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91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矩形板、长板、汽车线束和防护套;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面均插接有矩形板;矩形板和长板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且矩形板和长板相榫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对汽车线束中的各导线进行方便快捷地固定;同时也能将各导线有效地分离开来,使得各导线比较整齐地排列在半圆形通槽内,在配合缝隙和其两侧的散热微孔,能有效地避免了汽车线束中各导线紧密接触,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改善了散热效果;还能方便快捷地将汽车线束固定在汽车内的安装耳片内,不仅操作比较方便和快捷,而且也比较节省时间,节省人力。

A kind of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easy to install and re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
技术介绍
在现代汽车上,汽车线束特别多,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把微机、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功能用人体来比喻,可以说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管,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并要排除电器短路。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其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现有的汽车线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汽车线束比较凌乱地设置在汽车内部,导致汽车线束中各导线紧密接触,不利于空气的流通,散热效果较差。当遇到比较炎热的天气时,汽车线束可能会因为散热不及时,使得导线外部的绝缘皮被融化,裸露的导线相互接触,从而发生汽车线路短路的现象,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2、汽车线束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加快了其老化和被腐蚀的速度,缩短了其使用寿命。而且,其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可能会使得汽车线束的断裂,从而使得汽车电路的中断,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3、现有的汽车线束在安装时需要用到螺钉和其他的工具,这种方式虽然能实现对汽车线束的安装和拆卸,但是操作比较繁琐,而且也比较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矩形板、长板、汽车线束和防护套;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面均插接有矩形板;矩形板和长板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且矩形板和长板相榫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通过汽车线束相连接,且汽车线束的各导线分别贯穿矩形板和长板上的半圆形通孔,所述汽车线束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防护套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C型板,C型板的上内壁通过弹簧与位于其下方的T型限位杆相连接,C型板的下内壁开设有与T型限位杆下部相配合的圆形榫眼。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上横向开设有一条缝隙,便于将防护套套设在汽车线束的外部;缝隙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微孔,增大汽车线束和防护套形成的空腔内的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汽车线束的散热。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面均固定设有中部开设有T型盲槽的矩形块,所述矩形板通过其后部的T型连接块插接在所述T型盲槽内,通过T型盲槽和T型连接块的配合使用,便于安装和拆卸矩形板;T型连接块的顶部设有矩形提手,矩形提手的设计便于将矩形板抽出。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为锥形结构,且所述防护套选用质地柔软的塑料管;便于将保护套套接在汽车线束的外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板、T型连接块和C型板均由PVC材料制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板的前后两侧的边缘处纵向开设有若干个矩形榫眼,长板带有半圆形通槽的一侧纵向设有与矩形榫眼相配合的矩形榫头,所述矩形榫头嵌设在矩形榫眼内;且矩形板上的半圆形通孔的直径等于贯穿其的导线的直径;通过矩形榫眼和矩形榫头的配合使用,便于安装和拆卸长板,而且,半圆形通槽便于固定汽车线束的各导线。更进一步地,所述T型限位杆的底部胶接有磁铁片,所述圆形榫眼的底部胶接有与磁铁片相配合的圆形薄铁片;通过磁铁片和圆形薄片的配合使用,能避免汽车线束从汽车内的安装耳片上脱落的现象,而且安装和拆卸汽车线束时也比较简单和方便。更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的宽度值小于横向共面的两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矩形板、长板和半圆形通槽的配合使用能对汽车线束中的各导线进行方便快捷地固定。同时也能将各导线有效地分离开来,使得各导线比较整齐地排列在半圆形通槽内,在配合缝隙和其两侧的散热微孔,能有效地避免了汽车线束中各导线紧密接触,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改善了散热效果。2、防护套的使用避免了汽车线束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减缓了其老化和被腐蚀的速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而且,在受到外力碰撞时防护套能起到一定地缓冲作用,减小了汽车线束断裂的几率,保证了汽车的正常运行。3、通过T型限位杆、弹簧和圆形榫眼的配合使用,能方便快捷地将汽车线束固定在汽车内的安装耳片内,不仅操作比较方便和快捷,而且也比较节省时间,节省人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C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矩形板和长板连接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第一连接器、2-第二连接器、3-矩形板、4-长板、5-汽车线束、6-防护套、7-半圆形通槽、8-C型板、9-T型限位杆、10-圆形榫眼、11-散热微孔、12-T型盲槽、13-矩形块、14-T型连接块、15-矩形榫眼、16-矩形榫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参照图1-5: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矩形板3、长板4、汽车线束5和防护套6;所述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的相对面均插接有矩形板3;矩形板3和长板4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7,且矩形板3和长板4相榫接;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2通过汽车线束5相连接,且汽车线束5的各导线分别贯穿矩形板3和长板4上的半圆形通孔,所述汽车线束5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6,防护套6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C型板8,C型板8的上内壁通过弹簧与位于其下方的T型限位杆9相连接,C型板8的下内壁开设有与T型限位杆9下部相配合的圆形榫眼10。具体的,所述防护套6上横向开设有一条缝隙,便于将防护套6套设在汽车线束5的外部;缝隙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微孔11,增大汽车线束5和防护套6形成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矩形板、长板、汽车线束和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面均插接有矩形板;矩形板和长板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且矩形板和长板相榫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通过汽车线束相连接,且汽车线束的各导线分别贯穿矩形板和长板上的半圆形通孔,所述汽车线束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防护套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C型板,C型板的上内壁通过弹簧与位于其下方的T型限位杆相连接,C型板的下内壁开设有与T型限位杆下部相配合的圆形榫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矩形板、长板、汽车线束和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面均插接有矩形板;矩形板和长板的边缘处均开设有半圆形通槽,且矩形板和长板相榫接;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通过汽车线束相连接,且汽车线束的各导线分别贯穿矩形板和长板上的半圆形通孔,所述汽车线束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套,防护套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C型板,C型板的上内壁通过弹簧与位于其下方的T型限位杆相连接,C型板的下内壁开设有与T型限位杆下部相配合的圆形榫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上横向开设有一条缝隙,且缝隙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相对面均固定设有中部开设有T型盲槽的矩形块,所述矩形板通过其后部的T型连接块插接在所述T型盲槽内,且T型连接块的顶部设有矩形提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世得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