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73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包括桶状壳体和设于横向设于壳体内腔中部且将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隔板,其中上腔室设有搅拌烘干单元,下腔室设有造粒单元,隔板底部位置处、壳体下部一侧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侧腔室,侧腔室内设有控制单元,壳体顶部设有贯通壳体的入料口,壳体侧面、上腔室底部位置处设有贯通壳体的出料阀,造粒单元包括均布下腔室内壁表面的喷气口。侧腔体上的壳体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导料道,导粒道上端设有与上腔室贯通的出粒口,下端至隔板底部位置处设有进粒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将搅拌、造粒与烘干功能集成于一体,使操作更加简便,不需人工操作,节约时间与人力。

A fully automatic mixing drying granulati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粒机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药品及各种化学制剂的颗粒制造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搅拌、造粒,然后再进行烘干,最终制得成品,原料需依次传输至搅拌机、造粒机再到烘干机,多次传输与搬运极易造成原料的污染与损耗,并且多个大型机器落地摆放,均需要占据大量面积与空间,造成浪费与人力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将搅拌、烘干与造粒集成于一个机器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包括桶状壳体和设于横向设于壳体内腔中部且将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隔板,其中上腔室设有搅拌烘干单元,下腔室设有造粒单元;所述隔板底部位置处、壳体下部一侧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侧腔室;所述侧腔室内设有控制单元;所述搅拌烘干单元和造粒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相连;所述壳体外侧套有除尘设备。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贯通壳体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开口处设有与所述开口端相匹配的通风盖,且该通风盖上表面设有直径小于所制备产品颗粒粒径的格栅;所述壳体侧面、上腔室底部位置处设有贯通壳体的出料口,出料口位置处设有出料阀;所述搅拌烘干单元包括水平贯穿上腔室下部的螺旋搅拌杆和竖直设置于螺旋搅拌杆两侧的爪式搅拌杆;所述造粒单元包括均布下腔室内壁表面的喷气口、布于壳体内与所述喷气口贯通且相互连通的气道、震动杆和设于所述侧腔室底部的气源;侧腔体上的壳体外壁向上延伸在上腔室的外侧形成导料道;所述导粒道上端设有与上腔室贯通、且设有引风机的出粒口,下端于隔板的下方位置处设有进粒口;所述进粒口与所述喷气口间设有百叶阀。进一步的,所述爪式搅拌杆于螺旋搅拌杆每侧均设有两个;所述爪式搅拌杆包括垂直设置于壳体顶部内壁的爪式搅拌杆转轴、铰接于爪式搅拌杆转轴底部且向下延伸至隔板处的搅拌头;所述爪式搅拌杆转轴上端伸入壳体内,各爪式搅拌杆转轴相互通过皮带传动,且其中一个爪式搅拌杆转轴通过第一电机传动控制;所述壳体顶部内壁设有容置所述皮带、第一电机和搅拌杆转轴上端的空槽;所述搅拌头由多个直径不同的搅拌杆组成,且由中心向外侧以直径从大到小铰接于搅拌头下。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搅拌杆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内壁的螺旋搅拌杆转轴和螺旋设于螺旋搅拌杆转轴上的叶片;所述螺旋搅拌杆转轴一端的壳体内壁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轴端与所述螺旋搅拌杆转轴驱动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螺旋搅拌杆转轴内部设有电热丝。进一步的,下腔室底部内壁截面呈圆弧状;位于下腔室底部位置处的气道连通为一体呈环状,且此环状气道朝向下腔体的一端开敞,开敞处设有栅格网;各喷气口外周的壳体向腔内延伸并收缩至小孔状,形成圆弧状聚风口。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杆包括垂直设于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上的震动轴和套设于震动轴外部,且开口固定于壳体上、震动轴底部外周的布袋;所述震动轴底部设有驱动其产生震动的脉冲震动器;所述震动轴内设有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侧腔室下部设有将侧腔室进行分隔的隔板,其中控制单元设于隔板上部,隔板下部为放置所述气源的气源仓;所述气源仓外侧的壳体设为防尘格栅;所述气源仓内部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处连接有贯穿所述壳体,且另一端与位于壳体底部位置的气道连通的进风道。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由两块可以合成整圆的半圆形板组成;所述各半圆形板圆弧处的中心点通过限位转轴固定于壳体内壁;所述各半圆形板水平,且形成整体时,边缘可以与壳体内壁一周密封闭合。进一步的,所述进粒口处设有气阀;所述气阀后侧设有孔径与所制备产品颗粒直径相匹配的格栅。进一步的,所述入料口内部的壳体位置处设有螺旋滑道。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在投入使用后,搅拌与烘干同设于一个腔内,且设于造粒单元上部,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将搅拌、造粒与烘干功能集成于一体,大大减少所耗面积,。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在投入使用后,物料在上部搅拌烘干单元搅拌后,落入下部的造粒单元进行造粒,在造粒进行到没有流质物料时,即可打开进粒口处的气阀,其中符合所需颗粒粒径的物料,经过格栅再经导粒道回落至搅拌烘干单元进行烘干,使操作更加简便,制造步骤更加简化。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操作人员通过调试确定制造各产品所需的不同风速、搅拌速度与烘干温度,于触摸显示屏处进行设置,即可实现全部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不需人工操作,节约时间与人力,并且利用风力在腔内进行传输,能量更为单一,节约能耗。