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90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其涉及管件切割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切管机切管工程中产生的烟尘污染工作环境的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切管机构、设置在切管机构位于切割上方的吸烟罩、设置在切管机构上与吸烟罩相连的吸烟管、设置在吸烟管出烟端的吸烟风机、设置在吸烟风机出烟端的输烟管、设置在切管机构上的除烟筒、设置在除烟筒中下处筒壁上并与输烟管连接的烟尘进管、设置在除烟筒顶端的烟尘出管以及设置在除烟筒内用于吸收烟尘的水流组件,达到了对切管产生的烟尘进行吸收净化的目的。

Water flow system for pipe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件切割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
技术介绍
在管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使用需要将管件通过切管机切割成相应的长度。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0573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切管机,包括机台,机台上设有拉直座和切管座,拉直座和切管座之间设有送管座,切管座和送管座之间设有后夹管座,切管座的前方设有前夹管座;还包括分设于前夹管座前后两侧、可分别对管段前后端进行整形的前管端成型装置和后管端成型装置。但是,在对管件进行切割的过程中,由于切刀与管件之间的高速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其可以对切管产生的烟尘进行吸收净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包括切管机构、设置在切管机构位于切割上方的吸烟罩、设置在切管机构上与吸烟罩相连的吸烟管、设置在吸烟管出烟端的吸烟风机、设置在吸烟风机出烟端的输烟管、设置在切管机构上的除烟筒、设置在除烟筒中下处筒壁上并与输烟管连接的烟尘进管、设置在除烟筒顶端的烟尘出管以及设置在除烟筒内用于吸收烟尘的水流组件。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吸烟风机提供动力,通过吸烟罩将烟尘吸到吸烟管内,然后再由吸烟管将烟尘通过输烟管输送到除烟筒内,使烟尘与由水流组件喷出的吸收液进行接触,进而对烟尘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沉降,然后经过处理的烟尘再由烟尘出管排出,达到对烟尘进行吸收净化,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流组件包括设置在除烟筒底端筒壁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进水通槽、设置在除烟筒筒壁内与进水通槽出水端相通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输水通槽、设置在除烟筒顶端筒壁内与输水通槽出水端相通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出水通槽、设置在出水通槽出水端向除烟筒喷水的喷头以及贯穿设置有除烟筒底端的回收管和与回收管相连的回收水箱。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吸收液进入到进水通槽内,通过自身重力的作用,逐渐蓄满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使吸收液达到喷头后,有足够的压力可以充分连续地喷出,同时,将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设置在除烟筒的筒壁内,减少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的占位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烟筒的筒壁顶端沿周向设置连接环板一,所述连接环板一的端壁上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有以除烟筒轴线为对称轴的连接板一,所述除烟筒的筒壁底端沿周向设置连接环板二,所述连接环板二的端壁上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有以除烟筒轴线为对称轴的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通过螺栓与切管机构连接。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一以除烟筒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连接板二也以除烟筒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同时,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分别位于除烟筒的上下两端,可以在将除烟筒安装在切管机构上的时候,使除烟筒受力均匀,进而可以使除烟筒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切管机构上,避免由于吸收液和烟尘的流动动作,使除烟筒发生晃动,从切管机构上脱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烟筒的底端设置有过渡斗,所述过渡斗的出水窄端与回收管连接。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斗可以使溶解有有害物质的吸收液沿着过渡都的倾斜侧壁完全流出除烟筒,避免溶解有有害物质的吸收液残留在除烟筒内,不易清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的连接拐角处均设置有强度加强层。