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16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3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其中,所述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所述企业上云率根据管理系统上云率、业务系统上云率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确定;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根据成本节约系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和良品率提升比例确定;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为所述企业用云量、所述企业上云率和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的和。该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进而为企业、信息化主管部分,以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maturity of cloud effect in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云计算
,特别涉及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云技术(Cloud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企业上云也必然成为一种趋势,标准中给出通过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来评估企业上云效果,但是并未给出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的确定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进而为企业、信息化主管部分,以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其中,所述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所述企业上云率根据管理系统上云率、业务系统上云率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确定;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根据成本节约系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和良品率提升比例确定;r>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为所述企业用云量、所述企业上云率和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的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其中,所述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所述企业上云率根据管理系统上云率、业务系统上云率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确定;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根据成本节约系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和良品率提升比例确定;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为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企业用云量、所述企业上云率和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的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所述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的步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的步骤。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见,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来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该方案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进而为企业、信息化主管部分,以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几个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通过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来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该方案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进而为企业、信息化主管部分,以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的装置,可以为一台PC等具有获取、计算数据的能力的设备即可。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过程。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步骤101,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在具体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预先配置企业用云量系数所占权重K1、管理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K2、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K3、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K4、成本节约系数所占权重K5、生产效率提高比例所占权重K6和良品率提升比例所占权重K7;所述企业用云量系数所占权重、管理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成本节约系数所占权重、生产效率提高比例所占权重和良品率提升比例所占权重的和为预设值。也就是说K1、K2、K3、K4、K5、K6和K7的和为预设值,这里的预设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一个值,如1、100等;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设置K1到K7的值,第一等级,值最高的等级,第二等级,值为中间的等级,第三等级,值最低的等级,也就是说第一等级K的值大于第二等级K的值,第二等级的值大于第三等级的值,如K1和K4划分为第一等级的值,K2、K3和K5划分为第二等级的值,K6和K7划分为第三等级的值。假设预设值设置为100,则K1到K7的取值可以按照如下设置,且不限于如下设置方式:K1:20~25K2:10~15K3:10~15K4:20~25K5:10~15K6:5~10K7:5~10。下面分别给出企业用云量系数、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的获取过程: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具体实现为:计算企业用云量系数L与企业用云量系数所占权重K1的乘积为第一乘积(L×K1);确定所述企业用云量A为第一乘积;其中,企业用云量系数L的获取过程如下:企业用云量系数涉及到三个类型的相关费用支出:基础设施资源类消耗支出、云上管理类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其中,所述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所述企业上云率根据管理系统上云率、业务系统上云率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确定;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根据成本节约系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和良品率提升比例确定;/n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为所述企业用云量、所述企业上云率和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的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企业用云量、企业上云率和企业上云效益率;其中,所述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所述企业上云率根据管理系统上云率、业务系统上云率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确定;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根据成本节约系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和良品率提升比例确定;
确定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为所述企业用云量、所述企业上云率和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的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企业用云量系数所占权重、管理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成本节约系数所占权重、生产效率提高比例所占权重和良品率提升比例所占权重;
所述企业用云量根据企业用云量系数确定,包括:
计算企业用云量系数与企业用云量系数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一乘积;
确定所述企业用云量为第一乘积;
所述企业上云率根据管理系统上云率、业务系统上云率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确定,包括:
计算所述管理系统上云率与管理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二乘积;
计算所述业务系统上云率与所述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三乘积;
计算所述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与所述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三乘积;
确定企业上云率为第二乘积、第三乘积和第四乘积的和;
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根据成本节约系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和良品率提升比例确定,包括:
计算所述成本节约系数与所述成本节约系数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五乘积;
计算所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与所述生产效率提高比例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六乘积;
计算所述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与所述核心业务系统上云率所占权重的乘积为第七乘积;
确定所述企业上云效益率为第五乘积、第六乘积和第七乘积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基础设施资源类消耗支出值、云上管理类系统的支出值和云上业务类系统的支出值;其中,基础设施资源包括: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和云数据库;
确定企业用云量系数为所述基础设施资源类消耗支出值、所述云上管理类系统的支出值和所述云上业务类系统的支出值的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企业用云量系数的值大于1时,确定所述企业用云量为企业用云量系数所占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上云后投入成本和传统模式投入成本;其中,投入成本包括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恩庆张琳琳董恩然栗蔚罗欧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