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87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48
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差速器壳体、壳体端盖的相向端分别设有装配限位凸缘,一主减速齿轮套在差速器壳体盖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上夹在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盖之间,两个半轴锥齿轮对称安装在齿轮机构安装腔内,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壳体壁上均分360度设有四个径向通孔,对所述行星齿轮轴由一个长轴和两个短轴构成十字轴,所述长轴的两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上两个相对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两个短轴一端轴对称连接在长轴上,另一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上另外两个径向通孔间隙配合,四个行星锥齿轮分别间隙配合在十字轴的四端,且与两个半轴锥齿轮共齿啮合。

Differential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front drive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前驱汽车的前部引擎舱中安装的部件较多,如发动机、变速器等,由此限制了零部件设计空间,要求动力传动部件既要有结实的承载能力,能有效传递动力,又要尽可能使结构紧凑,布置合理。作为前驱汽车的前驱变速器,需要把差速器结构集成装配在前驱变速器壳体内部,而现有的差速器结构,要么体积较大,要么结构欠合理,并且由于现有差速器中的采用的行星齿轮轴通常是在一个一体成型的中心体上加工出四个径向延伸的轴,四个行星齿轮分别支承在行星齿轮轴上,在变速器壳体内部进行装配时,装配过程复杂,不利于安装操作,严重影响了使前驱变速器体积减小的设计改进,不利于前驱汽车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它既可以提高差速器的承载能力,减小差速器布置空间,使差速器结构更加紧凑,又使装配安装快捷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盖、四个行星锥齿轮、两个半轴锥齿轮和行星齿轮轴,所述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盖的相反端分别设有安装轴承的延伸段,在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盖的安装轴承的延伸段上均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盖的相向端分别设有装配限位凸缘,其中,差速器壳体盖的装配限位凸缘内圆周壁与差速器壳体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周壁间隙配合,使差速器壳体与差速器壳体盖之间形成齿轮机构安装腔,一主减速齿轮套在差速器壳体盖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上夹在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盖之间,通过螺栓将差速器壳体盖、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半轴锥齿轮对称安装在所述齿轮机构安装腔内,左半轴锥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右半轴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盖,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壳体壁上均分360度设有四个径向通孔,对应各径向通孔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径向通孔的销孔,所述行星齿轮轴由一个长轴和两个短轴构成十字轴,所述长轴的两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上两个相对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长轴通过从销孔插入的固定销固定,两个短轴一端轴对称连接在长轴上,另一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上垂直于长轴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两个短轴分别通过从销孔插入的固定销固定,四个行星锥齿轮分别间隙配合在十字轴的四端,且与两个半轴锥齿轮共齿啮合。所述长轴的轴段中间径向设置一通孔,所述短轴一端设有轴颈,两短轴的轴颈插入长轴的通孔形成间隙配合。所述长轴、短轴上均设有供固定销穿过的销孔。所述差速器壳体的销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端向着差速器壳体盖,阶梯孔的孔肩用于固定销限位。所述差速器壳体盖上装配限位凸缘的轴端面对应固定销的安装位置,差速器壳体盖与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后,通过差速器壳体盖上的装配限位凸缘对固定销形成止退限位。采用上述方案,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盖的相向端分别设有装配限位凸缘,其中,差速器壳体盖的装配限位凸缘内圆周壁与差速器壳体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周壁间隙配合,使差速器壳体与差速器壳体盖之间形成齿轮机构安装腔,一主减速齿轮套在差速器壳体盖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上夹在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盖之间,通过螺栓将差速器壳体盖、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壳体壁上均分360度设有四个径向通孔,对应各径向通孔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径向通孔的销孔,所述行星齿轮轴由一个长轴和两个短轴构成十字轴,所述长轴的两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上两个相对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长轴通过从销孔插入的固定销固定,两个短轴一端轴对称连接在长轴上,另一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上垂直于长轴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两个短轴分别通过从销孔插入的固定销固定,四个行星锥齿轮分别间隙配合在十字轴的四端,且与两个半轴锥齿轮共齿啮合。这种结构使本差速器结构的装配相对与现有技术更加方便容易,并且能提高差速器的承载能力,在设计大扭矩变速器时也可以减小布置空间。而且,所述长轴的轴段中间径向设置一通孔,所述短轴一端设有轴颈,两短轴的轴颈插入长轴的通孔形成间隙配合。这种十字轴利于将行星齿轮轴和四个行星锥齿轮装配在差速器壳体中,还有利于十字轴的装配组合以及拆卸,为差速器的装配提供了极大方便,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人劳作。所述长轴、短轴上均设有供固定销穿过的销孔。以及所述差速器壳体的销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端向着差速器壳体盖,阶梯孔的孔肩用于固定销限位。