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轮及刚轮及谐波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912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38
一种柔轮及刚轮及谐波减速器,在未受力时,柔轮上的柔轮齿和刚轮上的刚轮齿在完全啮合状态或者半啮合状态都是保持着面接触,而在受力后,柔轮上的柔轮齿和刚轮上的刚轮齿在完全啮合状态或者半啮合状态成为面接触,因此,不会产生边缘啮合和尖点啮合,有效避免了二者相啮合时产生的齿面磨损严重的情形,不仅有利于油膜的形成,还能避免在磨损处形成应力集中,保证柔轮和刚轮的承载强度,有利于延长柔轮和刚轮的使用寿命。

A flexible and rigid wheel and harmonic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轮及刚轮及谐波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轮及与柔轮配合的刚轮及含有该柔轮和刚轮的谐波减速器。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器主要由波发生器、柔轮、刚轮四个基本构件组成,其是一种靠波发生器装配上柔性轴承使柔轮产生可控弹性变形,并与刚轮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齿轮传动。现有的谐波减速器,通过波发生器的作用使柔轮发生变形,迫使柔轮部分的齿与刚轮部分的齿之间啮合,而啮合处通常会发生边缘啮合和尖点啮合,因此,容易在边缘啮合处和尖点啮合处产生严重磨损,不利于刚轮及柔轮齿表面油膜的形成,同时,也容易在磨损处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导致柔轮和刚轮的承载能力弱,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且寿命长的柔轮及刚轮及谐波减速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柔轮,包括芯部带有腔体的柔轮本体,在柔轮本体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柔轮齿;单个柔轮齿包括齿顶圆弧R4和两段齿根圆弧R3,两段齿根圆弧R3位于齿顶圆弧R4两侧,齿顶圆弧R4与其两侧的齿根圆弧R3之间均依次通过圆弧R1和圆弧R2连接为一体,所述圆弧R1为外凸的圆弧,所述圆弧R2为内凹的圆弧,相邻柔轮齿通过齿根圆弧R3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刚轮,包括刚轮本体,在刚轮本体的芯部设置有供柔轮插入的通孔,在刚轮本体的通孔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刚轮齿;单个刚轮齿包括齿顶平面D和两段齿根圆弧R5,两段齿根圆弧R5位于齿顶平面D两侧,齿顶平面D与其两侧的齿根圆弧R5之间均依次通过圆弧R6、圆弧R7和圆弧R8连接为一体,所述圆弧R6以及圆弧R7为外凸的圆弧,所述圆弧R8为内凹的圆弧,相邻刚轮齿通过齿根圆弧R5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谐波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还包括上述的柔轮和上述的刚轮,所述柔轮插入刚轮的通孔中,所述波发生器嵌入柔轮的内腔中,波发生器使柔轮发生形变,使柔轮与刚轮相啮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柔轮及刚轮,由于柔轮齿上的圆弧R1为外凸的圆弧,圆弧R2为内凹的圆弧,而刚轮齿上的圆弧R6及R7为外凸的圆弧,圆弧R8为内凹的圆弧,因此,在柔轮与刚轮完全啮合状态时,柔轮齿上的圆弧R1就会和刚轮齿上的圆弧R8接触,而随着波发生器的转动,迫使柔轮发生形变,柔轮上的部分柔轮齿与刚轮上的部分刚轮齿从脱离状态或者从完全啮合状态变为半啮合状态,在半啮合状态时,柔轮上的柔轮齿的一侧齿面上的圆弧R1与刚轮上的刚轮齿的一侧齿面上的圆弧R8就会逐渐脱离,进而柔轮上的柔轮齿的一侧齿面上的圆弧R2与刚轮上的刚轮齿的一侧齿面上的圆弧R6以及R7逐渐接触,随着波发生器的继续转动,柔轮上的柔轮齿的一侧齿面上的圆弧R2与刚轮上的刚轮齿的一侧齿面上的圆弧R6以及R7逐渐脱离,直至相啮合的齿相互脱离;在未受力时,柔轮上的柔轮齿和刚轮上的刚轮齿在完全啮合状态或者半啮合状态都是保持着面接触,而在受力时,柔轮上的柔轮齿和刚轮上的刚轮齿在完全啮合状态或者半啮合状态成为面接触,因此,不会产生边缘啮合和尖点啮合,有效避免了二者相啮合时产生的齿面磨损严重的情形,不仅有利于油膜的形成,还能避免在磨损处形成应力集中,保证柔轮和刚轮的承载强度的前提下,确保柔轮和刚轮配合时的传动精度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柔轮和刚轮的使用寿命。而所述的谐波减速器,由于都适用了上述柔轮和刚轮的结构,因具有高承载强度,因此,不仅能确保使用寿命长,还能确保高精度传递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柔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柔轮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刚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刚轮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柔轮和刚轮相啮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谐波减速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柔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芯部带有腔体的柔轮本体,在柔轮本体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柔轮齿;单个柔轮齿包括齿顶圆弧R4和两段齿根圆弧R3,两段齿根圆弧R3位于齿顶圆弧R4两侧,齿顶圆弧R4与其两侧的齿根圆弧R3之间均依次通过圆弧R1和圆弧R2连接为一体,所述圆弧R1为外凸的圆弧,所述圆弧R2为内凹的圆弧,相邻柔轮齿通过齿根圆弧R3连接。