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轴承配置方式的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57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属于齿轮传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齿轮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齿轮箱还包括: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主动轴之间的第一滚子轴承、球轴承、轴承内挡圈和用于引流的轴承外挡圈;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和轴承外挡圈沿所述主动轴的轴向而被布置在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之间,并且所述轴承外挡圈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其中,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引流通道从所述第一轴承座外部引导进入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齿轮箱的主动轴上的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的润滑性能,尤其适合于低温工况。

Gearbox of railway vehicle with new bearing configu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型轴承配置方式的轨道车辆的齿轮箱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的齿轮传动
,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尤其涉及轨道车辆的齿轮箱的主动轴承的轴承配置。
技术介绍
齿轮箱是轨道车辆中的关键传动部件,其可以实现将牵引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从而驱动轨道车辆行驶。齿轮箱内部一般地设置有与车轮的轮轴对应的从动轴以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对应的主动轴,主动轴一般地选择为齿轮轴,其上具有小齿轮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转速比较快,从动轴上配置有直径相对较大的从动齿轮,也可以称为大齿轮,大齿轮可以与小齿轮啮合并且转速相对较慢。在有些情况下,还可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配置中间轴以及中间级的传动齿轮。对于主动轴来说,其一般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齿轮箱的箱体上,轴承座与主动轴之间配置有轴承组件。由于主动轴是相对高速转动部件,特别是在齿轮箱应用于高速动车组上时,轴承的转动也非常快,轴承的润滑变得非常重要,因此,主动轴的轴承布置方式需要关注并考虑轴承的润滑性能,尤其是在全天候条件下的润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轨道车辆的齿轮箱的主动轴上的轴承的润滑性能。为实现以上目的或者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按照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其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主动轴的第一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从动轴的第二轴承座,所述主动轴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齿轮箱还包括: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主动轴之间的第一滚子轴承、球轴承、轴承内挡圈和用于引流的轴承外挡圈;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和轴承外挡圈沿所述主动轴的轴向而被布置在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之间,并且所述轴承外挡圈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其中,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引流通道从所述第一轴承座外部引导进入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中。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三引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中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引流通道排出至所述齿轮箱中。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或齿轮箱的箱体上设置有集油槽,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一端的开口朝向所述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用于收集在所述从动轴上的大齿轮转动时从齿轮箱中带起的润滑油。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第三引流通道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被布置在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对的一侧。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另一端的开口大致朝向所述轴承外挡圈,设置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倾斜方向和/或角度以使所述集油槽中的润滑油自动流入所述轴承外挡圈的第二引流通道中。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和轴承外挡圈同心地布置,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与所述第一滚子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球轴承的内圈对应布置并将它们隔离,所述轴承外挡圈与所述第一滚子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球轴承的外圈对应布置并将它们隔离。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与所述第一滚子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球轴承的内圈都固定在所述主动轴上并随所述主动轴同步地转动。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轴承外挡圈的第一引流通道包括多个引流孔;所述轴承内挡圈上还设置有分流槽,其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流过来的润滑油大致均匀地分流进入所述多个引流孔中。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多个引流孔在所述轴承外挡圈的圆周方向上大致均匀地分布。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分流槽为在所述轴承外挡圈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的槽。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安装在所述主动轴上的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在径向方向上基本等高地布置。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座的靠近车辆一侧的第一端上。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球轴承相对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在沿所述主动轴的轴向上布置在外侧。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在所述主动轴的靠近电机一侧的第二端对应布置有第二滚子轴承。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第二滚子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还包括:主动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侧分别布置的轴承密封组件。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或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齿轮箱,其中,所述轨道车辆为高速动车组。按照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其使用以上任一所述的齿轮箱。本技术的齿轮箱相对现有技术能大大提高齿轮箱的主动轴上的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的润滑性能,尤其适合于低温工况。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本技术的以上特征和操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图1是按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齿轮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齿轮箱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齿轮箱的A-A截面图;图4是图2所示的齿轮箱的B-B截面图;图5示意图1所示的齿轮箱的轴承配置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1示例的齿轮箱中使用的用于引流的轴承外挡圈的结构图;图7是图6所示的轴承外挡圈的主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轴承外挡圈的C-C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照其中图示了本技术示意性实施例的附图更为全面地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可以按不同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解读为仅限于本文给出的各实施例。给出的上述各实施例旨在使本文的披露全面完整,从而使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理解更为全面和准确。诸如“包含”和“包括”之类的用语表示除了具有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有直接和明确表述的部件以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也不排除具有未被直接或明确表述的其它部件的情形。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并不表示单元或部件在时间、空间、大小等方面的顺序,而仅仅是作区分各单元或部件之用。为方便说明,附图中定义了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其中,将齿轮箱的高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齿轮箱的主动轴的轴向定义为y方向(y方向的正向为从电机侧指向车轮侧的方向),x方向垂直于y方向和z方向,其中,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中心轴线在xy平面上(x方向的正向为从主动轴的中心轴线指向从动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向的定义是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齿轮箱的方位和/或形状的变化而相应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主动轴的第一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从动轴的第二轴承座,所述主动轴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还包括:/n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主动轴之间的第一滚子轴承、球轴承、轴承内挡圈和用于引流的轴承外挡圈;/n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和轴承外挡圈沿所述主动轴的轴向而被布置在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之间,并且所述轴承外挡圈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n其中,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引流通道从所述第一轴承座外部引导进入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齿轮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主动轴的第一轴承座、用于安装固定所述从动轴的第二轴承座,所述主动轴通过齿轮传动方式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还包括:
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主动轴之间的第一滚子轴承、球轴承、轴承内挡圈和用于引流的轴承外挡圈;
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和轴承外挡圈沿所述主动轴的轴向而被布置在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之间,并且所述轴承外挡圈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
其中,润滑油能够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和所述第一引流通道从所述第一轴承座外部引导进入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引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滚子轴承和球轴承中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引流通道排出至所述齿轮箱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或齿轮箱的箱体上设置有集油槽,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一端的开口朝向所述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用于收集在所述从动轴上的大齿轮转动时从齿轮箱中带起的润滑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流通道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被布置在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相对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另一端的开口朝向所述轴承外挡圈,设置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倾斜方向和/或角度以使所述集油槽中的润滑油自动流入所述轴承外挡圈的第二引流通道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挡圈和轴承外挡圈同心地布置,其中,所述轴承内挡圈与所述第一滚子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球轴承的内圈对应布置并将它们隔离,所述轴承外挡圈与所述第一滚子轴承的外圈和所述球轴承的外圈对应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枫阙红波赵慧栗华金思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