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321446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硅碳负极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内核,所述内核为膨胀石墨和多孔硅的复合材料,且所述多孔硅的粒径为纳米级别,所述膨胀石墨的粒径为微米级别,所述外壳为无定形碳层。由此,该硅碳负极材料具有较小的体积膨胀率、较高的循环效率以及良好的倍率性能,使得应用该硅碳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Silicon carbon an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lithium-ion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地,涉及硅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是影响其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目前石墨负极材料存在较低的理论容量,其对锂离子电池容量的提升很有限,远不能满足未来高容量、长寿命电子设备的需求。金属及合金类材料是新型高效储锂负极材料体系,其中,硅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而备受关注。然而硅作为负极材料的缺陷是,在嵌脱锂时硅的体积变化较大,使得材料结构遭到破坏,电极循环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电池的储能性能远远达不到应用标准。为了克服硅的上述缺陷,目前常采用复合化技术。具体的,碳质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而且碳质负极材料本身是离子与电子的混合导体。另外,硅与碳化学性质相近,二者能紧密结合,因此,碳常用作与硅复合的首选基质。在硅碳复合体系中,硅颗粒作为活性物质,提供储锂容量,碳既能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硅负极的体积变化,又能改善硅质材料的导电性,还能避免硅颗粒在充放电循环中发生团聚。因此,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核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内核,所述内核为膨胀石墨和多孔硅的复合材料,且所述多孔硅的粒径为纳米级别,所述膨胀石墨的粒径为微米级别,所述外壳为无定形碳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核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内核,所述内核为膨胀石墨和多孔硅的复合材料,且所述多孔硅的粒径为纳米级别,所述膨胀石墨的粒径为微米级别,所述外壳为无定形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硅的粒径为10-20nm,所述膨胀石墨的粒径为5-8μm;
任选的,所述内核的粒径为10-1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中,所述膨胀石墨和所述多孔硅的质量比为1:(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厚度为2-5μm。


5.一种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制备膨胀石墨以及多孔硅,所述多孔硅的粒径为纳米级别,所述膨胀石墨的粒径为微米级别;
(2)将所述膨胀石墨和所述多孔硅在溶剂中进行分散,并进行超声复合,获得所述膨胀石墨和所述多孔硅的复合材料;
(3)将所述复合材料和碳源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混合,并喷雾干燥、煅烧,形成包覆所述复合材料的无定形碳层,以获得所述硅碳负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所述膨胀石墨包括:
将天然石墨、氧化剂和插层剂进行混合并反应,以获得反应产物;
将所述反应产物清洗至PH为中性,并对所述反应产物进行煅烧,以获得所述膨胀石墨,
其中,所述天然石墨、所述插层剂、所述氧化剂的质量比为(0.9-1.1):(10-13):(0.4-0.6),
所述插层剂包括乙酸,或者硝酸与磷酸的混合酸,
所述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或者硝酸和双氧水的混合物,
所述天然石墨、所述插层剂和所述氧化剂反应的温度为70℃-90℃,反应的时间为50-70min;
任选的,步骤(1)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900℃-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育松邱昭政张国军梁世硕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