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94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结构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该滚筒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配合多种外部设备使用,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该结构还增大了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在该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方法多样,灵活。

A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 drum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滚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滚筒结构。
技术介绍
滚筒是在生产过程中常常用到的结构,可以用来实现挤压、输送、收卷等功能。目前,为了根据生产线或设备而设计出配合生产线或设备的滚筒结构,虽然这种滚筒结构针对性强,但是在应用在不同的生产线时需要对滚筒结构进行一一改进,也会需要频繁的更换滚筒,工作量繁重,对于该现有的滚筒结构本身受用范围窄。在现有技术中,常常会采用到如下两种滚筒结构:(1)卧式滚筒结构,其包括左滚筒和右滚筒,且左滚筒和右滚筒之间形成将物料挤压成片的第一空间,左滚筒和右滚筒之间设有容物料进入的第一进口,以及容片材出去的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上方会设有挤出机,挤出机将物料挤出,物料自动下垂流进第一进口,左滚筒和右滚筒都是一直滚动的,物料在进到第一空间内被左滚筒和右滚筒挤压初步成片,从第一出口中出来;这种类型的滚筒结构在与挤出机配合使用时,挤出机只能安装在该结构的上方,若是要配合另一种外部机构,例如收卷机构,那么需要重新更换组装滚筒,该结构的功能单一,使用范围窄;而且,在进行挤压工作时,左滚筒和右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会使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2)立式滚筒结构,其包括上滚筒和下滚筒,且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形成将物料挤压成片的第二空间,上滚筒和下滚筒之间设有容物料进入的第二进口,以及容片材出去的第二出口;第二进口的侧边会设有挤出机,挤出机将物料挤出,由于物料具有重力,受重力影响会自动下垂,此时需要人工将物料引到第二进口,物料在进到第二空间内被上滚筒和下滚筒挤压初步成片,从第二出口中出来;通常,该结构通常用来与挤出机和后道工序(如成型机)配合使用,挤出机和后道工序分设于该结构的左右两侧,配合使用的装置单一,功能单一,使用范围窄;而且,在进行挤压时,上滚筒和下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会使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不够。另外,现有技术中常常对滚筒进行组合来实现需要的功能,但是通常仅仅只是单一用来实现单一的功能,配合单一类型的设备使用,例如仅仅只是运输功能,或者仅仅只是挤压功能,使用范围依然受限。如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0372895.4)公开了一种滚筒传送装置,包括用于转动并传输物料的滚筒组件以及设置在滚筒组件两端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有用于增大支撑面积的支撑块;滚筒组件包括与支撑柱之间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由多个矩形板交叉连接构成,所述固定架顶部通过第一固定轴转动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邻的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最右侧的第二固定轴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同轴设置有驱动辊和传动齿轮,相邻的第二固定轴之间通过齿条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通过皮带与其两侧的滚筒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辊和滚筒上都设有与皮带相配合的皮带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固定轴端部固定配合且用于承载其重量的承载调节部件。该专利技术通过滚筒传输,消除了现有传输带表面不够平滑的弊端,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另外还通过设置的承载调节部件完成对每个滚筒的承载力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相应的滚筒在受压下无法转动,且不会影响其他滚筒的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又如专利(申请号CN201820168447.3)公开了一种双辊压片机,包括两个挤压滚筒、挤压滚筒两端对称设置的滚筒轴、挤压滚筒两端对称设置的轴承座、轴承座底部所设的机架、机架侧面设的电机支架和电机支架上端所匹配安装的减速电机,所述挤压滚筒的主体由圆柱形管状结构的外筒体与两端封闭的圆柱形管状结构的内筒体组成;挤压滚筒两端的筒毂与滚筒轴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滚筒轴的内孔匹配安装有密封套、端盖和接插管,这种结构使得挤压滚筒的两端可以接插水管,向挤压滚筒送水的同时保证滚筒轴的转动和密封;引导板底部设有内扣的勾状刮刀,这种结构使得从引导板输出的压片既能够得到良好的清洁又不会被刮刀所伤,并且更不会损伤刮刀,该专利有对卧式滚筒结构相关应用。但是上述的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910372895.4)以及专利(申请号CN201820168447.3)中的滚筒结构功能单一,若是需要配合不同功能类型的装置使用则需要更改整个结构,往往还会受到要配合的装置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就上述的结构本身难以配合不同功能类型的装置使用,使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滚筒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配合多种外部设备使用,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该结构还增大了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在该滚筒结构的使用方法中,方法多样,灵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分别平行位于中间滚筒的两侧,且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左滚筒单元、中间滚筒和右滚筒单元围成底部带缺口的输送空间;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每个挤压间隙都与输送空间贯通;物料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受相邻的滚筒挤压后,途经输送空间,经至少2次挤压之后由滚筒输送从挤压间隙中离去。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滚筒结构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结构简单;由于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并且彼此平行,滚筒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对进入挤压间隙中的物料进行压片、压平整,片厚调整,并且将压平后的片材输送出去给外部设备,该滚筒结构左右对称,并且物料可以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这样在将该滚筒结构与外部设备配合使用时,可以将外部设备设置在任意侧(上、左、右),并且可以配合如挤出机、成型机、打杯机、收卷机、放卷机等外部设备使用,不需要改变内部结构,也不用频繁更换滚筒,能够降低与要配合的设备所放置的位置的限制,配合多种设备使用,相比于现有的滚筒结构,其更灵活,更便利,使用范围更广。另外,倒L型设计,滚筒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提升,提高了挤压出来的片材平整度和光泽度。具体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中间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中间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这样,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带动其中一个转轴转动,由于相邻的齿轮啮合,使剩余的滚筒跟随转动。具体地,该结构还包括机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中间滚筒、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所述左滚筒单元和所述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n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分别平行位于中间滚筒的两侧,且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n所述左滚筒单元、所述中间滚筒和所述右滚筒单元围成底部带缺口的输送空间;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每个挤压间隙都与输送空间贯通;/n物料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受相邻的滚筒挤压后,途经输送空间,经至少2次挤压之后由滚筒输送从挤压间隙中离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滚筒、由上下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组成的左滚筒单元、由上下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组成的右滚筒单元;所述左滚筒单元和所述右滚筒单元分别平行设置在所述中间滚筒的两侧,并且左滚筒单元和右滚筒单元分别与中间滚筒形成倒L型;
相邻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分别平行位于中间滚筒的两侧,且相邻的滚筒之间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左滚筒单元、所述中间滚筒和所述右滚筒单元围成底部带缺口的输送空间;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挤压间隙,每个挤压间隙都与输送空间贯通;
物料从任意的挤压间隙进入,受相邻的滚筒挤压后,途经输送空间,经至少2次挤压之后由滚筒输送从挤压间隙中离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所述中间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的中心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所述中间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和所述第四滚筒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中间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缺口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辅助链轮,所述辅助链轮位于缺口与驱动电机之间;
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上还固定安装有左链轮和右链轮,所述左链轮、所述右链轮和所述主动链轮同侧,该结构还包括传动链条,通过所述传动链条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左链轮和右链轮;所述辅助链轮与所述传动链条啮合,并且辅助链轮下压传动链条;
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主动链轮旋转,由传动链条带动左链轮和右链轮以及辅助链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旋转,带动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滚筒和第四滚筒同时转动,最终带动第一滚筒、中间滚筒和第三滚筒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多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辊和第二辅助辊,且二者都固定在所述缺口处;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第二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宝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群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