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线装置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线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交通发展迅速,车辆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其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车辆实现多种功能,并且对应的功能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车辆的部分功能部件一般设置在车架上,这样需要在驾驶舱或其他可操纵位置设置操控装置,其中,功能部件和操纵装置之间一般选用拉线,操纵装置通过拉线的拉伸切换功能部件的工作状态。相关技术中,车辆通常采用设置旋钮的方式以实现对拉线的控制,即操纵装置一般选用旋钮,但是,此种方式不仅结构复杂,装配困难,而且旋钮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拉线进行移动与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拉线装置,该拉线装置实现方式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装配简单,可实现批量化。本技术进一步地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根据本技术的拉线装置,包括:拉线,所述拉线包括线体和护套,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线体上,所述线体相对所述护套可滑动且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拉线,所述拉线包括线体和护套,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线体上,所述线体相对所述护套可滑动且端部伸出所述护套;/n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穿孔且顶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护套的端部卡设在所述穿孔处,所述线体的端部从所述穿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n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至少部分地从所述滑动槽处露出,所述滑动件的底部与所述线体的端部相连接,其中,/n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滑动件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在滑动方向依次间隔的至少两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线,所述拉线包括线体和护套,所述护套套设在所述线体上,所述线体相对所述护套可滑动且端部伸出所述护套;
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穿孔且顶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护套的端部卡设在所述穿孔处,所述线体的端部从所述穿孔伸入所述外壳内部;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至少部分地从所述滑动槽处露出,所述滑动件的底部与所述线体的端部相连接,其中,
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滑动件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在滑动方向依次间隔的至少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限位凹槽且另一个构造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为至少两个且设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底部,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槽,其中,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球头柱塞且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为所述限位凸起;
或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球体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支撑所述球体,所述球体为所述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本帅,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