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大山专利>正文

一种风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0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风机外壳,包括风道及用于安装电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及连接于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多个固定脚,固定脚的一端突伸出前端部并与风道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固定脚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安装空间和若干个散热空间,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散热空间与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风机外壳的模块化、便于加工生产,拆装和维护方便,根据所需风量的大小,便于对不同的风道进行更换,实用性强,且散热效率高,电机的转轴、固定架和风道的同轴度好,降低了风阻和噪音,有利于提高风量,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fan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外壳
本技术涉及风机
,尤其是指一种风机外壳。
技术介绍
风机主要由电机、风叶、外壳组成。现有技术中的风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体式风机,另一种是分体式风机。现有的一体式风机的壳体与风道为一体成型以形成外壳,其拆装和维护不方便,维护成本高,电机的转轴的同轴度较差,且由于壳体与风道为一体成型,导致生产制造的难度大,生产成本提高,以及不能根据实际所需风量的大小更换不同的风道;而现有的分体式风机的散热效果较差,风机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和维护方便,散热效率高,同轴度好,风阻和噪音小,能够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的风机外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外壳,其包括风道及用于安装电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及连接于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多个固定脚,固定脚的一端突伸出前端部并与风道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固定脚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安装空间和若干个散热空间,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散热空间与风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包括与固定脚可拆卸地连接的套筒部及设置于套筒部内的导风部,所述套筒部设置有与导风部连通并用于容纳风叶的转动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部包括与套筒部同轴设置的导风芯及连接于套筒部与导风芯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环形阵列设置于导风芯并将套筒部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与转动空间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部内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导风部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部的导风芯及设置于导风芯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环形阵列设置于导风芯并将套筒部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为渐开线弧面。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抵触第一轴承的外圈的前端盖,所述后端部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抵触第二轴承的外圈的后端盖。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多个卡爪,前端盖经由多个卡爪与前端部卡接,后端盖经由多个卡爪与后端部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容设卡爪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设置有定位块和第一定位孔,所述风道设置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及与第一定位孔连通的第二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设置有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组装时,电机经由安装空间组装在固定架内,固定脚与电机的主体部抵触,电机的转轴的一端(输出端)经由第一轴承与前端部转动连接,电机的转轴的另一端经由第二轴承与后端部转动连接,且电机的转轴的一端突伸出第一轴承并与风叶连接,然后将风道装设在固定脚上,使得风道的进风端与散热空间和安装空间连通,风叶位于风道内。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现了外壳的模块化、便于加工生产,拆装和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能够根据风机所需风量的大小,便于更换不同的风道,实用性强,且散热空间和安装空间便于对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由于散热空间和安装空间均与风道连通的进风端,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空间和安装空间内,所以当风叶转动时,散热空间和安装空间内的空气经由风道排出,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机散热的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便于电机的转轴转动,提高了电机的转轴的转动时的稳定性,保证了电机的转轴、固定架和风道的同轴度,降低了风阻和噪音,有利于提高风量,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风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风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风道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道;11、套筒部;111、转动空间;112、定位槽;113、第二定位孔;12、导风部;121、导风芯;122、导风板;123、导风通道;13、安装部;131、中心部;132、连接板;133、凸键;134、键槽;2、固定架;21、前端部;211、限位槽;22、后端部;23、固定脚;231、定位块;232、第一定位孔;233、卡槽;24、安装空间;25、散热空间;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前端盖;51、卡爪;6、后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外壳,其包括风道1及用于安装电机的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包括前端部21、后端部22及连接于前端部21和后端部22的多个固定脚23,固定脚23的一端突伸出前端部21并与风道1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固定脚23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安装空间24和若干个散热空间25,所述前端部21和后端部22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所述散热空间25与风道1连通,前端部21和后端部22间隔设置。组装时,电机经由安装空间24组装在固定架2内,固定脚23与电机的主体部抵触,电机的转轴的一端(输出端)经由第一轴承3与前端部21转动连接,电机的转轴的另一端经由第二轴承4与后端部22转动连接,且电机的转轴的一端突伸出第一轴承3并与风叶连接,然后将风道1装设在固定脚23上,使得风道1的进风端与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连通,风叶位于风道1内。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现了外壳的模块化、便于加工生产,拆装和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能够根据风机所需风量的大小,便于更换不同的风道1,实用性强,且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便于对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由于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均与风道1连通的进风端,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内,所以当风叶转动时,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内的空气经由风道1排出,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机散热的效率;另外,通过设置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4,便于电机的转轴转动,提高了电机的转轴的转动时的稳定性,保证了电机的转轴、固定架2和风道1的同轴度,降低了风阻和噪音,有利于提高风量,能够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1包括与固定脚23可拆卸地连接的套筒部11及设置于套筒部11内的导风部12,所述套筒部11设置有与导风部12连通并用于容纳风叶的转动空间111,所述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均经由转动空间111连通,所述风叶转动设置于导风部12与前端部21之间,即风叶位于套筒部11的进风端,导风部12位于套筒部11的出风端,风叶转动时所产生的风流经由导风部12吹出,在此过程中,散热空间25和安装空间24内的热量传递至风流,达到很好的散热效果,且导风部12对风流起到导向的作用,降低了风阻,提升了风量。优选地,所述风道1为一体成型,提高了风道1的强度和硬度,延长了风道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12包括与套筒部11同轴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及用于安装电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及连接于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多个固定脚,固定脚的一端突伸出前端部并与风道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固定脚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安装空间和若干个散热空间,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散热空间与风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及用于安装电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及连接于前端部和后端部的多个固定脚,固定脚的一端突伸出前端部并与风道可拆卸地连接,多个固定脚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安装空间和若干个散热空间,所述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装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散热空间与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与固定脚可拆卸地连接的套筒部及设置于套筒部内的导风部,所述套筒部设置有与导风部连通并用于容纳风叶的转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与套筒部同轴设置的导风芯及连接于套筒部与导风芯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环形阵列设置于导风芯并将套筒部分隔成多个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与转动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内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导风部包括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部的导风芯及设置于导风芯的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长峰纪大山
申请(专利权)人:纪大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