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彰专利>正文

灯罩撑张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73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灯罩撑张构件,由位于灯罩最顶端的顶环、框围大于顶环的底环、以及架撑在顶环与底环间的支撑架所组成;其中,该底环由环缘往中央依序设有数导滑杆,且各导滑杆由环缘往中央上倾,并在中央结集部位形成一段水平段,再配合在水平段插固有限位环,使限位环位于比底环高的位置;该支撑架顶端设有穿卡环,该穿卡环直接钩抵在顶环底端,而支撑架底端则形成叉状卡掣部,该叉状卡掣部恰夸抵在底环的导滑杆上。这样,当支撑架往中央移动时,逐步与顶环迫抵,直至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罩构件,特别是一种灯罩撑张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灯罩的支撑架大多直接呈固定状态,接设在顶环与底环之间,以形成灯的结构,但该灯罩因呈固定状的结构形态,导致装箱时,灯罩无法被压缩收折,造成物品占用空间太大,而无法大量缩减仓储运输的体积,且相对提高产品的运输成本,造成成本上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及美观的灯罩撑张构件。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由位于灯罩最顶端的顶环、框围大于顶环的底环、以及架撑在顶环与底环间的支撑架所组成;其中该底环由环缘往中央依序设有数导滑杆,且各导滑杆由环缘往中央上倾,并在中央结集部位形成一段水平段,又水平段插固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比底环高的位置;该支撑架顶端设有穿卡环,该穿卡环直接钩抵在顶环底端,而支撑架底端则形成叉状卡掣部,该叉状卡掣部恰跨抵在底环的导滑杆上,并借由支撑架往中央移动,使支撑架与顶环追抵,而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还可以包括所述顶环对合底环滑杆的部位,由中央往环缘延伸有支杆,且底环在导滑杆上设有可在杆体上滑移的枢环,该枢环往上凸伸有枢片,并在枢片上设有贯孔,供支撑架的卡掣部对合枢接;并配合该支撑架呈顶端设有叉状卡掣部,而底端以连续冲模冲设一扁平状卡掣部,所述卡掣部对合枢接在底环的枢片上;并借由支撑架往中央移动,使支撑架与顶环迫抵,而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还可以包括所述支撑架在卡掣部中央设有穿孔,铆钉分别穿过底环的枢片与支撑架的穿孔后锁固,借以将底环与支撑架铆合枢接。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还可以包括所述顶环与底环外围包覆有布质灯罩,使阿灯罩外围达美观的功效。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具有简单、方便及美观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功效及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2-A为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的收折状态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设计的灯罩撑张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可清楚了解本技术的结构形态,本技术由位于灯罩最顶端的顶环2、框围大于顶环的底环1、以及架撑在顶环2与底环1间的支撑架3所组成;其中该底环1由环缘往中央依序设有数导滑杆11,且各导滑杆11由环缘往中央上倾,并在中央结集部位形成一段水平段111,且水平段插固有限位环12,使限位环12位于比底环1高的位置。该支撑架3顶端具穿卡环31,该穿卡环31直接钩抵在顶环2,而支撑架3底端则形成叉状卡掣部32,且该叉状卡掣部32跨抵在底环1的导滑杆11上,并借由支撑架3逐步往限位环12的方向移动,使支撑架3越往中央越与顶环2迫抵(因导滑杆11是由外环往中央上倾的斜状),借以将顶环2、底环1、以及支撑架3固设成一体;又该灯罩架座在组设完成后,可在顶与外围包覆一布质灯罩4,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请配参阅图3所示,当灯罩欲收折时,可配合将支撑架3往底环1外侧移动,使顶环2与底环1脱离迫抵的状态,此时,顶环2与底环1即可被收折至同一平面,并连同灯罩4一并收折,进而达到缩减仓储运输体积,降低运输成本的功效。请再配合参阅图4、图5所示的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图,其中,该顶环2对合底环1导滑杆11的部位,亦由中央往环缘延伸有支杆21,以提供支撑架3上下顶撑。该底环1在导滑杆11上设有可在杆体上滑移的枢环13,且枢环13往上凸伸有枢片131,并在枢片131上设有贯孔,供支撑架3A的嵌锁部33对合枢接。该支撑架3A顶端呈叉状卡掣部34,而底端以连续冲模冲设一扁平状嵌锁部33,该嵌锁部33由铆钉穿设,而将嵌锁部33对合枢接在底环1的枢片131上;由底环1的导滑杆11上预先套设有枢接环13,且枢接环13上枢设有支撑架3A,又支撑架3A顶端以叉状卡掣部34顶抵在顶环2的支杆21底缘,当支撑架3带动底端的枢接环13逐步往导滑杆11中央移动时,支撑架3越往中央越与顶环2迫抵(因导滑杆是由外环往中央上倾的斜状),借以将顶环2、底环1、以及支撑架3固设成一体。权利要求1.一种灯罩撑张构件,其特征在于由位于灯罩最顶端的顶环、框围大于顶环的底环、以及架撑在顶环与底环间的支撑架所组成;其中该底环由环缘往中央依序设有数导滑杆,且各导滑杆由环缘往中央上倾,并在中央结集部位形成一段水平段,又水平段插固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比底环高的位置;该支撑架顶端设有穿卡环,该穿卡环直接钩抵在顶环底端,而支撑架底端则形成叉状卡掣部,该叉状卡掣部恰跨抵在底环的导滑杆上,并借由支撑架往中央移动,使支撑架与顶环迫抵,而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撑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对合底环滑杆的部位,由中央往环缘延伸有支杆,且底环在导滑杆上设有在杆体上滑移的枢环,该枢环往上凸伸有枢片,并在枢片上设有贯孔,供支撑架的卡掣部对合枢接;并配合该支撑架呈顶端设有叉状卡掣部,而底端以连续冲模冲设一扁平状卡掣部,所述卡掣部对合枢接在底环的枢片上;并借由支撑架往中央移动,使支撑架与顶环迫抵,而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罩撑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在卡掣部中央设有穿孔,铆钉分别穿过底环的枢片与支撑架的穿孔后锁固,借以将底环与支撑架铆合枢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撑张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与底环外围包覆有布质灯罩。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灯罩撑张构件,由位于灯罩最顶端的顶环、框围大于顶环的底环、以及架撑在顶环与底环间的支撑架所组成;其中,该底环由环缘往中央依序设有数导滑杆,且各导滑杆由环缘往中央上倾,并在中央结集部位形成一段水平段,再配合在水平段插固有限位环,使限位环位于比底环高的位置;该支撑架顶端设有穿卡环,该穿卡环直接钩抵在顶环底端,而支撑架底端则形成叉状卡掣部,该叉状卡掣部恰夸抵在底环的导滑杆上。这样,当支撑架往中央移动时,逐步与顶环迫抵,直至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文档编号F21V3/02GK2702170SQ20042000743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文彰 申请人:吴文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罩撑张构件,其特征在于由位于灯罩最顶端的顶环、框围大于顶环的底环、以及架撑在顶环与底环间的支撑架所组成;其中:该底环由环缘往中央依序设有数导滑杆,且各导滑杆由环缘往中央上倾,并在中央结集部位形成一段水平段,又水平段插固有限位环 ,且限位环位于比底环高的位置;该支撑架顶端设有穿卡环,该穿卡环直接钩抵在顶环底端,而支撑架底端则形成叉状卡掣部,该叉状卡掣部恰跨抵在底环的导滑杆上,并借由支撑架往中央移动,使支撑架与顶环迫抵,而将顶环、底环、以及支撑架固设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彰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