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温乳化罐及乳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65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59
本申请公开了可调温乳化罐包括内罐体、设于内罐体外侧且具有露出凹位的外罐体、设于外罐体与内罐体间的间隔空间、设于外罐体右侧的蒸汽输入端口、设于外罐体底部左侧的进水端口、设于外罐体左侧的出水端口、设于间隔空间内且具有冷却介质输入端口和冷却介质输出端口的冷却调温管路,设于内罐体底部上并位于露出凹位内且一端伸进内罐体内的温度检测器。本申请通过蒸汽输入端口向间隔空间内输入蒸汽以加热内罐体,当需快速降低蒸汽温度以满足乳化温度需求时,则可通过冷却介质输入端口输入冷却介质以中和的蒸汽温度,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亦可使蒸汽与冷却介质同时输入以实现调节加热温度低于100℃,进而提高适用范围。本申请还提及一种乳化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温乳化罐及乳化机
本申请涉及乳化机的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调温乳化罐,以及一种乳化罐。
技术介绍
乳化机就是通过与发动机连接的均质头的高速旋转,对待乳化物料进行剪切、分散、撞击,继而使待乳化物料变得更加细腻,促使待乳化物料相互融合。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等领域。但是,现有乳化机不仅功能较为单一,且其自动化程度较低,远远达不到现实实际的使用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出能够实现一体自动化多功能的乳化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温乳化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可调温乳化罐包括:内罐体;外罐体,其设于所述内罐体外侧,且其底部设有朝上凹陷以用于露出所述内罐体底部的露出凹位;间隔空间,其设于所述外罐体与所述内罐体间;蒸汽输入端口,其设于所述外罐体右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相连通,用以将蒸汽输入所述间隔空间内;进水端口,其设于所述外罐体底部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相连通,用以将水液输入所述间隔空间内;出水端口,其设于所述外罐体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相连通,用以排出所述间隔空间内的水液;冷却调温管路,其设于所述间隔空间内,且其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罐体并位于所述蒸汽输入端口下侧以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入端口,以及设有位于所述出水端口下侧以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出端口;温度检测器,其设于所述内罐体底部上,位于所述露出凹位内,且其一端伸进所述内罐体内以用于检测所述内罐体内温度。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所述外罐体上设有用以阻隔所述间隔空间内热量传导的阻隔空间。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所述阻隔空间内设有隔热物体。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所述冷却调温管路的形状为螺旋状。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所述冷却调温管路的制作材料为钛合金。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所述蒸汽输入端口和所述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端口及所述冷却介质输出端口均为快接式端口。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所述蒸汽输入端口和所述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端口及所述冷却介质输出端口上均设有用以螺纹连接的连接螺纹。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乳化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调温乳化罐。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通过所述蒸汽输入端口可向所述间隔空间内输入蒸汽以实现加热所述内罐体的目的,当需快速降低蒸汽温度以满足乳化温度需求,则可通过所述冷却调温管路的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端口输入冷却介质以中和所述间隔空间内的蒸汽温度,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也可使蒸汽与冷却介质同时输入以实现调节对所述内罐体的加热温度低于100℃,进而可最大限度提高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乳化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Ⅰ。图3是本申请乳化机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乳化机进行部分剖视后的断视图。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Ⅱ。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Ⅲ。图7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乳化机,包括机架1、可调温乳化罐2、升降驱动组3、转动驱动组4、乳化罐盖5、转动组6、清洗液输送装置7、转动倾斜驱动装置8。具体的,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驱动组3设于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一侧。所述转动驱动组4设于所述升降驱动组3上,且受所述升降驱动组3驱动而上下升降移动。所述乳化罐盖5设于所述转动驱动组4上,位于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上侧,且从动于所述转动驱动组4上下升降移动以开合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所述转动组6设于所述转动驱动组4上,位于所述乳化罐盖5下侧,并可伸进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内部,且受所述转动驱动组4驱动而转动。所述清洗液输送装置7设于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另一侧,并与所述乳化罐盖5相连接,用以向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内输送清洗液。