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77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设置于接头壳体内的锁紧机构,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纹钢筋的插孔,接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一端开口,第二壳体的内腔呈去头锥形;第二壳体内腔较大的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第二壳体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插孔;锁紧机构包括最少两块螺纹夹片和弹性体;所有螺纹夹片均籍由侧面依次拼接的方式连接呈一与第二壳体内腔形状相配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内腔,且所有螺纹夹片的部分内螺纹面拼接呈一个完整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螺纹钢筋的外螺纹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直螺纹接头相比,省去了旋转接头的操作,徒手便可实现钢筋的连接,加快了施工进度。

Mechanical connection joint of self-locking flash plug ste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本技术涉及螺纹钢筋连接
,特别涉及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尺寸一般远远大于钢筋加工厂生产的单根钢筋的长度,钢筋与钢筋之间需要通过一定措施进行连接。通常情况下,钢筋是通过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等方法实现钢筋之间的连接以达到内力传递的作用。其中,钢筋机械连接被称为继绑扎、电焊之后的“第三代钢筋接头”,具有接头强度高于钢筋母材、速度比电焊快5倍、无污染、节省钢材20%等优点。钢筋的机械连接指通过连接件(连接接头)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目前连接件多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其具有接头质量稳定可靠,连接强度高等特点。施工时通过力矩扳手,将接头拧入两头钢筋端部的直螺纹内,使得钢筋与钢筋之间通过直螺纹接头机械连接在一起。然而随着材料性能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构件尺寸不断增大、钢筋数量不断增多,接头数量也相应不断增加。目前钢筋出厂长度最长为12米,而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长度少则几十米,多则上百米,单个构件内一般都含有多排钢筋,这就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存在极多的钢筋接头。对于直螺纹接头,施工人员多通过力矩扳手手动拧转每个接头,操作费时、费力,且实现机械化操作的可行性低,与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实现的目的之一是省去了旋转接头的操作,徒手便可实现钢筋的连接,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也更方便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与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接头壳体内的锁紧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纹钢筋的插孔。其中,所述接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呈去头锥形;所述第二壳体内腔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所述插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最少两块螺纹夹片和弹性体;每一所述螺纹夹片均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一个与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相配的外滑动面、一个与所述螺纹钢筋相配的部分内螺纹面、一个朝向所述插孔的小端面和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大端面;所有所述螺纹夹片均籍由所述侧面依次拼接的方式连接呈一与所述第二壳体内腔形状相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且所有所述螺纹夹片的部分内螺纹面拼接呈一个完整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螺纹钢筋的外螺纹相配;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另一端顶住所述锥形结构较大一端的端面。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接头同轴设置且相应的所述第一壳体端部相向连接形成一同轴连接两根所述螺纹钢筋的快装接头。更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接头籍由滑槽套筒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槽套筒内的螺栓紧固件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夹片共计三块,每一所述螺纹夹片的所述外滑动面均是一对应120度圆心角的圆锥面,每一所述螺纹夹片的部分内螺纹面均是一对应120度圆心角的内螺纹面。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内腔呈去头的圆锥形,所述第二壳体内腔侧壁与每一所述螺纹夹片之间均设有相配的导槽和导轨,用于约束每一所述螺纹夹片沿所述圆锥形的母线方向滑动。优选的,所述弹性体是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钢筋的快速连接,使用更加方便;与传统直螺纹接头相比,省去了旋转接头的操作,徒手便可实现钢筋的连接,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也更方便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与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一致。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接头的第一壳体同轴相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设置于接头壳体内的锁紧机构,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纹钢筋10的插孔。其中,接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1;第一壳体4一端开口,第二壳体1的内腔呈去头锥形;第二壳体1内腔较大的一端与第一壳体4连接,第二壳体1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插孔;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1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锁紧机构包括最少两块螺纹夹片2和弹性体3;每一螺纹夹片均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一个与第二壳体1内腔相配的外滑动面、一个与螺纹钢筋10相配的部分内螺纹面、一个朝向插孔的小端面和一个朝向第一壳体4的大端面;所有螺纹夹片均籍由侧面依次拼接的方式连接呈一与第二壳体1内腔形状相配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设置于第二壳体1的内腔,且所有螺纹夹片2的部分内螺纹面拼接呈一个完整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螺纹钢筋10的外螺纹相配;弹性体3设置于第一壳体4内,弹性体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4的内壁固定,另一端顶住锥形结构较大一端的端面。本技术使用前,若干螺纹夹片2在弹性体3的弹力作用下与第二壳体1之间紧密贴合。使用时,先将螺纹钢筋10加压力插入插孔内,该压力由作业施工人员徒手提供。螺纹钢筋10在外力作用下与螺纹夹片2接触。螺纹夹片2在螺纹钢筋10传来的外加力作用下沿第二壳体1内侧挤压弹性体3,若干螺纹夹片2逐渐深入接头内部并互相分离,使螺纹钢筋10得以插入其间。当螺纹钢筋10插入至底后,螺纹夹片2在弹性体3的作用下收紧,螺纹夹片3的内螺纹与螺纹钢筋10的外螺纹贴合防止螺纹钢筋10受拉时被拔出。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接头同轴设置且相应的第一壳体4端部相向连接形成一同轴连接两根螺纹钢筋10的快装接头。如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接头籍由滑槽套筒6以及设置于滑槽套筒6内的螺栓紧固件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螺纹夹片2共计三块,每一螺纹夹片2的外滑动面均是一对应120度圆心角的圆锥面,每一螺纹夹片2的部分内螺纹面均是一对应120度圆心角的内螺纹面。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内腔侧壁与每一螺纹夹片2之间均设有相配的导槽和导轨,用于约束每一螺纹夹片2沿圆锥形的母线方向滑动。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体3是弹簧。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接头壳体内的锁紧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纹钢筋(10)的插孔,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4)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壳体(1)的内腔呈去头锥形;/n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4)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所述插孔;所述第一壳体(4)和所述第二壳体(1)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n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最少两块螺纹夹片(2)和弹性体(3);/n每一所述螺纹夹片均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一个与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相配的外滑动面、一个与所述螺纹钢筋(10)相配的部分内螺纹面、一个朝向所述插孔的小端面和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壳体(4)的大端面;/n所有所述螺纹夹片均籍由所述侧面依次拼接的方式连接呈一与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形状相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的内腔,且所有所述螺纹夹片(2)的部分内螺纹面拼接呈一个完整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螺纹钢筋(10)的外螺纹相配;/n所述弹性体(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4)内,所述弹性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壁固定,另一端顶住所述锥形结构较大一端的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锁闪插式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接头壳体内的锁紧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插入螺纹钢筋(10)的插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壳体包括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4)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壳体(1)的内腔呈去头锥形;
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4)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较小的一端设有所述插孔;所述第一壳体(4)和所述第二壳体(1)之间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最少两块螺纹夹片(2)和弹性体(3);
每一所述螺纹夹片均包括两个对称的侧面、一个与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相配的外滑动面、一个与所述螺纹钢筋(10)相配的部分内螺纹面、一个朝向所述插孔的小端面和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壳体(4)的大端面;
所有所述螺纹夹片均籍由所述侧面依次拼接的方式连接呈一与所述第二壳体(1)内腔形状相配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的内腔,且所有所述螺纹夹片(2)的部分内螺纹面拼接呈一个完整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螺纹钢筋(10)的外螺纹相配;
所述弹性体(3)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4)内,所述弹性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庆张银屏姜弘陈鼐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