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源增味调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306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玉米源增味调味液的制备方法,先用复合氨肽酶对玉米蛋白、固体玉米糖浆(或水解玉米淀粉糖)进行酶解,再以此作为底物,加入固定化谷氨酸棒状杆菌和产氨短杆菌固定化细胞进行生物转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使用了专一性较强的氨肽酶进行水解,最大程度释放原料中的氨基酸。又使用固定化细胞对原料中的淀粉、糖、肽、无机氮等成分再利用生产呈味氨基酸和核苷酸。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最终产品总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高,杂质少,可以用于食品增味调味使用。

A flavoring seasoning liquid from corn sour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源增味调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源增味调味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氨基酸调味液通常用于配置调味产品,一般要求含有大量的呈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越高,调味液的质量越高,通常用氨基酸态氮和总氮来衡量其质量。玉米蛋白价格低廉,蛋白含量高,是理想的蛋白原料。但是玉米蛋白中含有玉米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和蛋白等,组成复杂,口感粗糙,水溶性差,限制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而玉米蛋白通过水解,可以增加水溶性,还能释放出多种呈味氨基酸和功能寡肽。玉米蛋白水解方法有酸碱法、酶法、微生物法等,其中酸碱水解较为彻底,但易水解过度,产生氯丙醇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微生物法一般使用曲霉、芽孢杆菌发酵,酶系丰富,能产生大量氨基酸,但其菌体生长需要消耗碳氮源,生长周期长,易污染,产物与菌体也不易分离。而酶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无害,逐渐取代了酸碱的方法,但酶法降解的效率不如酸碱法彻底,不能直接将蛋白分解至氨基酸,而是生成许多分子量在1000Da以下的寡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蛋白酶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液,是将玉米蛋白和玉米糖浆先用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再加入脯氨酸氨肽酶和亮氨酸氨肽酶进行酶解,最后加入赖氨酸氨肽酶进行酶解;获得的酶解液使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和产氨短杆菌进行发酵,最终制成加工产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蛋白酶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液,是将玉米蛋白和玉米糖浆先用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再加入脯氨酸氨肽酶和亮氨酸氨肽酶进行酶解,最后加入赖氨酸氨肽酶进行酶解;获得的酶解液使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和产氨短杆菌进行发酵,最终制成加工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蛋白酶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糖浆全部或部分替换为水解玉米淀粉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蛋白酶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其酶解条件如下:pH6.5-7.5,温度为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蛋白酶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脯氨酸氨肽酶+亮氨酸氨肽酶进行酶解,其酶解条件为pH6.5-7,温度为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蛋白酶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利栾小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