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75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并排设置,且二者转动方向相反;第三滚筒设置在第二滚筒的下方,且第三滚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形成倒L型;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形成容熔体物料进入的物料进口,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之间形成容片状材料出去的片材出口,物料进口和片材出口之间形成挤压通道,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挤压通道内,受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的挤压成片,从片材出口离去并进入下一工序。其结构简单,无需人工引料,增大了物料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增加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进而降低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

A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oll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滚筒压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筒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加工生产中,通常需要将物料初步加工成片材,而在将物料加工成片材的过程中,物料会被挤压成片,而形成片材之后需要将片材引到后道生产线中,但是现有常常使用人工引料,而人工引料会存在下述问题:人工引料容易引发事故,导致人员受伤。现有的采用将物料初步压成片材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如图1所示的卧式滚筒结构,其包括左滚筒011和右滚筒012,且左滚筒011和右滚筒012之间形成将物料挤压成片的第一空间,左滚筒011和右滚筒012之间设有容物料进入的第一进口,以及容片材出去的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上方设有挤出机013,挤出机013将物料挤出,物料自动下垂流进第一进口,左滚筒011和右滚筒012都是一直滚动的,物料在进到第一空间内被左滚筒011和右滚筒012挤压初步成片,从第一出口中出来;这种类型的滚筒结构虽然在第一进口不需要人工引料,但是由于该结构使卧式的,片材出来的方向为垂直方向,而后道生产线通常与该结构并排放置,且水平方向进片材,该结构难以与现有的生产线配合,依然还需要人工在第一出口处进行人工引料,依然无法解决人工引料存在的问题;此外,在进行挤压时,左滚筒011和右滚筒012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会使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这样容易导致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增加。又如图2所示的立式滚筒结构,其包括上滚筒021和下滚筒022,且上滚筒021和下滚筒022之间形成将物料挤压成片的第二空间,上滚筒021和下滚筒022之间设有容物料进入的第二进口,以及容片材出去的第二出口,第二进口的侧边设有挤出机023,挤出机023将物料挤出,由于物料具有重力,受重力影响会自动下垂,此时需要人工将物料引到第二进口,物料在进到第二空间内被上滚筒021和下滚筒022挤压初步成片,从第二出口中出来;该结构虽然能够与后道生产线接轨上,但是其需要人工引料,由于挤出机的挤料口受挤料压力影响,容易发生挤出机喷料现象,容易导致人员受伤,且在进行挤压时,上滚筒021和下滚筒022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会使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这样容易导致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增加。综上,现有技术主要存在问题:人工引料容易引发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这样容易导致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其结构简单,无需人工引料,能够解决人工引料存在的问题,增大了熔体物料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增加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进而降低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该结构内部的连接关系简单,结构稳定性能得到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并排设置,且二者转动方向相反;第三滚筒设置在第二滚筒的下方,且第三滚筒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形成倒L型,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形成容熔体物料进入的物料进口,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之间形成容片状材料出去的片材出口,物料进口和片材出口之间形成挤压通道,熔体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挤压通道内,受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的挤压成片,从片材出口中离去进入下一工序。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滚筒结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且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形成倒L型,结构简单,相邻的两个滚筒转动方向相反,熔体物料从物料进口流入,先经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转动挤压,然后再经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转动挤压,通常熔体物料是具有粘性的,物料经过一次挤压,又由于三个滚筒都是一直转动的,经一次挤压后的熔体物料已经能形成初步片状,这种形成初步片状的物料会随第二滚筒的转动,贴合在第二滚筒朝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表面上,再随着第二滚筒的转动再次被挤压,最后从片材出口离去,进入后道工序,无需人工引料;另外,由于熔体物料从进入物料入口到从片材出口离去,都是贴合在第二滚筒朝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表面上,并且经2次挤压,增大了熔体物料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增加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进而降低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在实际中,第三滚筒可以设置在第一滚筒的下方,第二滚筒与第一滚筒并排,也可以形成倒L型。具体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第一滚筒和第一转动轴同轴转动,第二滚筒和第二转动轴同轴转动,第三滚筒和第三转动轴同轴转动;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都与第二齿轮啮合,这样,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转动轴转动,由于相邻的齿轮啮合,使剩余的滚筒跟随转动。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具体地,该结构还包括机座,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安装在机座上,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机座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上连接有传动链条,第二转动轴上还固定安装有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位于第二齿轮的外侧;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主动链轮和传动链轮;启动驱动电机,促使主动链轮转动,传动链条进行传动,使传动链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旋转,从而带动第二滚筒同轴旋转,同时带动第二齿轮旋转,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齿轮、第三齿轮反方向旋转,最终使第一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分别与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同轴旋转。机座的设置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能。具体地,该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外部机架上的挤出机,挤出机设置在物料进口的上方,挤出机底部设有挤出机出口,经由挤出机处理过的原料从挤出机出口中挤出熔体物料,随后熔体物料自动下垂流入物料进口,不需要人工引料。其中,挤出机可以是螺杆挤出机。具体地,该结构还包括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固定安装在机座上,且吹风机构上设有吹风口,吹风口正对着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围成的空间,吹风口吹出的气流流向挤压通道,吹动使熔体物料更贴合第二滚筒的表面,让熔体物料绷直在第二滚筒朝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表面上。其中,吹风机构可以是风机。具体地,片材出口连通有后道生产线,熔体物料经挤压成片后经由片材出口出来直接进入后道生产线,无需人工引料,后道生产线为现有的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其结构简单,无需人工引料,能够解决人工引料存在的问题,增大了熔体物料与滚筒的接触面积,增加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进而降低后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不良率。该结构内部的连接关系简单,结构稳定性能得到提升,将在片材出口直接连通后道生产线,物料经挤压成片后经由片材出口出来直接进入后道生产线,无需人工引料。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卧式滚筒结构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并排设置,且二者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滚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的下方,且所述第三滚筒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三滚筒形成倒L型;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形成容熔体物料进入的物料进口,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三滚筒之间形成容片状材料出去的片材出口,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片材出口之间形成挤压通道,熔体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挤压通道内,受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的挤压成片,从片材出口中离去进入下一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并排设置,且二者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滚筒设置在所述第二滚筒的下方,且所述第三滚筒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三滚筒形成倒L型;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形成容熔体物料进入的物料进口,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三滚筒之间形成容片状材料出去的片材出口,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片材出口之间形成挤压通道,熔体物料从物料进口进入挤压通道内,受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的挤压成片,从片材出口中离去进入下一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三滚筒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一转动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二滚筒和第二转动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三滚筒和第三转动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都与第二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直立式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机座,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三滚筒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处于同一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宝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群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