所述圆弧R1为外凸的圆弧,即是一个柔轮齿上的圆弧R1朝向相邻的柔轮齿凸出,而所述圆弧R2为内凹的圆弧,即是一个柔轮齿上的圆弧R2朝向其本身内凹。所述圆弧R1的半径大小为0.72mm≤R1≤1.09mm,如0.72mm、0.73mm、0.74mm、0.75mm、0.76mm、0.77mm、0.78mm、0.79mm、0.80mm、0.81mm、0.82mm、0.83mm、0.84mm、0.85mm、0.86mm、0.87mm、0.88mm、0.89mm、0.90mm、0.91mm、0.92mm、0.93mm、0.94mm、0.95mm、0.96mm、0.97mm、0.98mm、0.99mm、1.00mm、1.01mm、1.02mm、1.03mm、1.04mm、1.05mm、1.06mm、1.07mm、1.08mm或者1.09mm等,所述圆弧R2的半径大小为0.36mm≤R2≤0.55mm,如0.36mm、0.37mm、0.38mm、0.39mm、0.40mm、0.41mm、0.42mm、0.43mm、0.44mm、0.45mm、0.46mm、0.47mm、0.48mm、0.49mm、0.50mm、0.51mm、0.52mm、0.53mm、0.54mm或者0.55mm等,所述齿根圆弧R3的半径大小为0.18mm≤R3≤0.28mm,如0.18mm、0.19mm、0.20mm、0.21mm、0.22mm、0.23mm、0.24mm、0.25mm、0.26mm、0.27mm或者0.28mm等,所述齿顶圆弧R4的半径大小为0.18mm≤R4≤0.28mm,如0.18mm、0.19mm、0.20mm、0.21mm、0.22mm、0.23mm、0.24mm、0.25mm、0.26mm、0.27mm或者0.28mm等,所述柔轮齿的齿厚L1大小为0.48mm≤L1≤0.73mm,如0.48mm、0.49mm、0.50mm、0.51mm、0.52mm、0.53mm、0.54mm、0.55mm、0.56mm、0.57mm、0.58mm、0.59mm、0.60mm、0.61mm、0.62mm、0.63mm、0.64mm、0.65mm、0.66mm、0.67mm、0.68mm、0.69mm、0.70mm、0.71mm、0.72mm或者0.73mm等,所述柔轮齿的齿槽宽度L2大小为0.48mm≤L2≤0.72mm,如0.48mm、0.49mm、0.50mm、0.51mm、0.52mm、0.53mm、0.54mm、0.55mm、0.56mm、0.57mm、0.58mm、0.59mm、0.60mm、0.61mm、0.62mm、0.63mm、0.64mm、0.65mm、0.66mm、0.67mm、0.68mm、0.69mm、0.70mm、0.71mm或0.72mm等,所述圆弧R1的径向高度h1为0.22mm≤h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轮,包括芯部带有腔体的柔轮本体,在柔轮本体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柔轮齿;其特征在于:单个柔轮齿包括齿顶圆弧R4和两段齿根圆弧R3,两段齿根圆弧R3位于齿顶圆弧R4两侧,齿顶圆弧R4与其两侧的齿根圆弧R3之间均依次通过圆弧R1和圆弧R2连接为一体,所述圆弧R1为外凸的圆弧,所述圆弧R2为内凹的圆弧,相邻柔轮齿通过齿根圆弧R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轮,包括芯部带有腔体的柔轮本体,在柔轮本体的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柔轮齿;其特征在于:单个柔轮齿包括齿顶圆弧R4和两段齿根圆弧R3,两段齿根圆弧R3位于齿顶圆弧R4两侧,齿顶圆弧R4与其两侧的齿根圆弧R3之间均依次通过圆弧R1和圆弧R2连接为一体,所述圆弧R1为外凸的圆弧,所述圆弧R2为内凹的圆弧,相邻柔轮齿通过齿根圆弧R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R1的半径大小为0.72mm≤R1≤1.09mm,所述圆弧R2的半径大小为0.36mm≤R2≤0.55mm,所述柔轮齿的齿厚L1大小为0.48mm≤L1≤0.73mm,所述柔轮齿的齿槽宽度L2大小为0.48mm≤L2≤0.72mm,所述圆弧R1的径向高度h1为0.22mm≤h1≤0.33mm,所述柔轮齿的齿根高h2为0.25mm≤h2≤0.37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根圆弧R3的半径大小为0.18mm≤R3≤0.28mm,所述齿顶圆弧R4的半径大小为0.18mm≤R4≤0.28mm,所述柔轮齿的齿顶到齿根的高度h为0.56mm≤h≤0.84mm。


4.一种刚轮,包括刚轮本体,在刚轮本体的芯部设置有供柔轮插入的通孔,在刚轮本体的通孔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连续设置有多个刚轮齿;其特征在于:单个刚轮齿包括齿顶平面D和两段齿根圆弧R5,两段齿根圆弧R5位于齿顶平面D两侧,齿顶平面D与其两侧的齿根圆弧R5之间均依次通过圆弧R6、圆弧R7和圆弧R8连接为一体,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楚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