本申请乳化机通过所述升降驱动组3驱动所述转动驱动组4带动所述乳化罐盖5向下移动以盖合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随之通过所述转动驱动组4驱动所述转动组6转动以搅拌乳化容装于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内的待乳化物料,当需要清洗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内部时,则通过所述清洗液输送装置7向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内输送清洗液,继而再配合所述转动组6转动以实现清洗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内部,从而不仅可实现高度自动化操作,且还达到搅拌乳化、清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目的,进而可大大满足于现实的实际使用需求。所述可调温乳化罐2包括内罐体21、外罐体22、间隔空间200、蒸汽输入端口23、进水端口24、出水端口25、冷却调温管路26、温度检测器27。所述外罐体22设于所述内罐体21外侧,且其底部设有朝上凹陷以用于露出所述内罐体21底部的露出凹位221。所述间隔空间200设于所述外罐体22与所述内罐体21间。所述蒸汽输入端口23设于所述外罐体22右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将蒸汽输入所述间隔空间200内。所述进水端口24设于所述外罐体22底部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将水液输入所述间隔空间200内。所述出水端口25设于所述外罐体22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排出所述间隔空间200内的水液。所述冷却调温管路26设于所述间隔空间200内,且其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罐体22并位于所述蒸汽输入端口23下侧以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入端口261,以及设有位于所述出水端口25下侧以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出端口262。所述温度检测器27设于所述内罐体21底部上,位于所述露出凹位221内,且其一端伸进所述内罐体21内以用于检测所述内罐体21内温度。其优点在于通过所述蒸汽输入端口23可向所述间隔空间200内输入蒸汽以实现加热所述内罐体21的目的,当需快速降低蒸汽温度以满足乳化温度需求,则可通过所述冷却调温管路26的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端口261输入冷却介质以中和所述间隔空间200内的蒸汽温度,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也可使蒸汽与冷却介质同时输入以实现调节对所述内罐体21的加热温度低于100℃,进而可最大限度提高本申请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所述所述冷却调温管路26的形状为螺旋状,其优点在于满足方便形成连接通路。所述冷却调温管路26的制作材料优选为钛合金,其优点在于钛合金不仅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突出的优异特性,且还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继而能满足冷热交替环境的使用需求。所述温度检测器27优选为温度传感器,其优点在于现有温度传感器技术成熟,方便选择使用。所述外罐体22上设有用以阻隔所述间隔空间200内热量传导的阻隔空间,所述阻隔空间优选为真空阻隔空间,其目的在于可通过真空空间以实现隔热的目的。所述阻隔空间内设有隔热物体222,所述隔热物体222优选为微纳隔热材料,其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温乳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罐体(21);/n外罐体(22),其设于所述内罐体(21)外侧,且其底部设有朝上凹陷以用于露出所述内罐体(21)底部的露出凹位(221);/n间隔空间(200),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与所述内罐体(21)间;/n蒸汽输入端口(23),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右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将蒸汽输入所述间隔空间(200)内;/n进水端口(24),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底部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将水液输入所述间隔空间(200)内;/n出水端口(25),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排出所述间隔空间(200)内的水液;/n冷却调温管路(26),其设于所述间隔空间(200)内,且其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罐体(22)并位于所述蒸汽输入端口(23)下侧以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入端口(261),以及设有位于所述出水端口(25)下侧以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出端口(262);/n温度检测器(27),其设于所述内罐体(21)底部上,位于所述露出凹位(221)内,且其一端伸进所述内罐体(21)内以用于检测所述内罐体(21)内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温乳化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罐体(21);
外罐体(22),其设于所述内罐体(21)外侧,且其底部设有朝上凹陷以用于露出所述内罐体(21)底部的露出凹位(221);
间隔空间(200),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与所述内罐体(21)间;
蒸汽输入端口(23),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右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将蒸汽输入所述间隔空间(200)内;
进水端口(24),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底部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将水液输入所述间隔空间(200)内;
出水端口(25),其设于所述外罐体(22)左侧,并与所述间隔空间(200)相连通,用以排出所述间隔空间(200)内的水液;
冷却调温管路(26),其设于所述间隔空间(200)内,且其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罐体(22)并位于所述蒸汽输入端口(23)下侧以用于输入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入端口(261),以及设有位于所述出水端口(25)下侧以用于输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输出端口(262);
温度检测器(27),其设于所述内罐体(21)底部上,位于所述露出凹位(221)内,且其一端伸进所述内罐体(21)内以用于检测所述内罐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良杨玉红李义成童桂辉汪亮王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翰华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