并且,所述差速器壳体盖上装配限位凸缘的轴端面对应固定销的安装位置,差速器壳体盖与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后,通过差速器壳体盖上的装配限位凸缘对固定销形成止退限位。这样的结构使四个行星锥齿轮置入差速器壳体腔内后,将长轴从差速器壳体的径向通孔和相对的行星锥齿轮穿过形成间隙配合,再将短轴分别从另外径向通孔和行星锥齿轮穿过,使将短轴与长轴连接,然后分别用固定销插入差速器壳体和长轴的销孔,或差速器壳体和短轴的销孔,将长轴、短轴与差速器壳体固定,使固定销一端限位于阶梯孔的孔肩,另一端由差速器壳体盖上的装配限位凸缘限位,防止固定销脱落。使差速器装配在变速器内部的过程简单、方便、牢固,还有利于拆卸。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差速器壳体盖、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壳体装配固定示意图;图3为行星齿轮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行星锥齿轮装配示意图;图5为行星锥齿轮和半轴锥齿轮啮合示意图。附图中,1为半轴锥齿轮,2为差速器壳体,3为固定销,4为短轴,5为差速器壳体盖,6为主减速齿轮,7为行星锥齿轮,8为长轴,9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四个行星锥齿轮7、两个半轴锥齿轮1和行星齿轮轴,以及一主减速齿轮6。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相反端分别设有安装轴承的延伸段,使差速器可通过轴承支承与变速器箱体内。在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安装轴承的延伸段上均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相向端分别设有装配限位凸缘,其中,差速器壳体盖5的装配限位凸缘内圆周壁与差速器壳体2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周壁间隙配合,使差速器壳体2与差速器壳体盖5之间形成齿轮机构安装腔,一主减速齿轮6套在差速器壳体盖5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上夹在差速器壳体2和差速器壳体盖5之间,通过螺栓9将差速器壳体盖5、主减速齿轮6、差速器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半轴锥齿轮1对称安装在所述齿轮机构安装腔内,左半轴锥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2,右半轴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盖5,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壳体壁上均分360度设有四个径向通孔,对应各径向通孔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径向通孔的销孔,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销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大径端向着差速器壳体盖5,阶梯孔的孔肩用于固定销3限位,该阶梯孔的小径端为装配固定销3的泄气孔,有利于固定销3安装到位。所述行星齿轮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四个行星锥齿轮(7)、两个半轴锥齿轮(1)和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相反端分别设有安装轴承的延伸段,在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安装轴承的延伸段上均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相向端分别设有装配限位凸缘,其中,差速器壳体盖(5)的装配限位凸缘内圆周壁与差速器壳体(2)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周壁间隙配合,使差速器壳体(2)与差速器壳体盖(5)之间形成齿轮机构安装腔,一主减速齿轮(6)套在差速器壳体盖(5)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上夹在差速器壳体(2)和差速器壳体盖(5)之间,通过螺栓(9)将差速器壳体盖(5)、主减速齿轮(6)、差速器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半轴锥齿轮(1)对称安装在所述齿轮机构安装腔内,左半轴锥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2),右半轴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盖(5),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壳体壁上均分360度设有四个径向通孔,对应各径向通孔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径向通孔的销孔,所述行星齿轮轴由一个长轴(8)和两个短轴(4)构成十字轴,所述长轴(8)的两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2)上两个相对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长轴(8)通过从销孔插入的固定销(3)固定,两个短轴(4)一端轴对称连接在长轴(8)上,另一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2)上垂直于长轴(8)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两个短轴(4)分别通过从销孔插入的固定销(3)固定,四个行星锥齿轮(7)分别间隙配合在十字轴的四端,且与两个半轴锥齿轮(1)共齿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四个行星锥齿轮(7)、两个半轴锥齿轮(1)和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相反端分别设有安装轴承的延伸段,在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安装轴承的延伸段上均设有轴向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盖(5)的相向端分别设有装配限位凸缘,其中,差速器壳体盖(5)的装配限位凸缘内圆周壁与差速器壳体(2)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周壁间隙配合,使差速器壳体(2)与差速器壳体盖(5)之间形成齿轮机构安装腔,一主减速齿轮(6)套在差速器壳体盖(5)的装配限位凸缘外圆上夹在差速器壳体(2)和差速器壳体盖(5)之间,通过螺栓(9)将差速器壳体盖(5)、主减速齿轮(6)、差速器壳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半轴锥齿轮(1)对称安装在所述齿轮机构安装腔内,左半轴锥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2),右半轴齿轮可转动支承于差速器壳体盖(5),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壳体壁上均分360度设有四个径向通孔,对应各径向通孔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径向通孔的销孔,所述行星齿轮轴由一个长轴(8)和两个短轴(4)构成十字轴,所述长轴(8)的两端分别与差速器壳体(2)上两个相对的径向通孔间隙配合,长轴(8)通过从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廖兴阳丁成伟严世勇杜一胡家路唐青鹏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