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收液在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的连接拐角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使吸收液的流动方式转化为湍流,吸收液之间的扰动增大,流速增大,对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的连接拐角处的冲击力也变大,因此设置强度加强层有利于保护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的连接拐角处不受到损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烟尘出管的出烟端设置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的出烟端设置有导烟风机。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烟尘中含有多种物质,其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为了避免烟尘堆积在除烟筒内,或有向除烟筒底端的烟尘出管流动,设置导烟风机可以减小除烟筒内的压强,使烟尘向上输送,与吸收液充分接触,然后由烟尘出管和导烟管排走。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烟尘进管的出烟端在竖直方向上低于烟尘进管的进烟端。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烟尘逐渐在烟尘进管内有积累的趋势,进而使由烟尘进管出烟端排出的烟尘可以斜向下流动,进而可以增加烟尘在除烟筒内的停留时间,从而使烟尘与吸收液充分接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进水通槽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烟尘中的不同物质与吸收液之间的吸收程度会受到吸收液流速的影响,因此设置压力调节阀,可以根据烟尘中物质的不同,调节好吸收液的流速,进而使烟尘与吸收液得到良好的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利用吸烟风机提供动力,使吸烟罩将烟尘吸到吸烟管内,然后再由吸烟管将烟尘通过输烟管输送到除烟筒内,使烟尘与由水流组件喷出的吸收液进行接触,进而对烟尘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沉降,然后经过处理的烟尘再由烟尘出管排出,达到对烟尘进行吸收净化,减少对工作环境的污染;2.本技术中的水流组件中,使吸收液预先进入到进水通槽内,然后使吸收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蓄满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进而使吸收液达到喷头后,有足够的压力可以充分连续地喷出,同时,将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设置在除烟筒的筒壁内,减少进水通槽、输水通槽和出水通槽的占位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以体现本技术中水流组件结构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切管机构;2、吸烟罩;3、吸烟管;4、吸烟风机;5、输烟管;6、除烟筒;7、烟尘进管;8、烟尘出管;9、水流组件;10、进水通槽;11、输水通槽;12、出水通槽;13、喷头;14、回收管;15、回收水箱;16、连接环板一;17、连接环板二;18、连接板一;19、连接板二;20、过渡斗;21、强度加强层;22、导烟管;23、导烟风机;24、进水管;25、压力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切管机构1、设置在切管机构1位于切割上方的吸烟罩2、设置在切管机构1上与吸烟罩2相连的吸烟管3、设置在吸烟管3出烟端的吸烟风机4、设置在吸烟风机4出烟端的输烟管5、设置在切管机构1上的除烟筒6、设置在除烟筒6中下处筒壁上并与输烟管5连接的烟尘进管7、设置在除烟筒6顶端的烟尘出管8以及设置在除烟筒6内用于吸收烟尘的水流组件9;切管前,首先启动水流组件9,然后再开启吸烟风机4,最后开始进行切管,在切管过程中,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管机构(1)、设置在切管机构(1)位于切割上方的吸烟罩(2)、设置在切管机构(1)上与吸烟罩(2)相连的吸烟管(3)、设置在吸烟管(3)出烟端的吸烟风机(4)、设置在吸烟风机(4)出烟端的输烟管(5)、设置在切管机构(1)上的除烟筒(6)、设置在除烟筒(6)中下处筒壁上并与输烟管(5)连接的烟尘进管(7)、设置在除烟筒(6)顶端的烟尘出管(8)以及设置在除烟筒(6)内用于吸收烟尘的水流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管机构(1)、设置在切管机构(1)位于切割上方的吸烟罩(2)、设置在切管机构(1)上与吸烟罩(2)相连的吸烟管(3)、设置在吸烟管(3)出烟端的吸烟风机(4)、设置在吸烟风机(4)出烟端的输烟管(5)、设置在切管机构(1)上的除烟筒(6)、设置在除烟筒(6)中下处筒壁上并与输烟管(5)连接的烟尘进管(7)、设置在除烟筒(6)顶端的烟尘出管(8)以及设置在除烟筒(6)内用于吸收烟尘的水流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组件(9)包括设置在除烟筒(6)底端筒壁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进水通槽(10)、设置在除烟筒(6)筒壁内与进水通槽(10)出水端相通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输水通槽(11)、设置在除烟筒(6)顶端筒壁内与输水通槽(11)出水端相通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出水通槽(12)、设置在出水通槽(12)出水端向除烟筒(6)喷水的喷头(13)以及贯穿设置有除烟筒(6)底端的回收管(14)和与回收管(14)相连的回收水箱(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切管机除烟的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烟筒(6)的筒壁顶端沿周向设置连接环板一(16),所述连接环板一(16)的端壁上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里新朱衍飞齐加胜侯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鸿之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