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力墙塑木结合模板超低损耗支设施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主体结构
,具体为一种剪力墙塑木结合模板超低损耗支设施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施工不断深化,建筑施工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近年来,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中高层建筑楼群逐年增多,框架剪力墙结构变成了市场的主流结构,现剪力墙模板支设施施工工艺常规采用起步距板面≤200mm,上部为1020×200mm竖向和横向间距的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模板时造成模板较大损耗,且因为层高、加固等因素影响,导致模板应损耗较大而未达到周转次数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力墙塑木结合模板超低损耗支设施施工工艺,具备大幅度降低模板的损耗率,提高模板周转次数,增加>10cm废旧模板使用率等优点,解决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模板时造成模板较大损耗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大幅度降低模板的损耗率,提高模板周转次数,增加>10cm废旧模板使用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力墙塑木结合模板超低损耗支设施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配模:通过CAD将施工图纸剪力墙进行配模设计,在配模过程中,采用塑料模板1830mm×920mm×18mm和木条模板为宽度100mm、厚度为18mm的木模板,交替设置;/nS2、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当底板浇筑完毕并且强度≥1.2MPa时上人轴线投测,首先引测建筑的边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根据轴线位置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nS3、标高测量:根据每层引测到钢筋上的楼层500mm标高控制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搭设好的架体上,然后根据此线进行梁、模板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力墙塑木结合模板超低损耗支设施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模:通过CAD将施工图纸剪力墙进行配模设计,在配模过程中,采用塑料模板1830mm×920mm×18mm和木条模板为宽度100mm、厚度为18mm的木模板,交替设置;
S2、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当底板浇筑完毕并且强度≥1.2MPa时上人轴线投测,首先引测建筑的边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根据轴线位置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
S3、标高测量:根据每层引测到钢筋上的楼层500mm标高控制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搭设好的架体上,然后根据此线进行梁、模板搭设;
S4、设置模板定位基准:墙体模板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焊成起到支撑作用的定位梯子支撑筋,焊在墙体两根竖筋上,间距1200mm;
S5、交错安装塑木模板:在木条模板中部钻打间距为200mm的对拉螺杆孔,将木条模板和塑料模板隔一设一进行拼装,并根据所设置的对拉螺杆孔设置间距为竖向1020mm×横向200mm的对拉螺杆进行模板加固,沿木模板条拼装区域设置≤400mm间距的成品混凝土内衬,其他区域内衬纵横间距≤600mm,且采用梅花形布置;
S6、安装支撑体系:加固主次背楞均采用48.3×3.6mm钢管,且墙体下部第一道高度≤200mm,下部设置不少于三道水平双螺帽加固,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单钢管48.3×3.6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3.6mm,对拉螺栓在断面内上下间距为200mm+1020mm×n+收尾模板宽度,其中n为整块塑料模板数量,断面跨度方向间距200mm,直径14mm,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刚,刘刚,谭瑞山,游永刚,王昌辉,辛然,龙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