和外管板,内、外管板上设置有对应的管孔,壳程筒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从对应端的管板的管孔中伸出至与管箱连通,在换热管上设置相互交错的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开管孔,换热管由管孔穿过,折流板能够提高壳程流体在管箱内的扰动,迫使壳程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换热管,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使壳程流体与换热管侧壁充分接触,实现增加换热效率。现有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双管板换热器本体,所述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所述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双管板与所述管程流体入口和所述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n移动式折流组件,所述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和多个移动式折流单元,任一所述移动式折流单元包括移动筒和扭转固定于所述移动筒侧壁的折流板,所述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双管板,所述移动筒环套在所述限位支撑杆外周,所述限位支撑杆与所述移动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所述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所述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双管板与所述管程流体入口和所述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所述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和多个移动式折流单元,任一所述移动式折流单元包括移动筒和扭转固定于所述移动筒侧壁的折流板,所述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双管板,所述移动筒环套在所述限位支撑杆外周,所述限位支撑杆与所述移动筒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限位支撑杆外壁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移动筒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忠焦雨张念念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古德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