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扶手联动折叠的童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扶手联动折叠的童车。
技术介绍
童车前扶手是日常保护儿童的必须配置,用于保护座位上的儿童不从座位前方跌落,但在童车需折叠收起时,扶手架无法折叠收拢,使用十分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些童车的前扶手与车架通过活动转接机构连接,可使前扶手在使用和折叠收拢状态间方便的切换,但其仍需手动切换,操作较为繁琐,前扶手无法在车架展开或折叠过程中自动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扶手联动折叠的童车,前扶手组件在车架展开或折叠时自动翻转调整为使用状态或折叠收拢状态,无需额外的手动操作,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快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扶手联动折叠的童车,包括具有后支架组件的下车架、分别与后支架组件上部转动连接的下推杆组件和后撑杆组件、上推杆组件、坐垫杆组件以及前扶手组件;所述上推杆组件下部分别与下推杆组件上端和后撑杆组件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杆组件位于下推杆组件的后下方,所述后撑杆组件与上推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下推杆组件与上推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扶手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后支架组件(1)的下车架、分别与后支架组件(1)上部转动连接的下推杆组件(2)和后撑杆组件(3)、上推杆组件(4)、坐垫杆组件(5)以及前扶手组件(6);所述上推杆组件(4)下部分别与下推杆组件(2)上端和后撑杆组件(3)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杆组件(3)位于下推杆组件(2)的后下方,所述后撑杆组件(3)与上推杆组件(4)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下推杆组件(2)与上推杆组件(4)的转动连接点的下方,所述后撑杆组件(3)与后支架组件(1)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下推杆组件(2)与后支架组件(1)的转动连接点的下方;所述坐垫杆组件(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扶手联动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后支架组件(1)的下车架、分别与后支架组件(1)上部转动连接的下推杆组件(2)和后撑杆组件(3)、上推杆组件(4)、坐垫杆组件(5)以及前扶手组件(6);所述上推杆组件(4)下部分别与下推杆组件(2)上端和后撑杆组件(3)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杆组件(3)位于下推杆组件(2)的后下方,所述后撑杆组件(3)与上推杆组件(4)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下推杆组件(2)与上推杆组件(4)的转动连接点的下方,所述后撑杆组件(3)与后支架组件(1)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下推杆组件(2)与后支架组件(1)的转动连接点的下方;所述坐垫杆组件(5)后部与所述后撑杆组件(3)转动连接,所述坐垫杆组件(5)中部通过连动机构与所述下推杆组件(2)或下车架活动连接;所述前扶手组件(6)侧部与所述下推杆组件(2)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扶手组件(6)后端与坐垫杆组件(5)后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7);
童车折叠时,所述下推杆组件(2)、后撑杆组件(3)分别绕着其与后支架组件(1)之间的转动点向后下方转动,相对后支架组件(1)收拢,坐垫杆组件(5)与后撑杆组件(3)的转动连接点随着转动的后撑杆组件(3)后移,进而使连杆(7)带动前扶手组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琼,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