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机用打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02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铁机用打铁装置,属于铸铁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铸铁机主动轴轮和铸铁模,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于铸铁机主动轴轮的轴线设置;第一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钉耙,第一转轴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铸铁机主动轴轮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沿着铸铁机主动轴轮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件,第一挡杆配设于驱动杆的转动行程上。当铸铁块靠自身重力不能克服自身与铸铁模之间的结合力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外力作用在铸铁块上,使铸铁块松动而达到脱模的效果。

Ironing device for cast ir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铁机用打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铁机用打铁装置,属于铸铁机

技术介绍
铸铁机是将铁水连续铸造成铁块的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铁机流程为:大型钛渣电炉冶炼的半钢铁水,经脱硫、增碳、调整温度后,天车将盛装铁水的钢包从精炼炉吊运至浇注平车上,转运到浇钢位,由液压机构拉开钢包下滑板,铁水经钢包下水口流出,再经铁水分溜槽流入铸铁机的铸铁模内,装有铁水的铸铁模在链条的带动下,缓慢向上移动;在输送过程中,铸铁机冷却装置将冷却水喷淋在铸铁模内已结壳的铁块上,以加速铁块降温冷却;铁块在铸铁机头部脱落,由溜槽滑入接铁小车内。在铸铁机运转脱模过程当中,铸铁机的铸模上总是要粘一部分铁块,不能正常脱模,导致铸模粘住了铸铁块。为了保证铁块顺利脱模,通常是在当铸铁机运行时连续向铸铁机模内喷射脱模剂。采用脱模剂脱模时,铁块与铁模之间形成一道隔离层,有利于铁块靠自身重力自动脱模。但铁块靠自身重力进行脱模,脱模力往往有限,当靠自身重力不能克服铁块和铁模之间的结合力时,铁块就不能顺利脱模。同时,由于喷涂设备存在喷涂的不均匀性,以及铁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表面受到热腐蚀而造成凸凹不平,更增加了铁块的脱模难度,造成脱模困难,铁块粘模不仅会给生产造成不少的麻烦,还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设备的使用率,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铁机用打铁装置,以方便铸铁块脱模,提高铸铁机脱模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铸铁机用打铁装置,包括铸铁机主动轴轮和铸铁模,还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于铸铁机主动轴轮的轴线设置;第一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钉耙,第一转轴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铸铁机主动轴轮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沿着铸铁机主动轴轮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件,第一挡杆配设于驱动杆的转动行程上。进一步的是:固定支架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二转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一转轴的轴线设置且两者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第二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钉耙,第二转轴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杆,第二挡杆配设于驱动杆的转动行程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铸铁机运行时,铸铁机主动轴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与第一挡杆接触,带动第一挡杆摆动一定角度,进而带动第一钉耙扬起,之后驱动杆转动至与第一挡杆脱离,第一钉耙在重力作用下回摆进而击打在铸铁块上。当铸铁块靠自身重力不能克服自身与铸铁模之间的结合力时,通过增加外力作用在铸铁块上,使铸铁块松动而达到脱模的效果。第二钉耙与第一钉耙的工作方式相同,可形成重复击打效果,提高脱模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生产实践验证,可将铸铁机脱模率提高至99%以上,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铸铁块的落地率,将铸铁块的落地率由3%降低至0.5%,铸铁块几乎全部落入接铁小车内,只有极少部分铸铁块掉落在地上,减轻了职工清理地上铁块的劳动力,减少了铸铁机清扫的时间,为现场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1-铸铁机主动轴轮、2-固定支架、3-第一转轴、4-第一支杆、5-第一钉耙、6-第一挡杆、7-驱动杆、8-第二转轴、9-第二支杆、10-第二钉耙、11-第二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可在现有的铸铁机上改造实施,该铸铁机主要包括:电机、铸铁机主动轴轮1、从动轮、链带、铸铁模,电机用于驱动铸铁机主动轴轮,链带套装于铸铁机主动轴轮1和从动轮上,链带上设置有多个铸铁模。如图1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一转轴3的轴线平行于铸铁机主动轴轮1的轴线设置;第一转轴3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钉耙5,第一转轴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6,铸铁机主动轴轮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杆7,驱动杆7沿着铸铁机主动轴轮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件,第一挡杆6配设于驱动杆7的转动行程上。铸铁机运行时,铸铁机主动轴轮1在电机驱动下转动,带动驱动杆7转动,驱动杆7与第一挡杆6接触,带动第一挡杆6摆动一定角度,进而带动第一钉耙5扬起,之后驱动杆7转动至与第一挡杆6脱离,第一钉耙5在重力作用下回摆进而击打在铸铁块上。当铸铁块靠自身重力不能克服自身与铸铁模之间的结合力时,通过增加外力作用在铸铁块上,使铸铁块松动而达到脱模的效果。此外,为提高脱模率,固定支架2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二转轴8的轴线平行于第一转轴3的轴线设置且两者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第二转轴8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9,第二支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钉耙10,第二转轴8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杆11,第二挡杆11配设于驱动杆7的转动行程上。第二钉耙10与第一钉耙5的工作方式相同。在具体实施时,第二钉耙10与第一钉耙5的工作参数根据铸铁模运行参数进行确定,以满足打铁装置每次打铁与铸铁模完全吻合,并且钉耙打铁时不会对铸铁模模璧造成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铸铁机用打铁装置,包括铸铁机主动轴轮(1)和铸铁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一转轴(3)的轴线平行于铸铁机主动轴轮(1)的轴线设置;第一转轴(3)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钉耙(5),第一转轴(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6),铸铁机主动轴轮(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杆(7),驱动杆(7)沿着铸铁机主动轴轮(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件,第一挡杆(6)配设于驱动杆(7)的转动行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铸铁机用打铁装置,包括铸铁机主动轴轮(1)和铸铁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上转动连接地设置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设于铸铁模上方,第一转轴(3)的轴线平行于铸铁机主动轴轮(1)的轴线设置;第一转轴(3)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钉耙(5),第一转轴(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杆(6),铸铁机主动轴轮(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杆(7),驱动杆(7)沿着铸铁机主动轴轮(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相权陈小勇张峰胡松白南军李腾川刘敏马勇王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