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加强构件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588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59
提供加强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加强构件的轮胎,该加强构件具有芯材帘线层和螺旋状帘线层,该螺旋状帘线层配置于该芯材帘线层的外侧且包含加强帘线,所述加强构件能够通过抑制加强构件处的起因于芯材帘线与加强帘线之间的微动磨损(相互摩擦)的加强帘线的断裂来提高轮胎寿命。一种加强构件(1)以及使用了该加强构件(1)的轮胎,所述加强构件(1)具有芯材层(2)和螺旋状帘线层(3),该螺旋状帘线层(3)包含呈螺旋状缠绕于芯材层(2)的加强帘线(3a),芯材层(2)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的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且该板状体由树脂材料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强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加强构件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强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加强构件的轮胎,详细而言,涉及加强构件以及使用了该加强构件的轮胎的改良,该加强构件具有芯材层和将加强帘线呈螺旋状卷绕于该芯材层而形成的螺旋状帘线层。
技术介绍
关于轮胎的加强构件,一直以来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作为乘用车用轮胎的加强构件即带束的构造,通常是在成为骨架构件的胎体的胎冠部轮胎径向外侧配置有加强帘线的帘线方向相互交错的两层以上的带束交错层的构造。除此之外,作为带束的构造,也公知有如下构造,即,构成为将上下两层的带束层以使作为加强帘线的有机纤维帘线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并且使有机纤维帘线在带束层端部折回而自一带束层向另一带束层延伸的螺旋缠绕构造,将排列有由钢丝帘线形成的加强帘线的钢丝带束层配置在具有以上的有机纤维帘线的带束层之间。作为上述这样的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充气子午线轮胎通过分别规定钢丝带束层的加强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取向角度,从而改善了乘用车用充气轮胎的带束层的耐边缘分离性,并且谋求了轮胎的其他性能的提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0950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095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的带束是包括将由有机纤维帘线形成的加强构件呈螺旋状缠绕于钢丝带束层而成的3层带束的构造,因此认为能够实现轻型化,并且确保一定程度的耐久性。但是,对于具有上述这样的由芯材帘线层和配置于该芯材帘线层的外侧的螺旋状帘线层形成的加强构件的轮胎,对于芯材帘线层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存在倾斜配置的芯材帘线的断面,因此因行驶中的轮胎的内压、高温化等的随时间的变化而导致芯材帘线与构成螺旋状帘线层的加强帘线之间的橡胶厚度消失,从而使芯材帘线与加强帘线接触,易于随着滚动而相互摩擦。因此,针对上述这样的构造而言,也希望提高芯材帘线、加强帘线的断裂特性而谋求进一步的轮胎的长寿命化。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构件以及通过使用该加强构件而提高了轮胎寿命的轮胎,上述加强构件具有芯材帘线层和配置于该芯材帘线层的外侧的螺旋状帘线层,能够对起因于芯材帘线与加强帘线之间的微动磨损(相互摩擦)的加强帘线的断裂进行抑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板状体来代替利用橡胶包覆芯材帘线而成芯材帘线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具有芯材层和螺旋状帘线层,该螺旋状帘线层包含呈螺旋状缠绕于该芯材层的加强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层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的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且该板状体由树脂材料形成。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能够是,将所述板状体的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切削处理为截面呈半圆状,另外也能够对该端部进行熔融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特别是作为轮胎用加强构件是合适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的特征在于,使用了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加强构件以及通过使用该加强构件而提高了轮胎寿命的轮胎,上述加强构件能够对起因于螺旋状帘线层的加强帘线的微动磨损(相互摩擦)的加强帘线的断裂进行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宽度方向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宽度方向局部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宽度方向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乘用车用轮胎的一个例子的轮胎宽度方向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卡车·客车用轮胎的一个例子的轮胎宽度方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车辆用轮胎的一个例子的轮胎宽度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宽度方向剖视图。如图示的那样,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1具有至少1层芯材层2以及螺旋状帘线层3,该螺旋状帘线层3包含呈螺旋状缠绕于该芯材层2的加强帘线3a。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构件1在芯材层2由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的板状体构成这一点上具有特征,该板状体由树脂材料形成。由于构成以往的芯材帘线层的芯材帘线相对于加强构件1的长度方向倾斜,因此芯材帘线的端面、特别是断面暴露于芯材帘线层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随着行驶,夹在中间的橡胶消失,该芯材帘线的断面与其外侧的螺旋状帘线层3的加强帘线3a接触而相互摩擦,从而有发生加强帘线3a的断裂的隐患。相对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芯材层2,使用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板状体来代替使用了芯材帘线的芯材帘线层,因此在行驶时板状体与加强帘线之间的接触压力减小,能够抑制在发生了相互摩擦时给加强帘线3a带来的损伤。由此,能够抑制加强帘线3a的断裂而有助于轮胎的长寿命化。另外,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板状体比同一体积的橡胶-帘线复合体轻,因此也能够有助于加强构件1的轻型化乃至轮胎的轻型化。此外,由于芯材层2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也不会发生刚性的下降。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芯材层2的板状体若是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而变圆,则能够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举出利用切削处理、熔融处理来加工板状体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手法。在利用切削处理来加工板状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的加强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宽度方向局部剖视图所示,能够对作为芯材层2的板状体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2A的沿着加强构件1的长度方向的部分整体上进行切削处理而使截面呈半圆状。如此,通过将板状体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2A切削加工为截面呈半圆状,能够降低芯材与加强帘线之间的接触压力而抑制构成螺旋状帘线层3的加强帘线3a的断裂。在利用切削处理来加工板状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情况下,例如如图3的加强构件的另一个例子的宽度方向局部剖视图所示,也能够对作为芯材层2的板状体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2B中的、宽度方向截面上的两处角部的沿着加强构件1的长度方向的部分整体上以呈直线状进行去角加工的方式进行切削处理。另外,在利用熔融处理来加工板状体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以对应于构成板状体的树脂材料的融点的加工温度加热板状体而使其熔融的手法。由此,也能够对作为芯材层2的板状体在加强构件1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进行去角加工而使其变圆。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构成成为芯材层2的板状体的树脂材料,只要是在硫化温度下不会熔融的材料即可,能够从通用的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中适当地选择来使用。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芯材层2的板状体即使在只有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单侧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加强帘线的断裂的抑制效果,但从进一步提高加强帘线的断裂的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具有芯材层和螺旋状帘线层,该螺旋状帘线层包含呈螺旋状缠绕于该芯材层的加强帘线,其特征在于,/n所述芯材层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的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且该板状体由树脂材料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2 JP 2017-1150671.一种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具有芯材层和螺旋状帘线层,该螺旋状帘线层包含呈螺旋状缠绕于该芯材层的加强帘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层由板状体形成,该板状体的在加强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被进行了去角加工,且该板状体由树脂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构件,其中,
所述板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阳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