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在投入使用后,爪式搅拌杆在旋转过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直径较小的搅拌杆相比内侧直径较大的搅拌杆向外散开角度更大,使爪式搅拌杆在不同转速下,搅拌杆张开范围不同,针对不同原料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搅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烘干单元;11-入料口;12-爪式搅拌杆;121-搅拌头;122-第一电机;123-皮带;13-出粒口;14-螺旋搅拌杆;141-叶片;142-第二电机;143-螺旋搅拌杆转轴;15-出料阀;16-隔板;2-造粒单元;21-气道;211-聚风口;212-喷气口;22-栅格网;23-震动杆;231-布袋;232-震动轴;233-脉冲震动器;24-气源;241-防尘格栅;242-鼓风机;243-进风道;244-气源仓;25-进粒口;26-百叶阀;3-控制单元;4-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作进一步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包括桶状壳体4和设于横向设于壳体4内腔中部且将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隔板16,其中上腔室设有搅拌烘干单元1,下腔室设有造粒单元2。隔板16底部位置处、壳体4下部一侧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侧腔室,侧腔室内设有控制单元3,搅拌烘干单元1和造粒单元2均与控制单元3控制相连;优选的,形成侧腔室的外侧壳体上设有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的触摸显示屏。壳体4外侧套有除尘设备。壳体4顶部设有贯通壳体4的入料口11,入料口11开口处设有与开口端相匹配的通风盖,且该通风盖上表面设有直径小于所制备产品颗粒粒径的格栅。壳体4侧面、上腔室底部位置处设有贯通壳体4的出料口,出料口位置处设有出料阀15。搅拌烘干单元1包括水平贯穿上腔室下部的螺旋搅拌杆14和竖直设置于螺旋搅拌杆14两侧的爪式搅拌杆12。造粒单元2包括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状壳体(4)和设于横向设于壳体(4)内腔中部且将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隔板(16),其中上腔室设有搅拌烘干单元(1),下腔室设有造粒单元(2);所述隔板(16)底部位置处、壳体(4)下部一侧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侧腔室;所述侧腔室内设有控制单元(3);所述搅拌烘干单元(1)和造粒单元(2)均与所述控制单元(3)控制相连;所述控制单元(3)外侧的壳体(4)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壳体(4)外侧套有除尘设备。所述壳体(4)顶部设有贯通壳体(4)的入料口(11);所述入料口(11)开口处设有与所述开口端相匹配的通风盖,且该通风盖上表面设有直径小于所制备产品颗粒粒径的格栅;所述壳体(4)侧面、上腔室底部位置处设有贯通壳体(4)的出料口,出料口位置处设有出料阀(15);所述搅拌烘干单元(1)包括水平贯穿上腔室下部的螺旋搅拌杆(14)和竖直设置于螺旋搅拌杆(14)两侧的爪式搅拌杆(12);所述造粒单元(2)包括均布下腔室内壁表面的喷气口(212)、布于壳体(4)内与所述喷气口(212)贯通且相互连通的气道(21)、震动杆(23)和设于所述侧腔室底部的气源(24);所述侧腔体上的壳体4外壁向上延伸在上腔室的外侧形成导料道;所述导粒道上端设有与上腔室贯通、且设有引风机的出粒口13,下端于隔板16的下方位置处设有进粒口25;所述进粒口(25)与所述喷气口(212)间设有百叶阀(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桶状壳体(4)和设于横向设于壳体(4)内腔中部且将内腔分为上下两个腔室的隔板(16),其中上腔室设有搅拌烘干单元(1),下腔室设有造粒单元(2);所述隔板(16)底部位置处、壳体(4)下部一侧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侧腔室;所述侧腔室内设有控制单元(3);所述搅拌烘干单元(1)和造粒单元(2)均与所述控制单元(3)控制相连;所述控制单元(3)外侧的壳体(4)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连接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壳体(4)外侧套有除尘设备。所述壳体(4)顶部设有贯通壳体(4)的入料口(11);所述入料口(11)开口处设有与所述开口端相匹配的通风盖,且该通风盖上表面设有直径小于所制备产品颗粒粒径的格栅;所述壳体(4)侧面、上腔室底部位置处设有贯通壳体(4)的出料口,出料口位置处设有出料阀(15);所述搅拌烘干单元(1)包括水平贯穿上腔室下部的螺旋搅拌杆(14)和竖直设置于螺旋搅拌杆(14)两侧的爪式搅拌杆(12);所述造粒单元(2)包括均布下腔室内壁表面的喷气口(212)、布于壳体(4)内与所述喷气口(212)贯通且相互连通的气道(21)、震动杆(23)和设于所述侧腔室底部的气源(24);所述侧腔体上的壳体4外壁向上延伸在上腔室的外侧形成导料道;所述导粒道上端设有与上腔室贯通、且设有引风机的出粒口13,下端于隔板16的下方位置处设有进粒口25;所述进粒口(25)与所述喷气口(212)间设有百叶阀(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式搅拌杆(12)于螺旋搅拌杆(14)每侧均设有两个;所述爪式搅拌杆(12)包括垂直设置于壳体(4)顶部内壁的爪式搅拌杆转轴、铰接于爪式搅拌杆转轴底部且向下延伸至隔板(16)上方的搅拌头(121);所述爪式搅拌杆转轴上端伸入壳体(4)内,各爪式搅拌杆转轴相互通过皮带(123)传动,且其中一个爪式搅拌杆转轴通过第一电机(122)传动控制;所述壳体(4)顶部内壁设有容置所述皮带(123)、第一电机(122)和搅拌杆转轴上端的空槽;所述搅拌头(121)由多个直径不同的搅拌杆组成,且由中心向外侧以直径从大到小铰接于搅拌头(121)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搅拌烘干造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拌杆(14)包括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祥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