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04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底座和顶头,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部均横向等距离开设有U型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连接后呈三角形状贴合在底座的上端面,且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限位通孔和顶头等结构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的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原有普通滑块的工作方式,改为产品内抽结构的工作方式,即能够有效的提升该模具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ejecting and internal drawing structure for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内抽机构通常包括拖块,拖块的两侧设有斜面结构,并分别与铲机和内抽头配合。其工作原理是:铲机带动拖块沿模具的盖板滑动,拖块再带动内抽头沿拖块上的斜面滑动,从而实现合模或脱模。拖块在沿模具的盖板滑动时,利用其下端面与盖板的接触配合作用,保证拖块能平稳地滑动。现有技术中的顶出模具在进行使用时,由于体积较大,在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导致拖块在其滑动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且导致模具内抽机构在该方向上占用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该设计方案具备模具体积较小,方便模具进行工作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模具体积较大,使用起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底座和顶头,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顶部均横向等距离开设有U型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连接后呈三角形状贴合在底座的上端面,且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外侧面开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槽;所述顶头包括有第一卡合外罩、第二卡合外罩和铠装罩,所述第一卡合外罩固定在顶头的左侧,所述第二卡合外罩固定在顶头的右侧,所述铠装罩固定在顶头的内腔,且铠装罩通过第一卡合外罩和第二卡合外罩包覆在顶头的内腔,所述铠装罩的内腔中还固定有内抽连接块,所述第一卡合外罩和第二卡合外罩的顶部均固定有铲机,所述顶头的底部且与三个限位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本技术的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其中,所述底座四周边框上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底座四周边框上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之间的位置横向等距离开设有对接槽,且所述底座通过第一限位槽和对接槽与外界的机器主体进行固定。本技术的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其中,所述底座通过第一限位板、U型卡槽、第二限位板和限位通孔与所述顶头进行固定连接,且U型卡槽卡合在顶头的铠装罩上,且限位通孔与伸缩柱间隙配合。本技术的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簧钢片。本技术的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部还固定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后视面呈一种弯曲的圆弧状,且沿弯曲的路径横向开设有防滑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限位通孔和顶头等结构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的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原有普通滑块的工作方式,改为产品内抽结构的工作方式,即能够有效的提升该模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做到了很大程度缩小了模具的外形尺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技术中因为模具的外形尺寸较大且工作方式为普通滑块,从而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该设计方案通过配合限位座和第一限位槽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更加有效且稳固的将整个装置与外界的机器进行固定,且能够保证稳定性,从而起到有效的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弹簧钢片的设计,当该装置在承受重载荷时不易引起塑性变形,能够有效的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顶头与底座拆分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头与底座拆分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顶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具主体;2、底座;3、第一限位板;31、U型卡槽;4、限位座;5、第一限位槽;6、第二限位板;7、限位通孔;8、顶头;9、第一卡合外罩;10、内抽连接块;11、第二卡合外罩;12、铲机;13、铠装罩;14、伸缩柱;15、弹簧钢片;16、第二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包括底座2和顶头8,底座2上端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底座2上端面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6,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6的顶部均横向等距离开设有U型卡槽31,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6连接后呈三角形状贴合在底座2的上端面,且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7,第二限位板6的外侧面开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槽16;顶头8包括有第一卡合外罩9、第二卡合外罩11和铠装罩13,第一卡合外罩9固定在顶头8的左侧,第二卡合外罩11固定在顶头8的右侧,铠装罩13固定在顶头8的内腔,且铠装罩13通过第一卡合外罩9和第二卡合外罩11包覆在顶头8的内腔,铠装罩13的内腔中还固定有内抽连接块10,第一卡合外罩9和第二卡合外罩11的顶部均固定有铲机12,顶头8的底部且与三个限位通孔7相对应的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4;本技术通过第一限位板3、第二限位板6、限位通孔7和顶头8等结构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的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将原有普通滑块的工作方式,改为产品内抽结构的工作方式,即能够有效的提升该模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做到了很大程度缩小了模具的外形尺寸,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技术中因为模具的外形尺寸较大且工作方式为普通滑块,从而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底座2四周边框上的左、右两侧均垂直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底座2四周边框上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槽5之间的位置横向等距离开设有对接槽,且底座2通过第一限位槽5和对接槽与外界的机器主体进行固定;通过第一限位槽5的设计,能够更有效的将整个装置与外界的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包括底座(2)和顶头(8),所述底座(2)上端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底座(2)上端面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6),所述第一限位板(3)和所述第二限位板(6)的顶部均横向等距离开设有U型卡槽(31),所述第一限位板(3)和所述第二限位板(6)连接后呈三角形状贴合在底座(2)的上端面,且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7),所述第二限位板(6)的外侧面开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槽(16);/n所述顶头(8)包括有第一卡合外罩(9)、第二卡合外罩(11)和铠装罩(13),所述第一卡合外罩(9)固定在顶头(8)的左侧,所述第二卡合外罩(11)固定在顶头(8)的右侧,所述铠装罩(13)固定在顶头(8)的内腔,且铠装罩(13)通过第一卡合外罩(9)和第二卡合外罩(11)包覆在顶头(8)的内腔,所述铠装罩(13)的内腔中还固定有内抽连接块(10),所述第一卡合外罩(9)和第二卡合外罩(11)的顶部均固定有铲机(12),所述顶头(8)的底部且与三个限位通孔(7)相对应的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顶出内抽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包括底座(2)和顶头(8),所述底座(2)上端面的前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底座(2)上端面的后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6),所述第一限位板(3)和所述第二限位板(6)的顶部均横向等距离开设有U型卡槽(31),所述第一限位板(3)和所述第二限位板(6)连接后呈三角形状贴合在底座(2)的上端面,且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7),所述第二限位板(6)的外侧面开设有四个第二限位槽(16);
所述顶头(8)包括有第一卡合外罩(9)、第二卡合外罩(11)和铠装罩(13),所述第一卡合外罩(9)固定在顶头(8)的左侧,所述第二卡合外罩(11)固定在顶头(8)的右侧,所述铠装罩(13)固定在顶头(8)的内腔,且铠装罩(13)通过第一卡合外罩(9)和第二卡合外罩(11)包覆在顶头(8)的内腔,所述铠装罩(13)的内腔中还固定有内抽连接块(10),所述第一卡合外罩(9)和第二卡合外罩(11)的顶部均固定有铲机(12),所述顶头(8)的底部且与三个限位通孔(7)相对应的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伸缩柱(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烈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