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9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34
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包括弯管主体、增压器接头、出气室接头、密封圈。弯管主体内设有若干沉孔。增压器接头包括增压器接头主体、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增压器连接法兰、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出气室接头包括出气室接头主体、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中间连接体、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和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熔融相连并把弯管主体围在中间。密封圈设在出气室接头主体的中心孔内。增压器接头主体、弯管主体、中间连接体、密封圈四者的孔径从小逐段变大。弯管主体、增压器接头、出气室接头均为一体结构。有益效果是:气体流动碰撞和流速变化结构合理,可大大提高降噪效果。

Silencing structure in boost intake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结构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进气系统中的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
技术介绍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与其他两个公害相比,噪声的影响面最广,感觉最直接,人们反映也最多。汽车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日益普及和增长,因而汽车噪声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汽车噪声中由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占很大一部分,而其中进气系统噪声又是汽车发动机中的噪声源之一,对其进行控制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气噪声是由于进气门周期性开闭产生压力起伏变化及进气过程中高速气流流经进气门通道时形成的。根据产生机理不同,进气噪声主要包含如下几种:周期性压力脉动噪声、涡流噪声、气缸的赫姆霍兹共振噪声和进气管的气柱共振噪声;空气过滤器和赫姆霍兹消声器的壁板非常薄,当高速气流通过时,容易被激励而引起辐射噪声。申请号201710993876.4、申请公布号CN107781076A、名称为“一种进气软管总成的消音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软管总成的消音结构:“包括与增压器连通的进气软管总成,所述消音结构还包括集成于进气软管总成且用于降低增压器噪声的宽频消声器。进气软管总成上集成宽频消声器有效解决发动机增压器泄压噪声,进气软管总成集成的宽频消声器与增压器连通。”该专利技术试图在维持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同时,能够减少整车噪声,改善环境质量。该专利技术申请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方法,是在直型的“宽频消声器1内设有多个腔体,每一个腔体内均设有多个孔径不同的调频孔。宽频消声器内部的每个腔体里面小孔数量和孔径都不同,通过调整小孔的数量和孔径来调整消声器的中心频率。为了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多个腔体的中心频率从宽频消声器的进气端到出气端方向由低频率到高频率依次设置。腔体优选为四个,每一个腔体内均包括多个直径为7mm和5mm的调频孔,四个腔体的中心频率分别为550Hz、700Hz、950Hz和1200Hz。进气软管总成的进气端通过空气滤清器与引气管总成连通,空气滤清器内设置有空气滤芯,集成宽频消声器的进气软管总成与涡轮增压器连通。”由于宽频消声器1主体为直型管,文字和视图上都看不出调频孔的结构【调频孔的直径除外】及分布形态,因此我们认为仅依据该申请文件难以直接或通过简单的调整试验制造出相应的消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汽车进气系统噪声的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包括弯管主体、增压器接头、出气室接头、密封圈。弯管主体、增压器接头、出气室接头均为PA66+GF35制件,且均为一体结构;弯管主体内设有若干沉孔。弯管主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和增压器接头相连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若干用于和出气室接头相连的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增压器接头包括增压器接头主体、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增压器连接法兰、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增压器连接法兰和增压器接头主体、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同时相连。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和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相连且设在靠出气室接头接头的一侧。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和相应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贴连;出气室接头包括出气室接头主体、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中间连接体、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中间连接体的两端分别和出气室接头主体与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相连的;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上设有和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贴连的出气室定位挡墙。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和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中间连接体同时相连;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和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熔融相连;密封圈设在出气室接头主体的中心孔内;增压器接头主体、弯管主体、中间连接体、密封圈四者的孔径从小逐段变大。这里弯管主体的轴线的圆心角为90°,增压器接头用于和增压器相连,出气室接头用于和出气室相连。安装时先利用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和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和增压器接头、出气室接头初步连接好,然后把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和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熔融相连在一起,整体结构牢固可靠、稳定。弯管主体、增压器接头、出气室接头连接完毕,在把密封圈放到出气室接头主体就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的安装,然后就可以安装到需要的场合使用。由于弯管主体的中心线为弧线,进入弯管主体内的气体就会和弯管主体的内壁发生碰撞,可以大大提高进入弯管主体内的气体与设于弯管主体内的沉孔的相互碰撞作用;增压器接头主体弯管主体、中间连接体、密封圈四者的孔径从小逐段变大,从而流速逐段降低,这样的碰撞和流速变化,都有利于大大提高降噪效果。作为优选,出气室接头还包括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同时和出气室接头主体、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相连。本优选方案,有利于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作为优选,沉孔包括二十二个圆沉孔和四个异形沉孔;其中两个异形沉孔位于和增压器接头主体相邻的一端,另两个异形沉孔各被围在九个圆形沉孔间,沉孔的深度为2毫米。本优选方案,沉孔的结构和分布合理,有利于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作为优选,增压器接头主体的自由端面凸出在增压器连接法兰的相应表面外。安装时,增压器接头主体的自由端面先插入增压器相应的构件内孔内,然后再用螺栓螺母把增压器连接法兰和增压器连接在一起,有利于提高连接安装的速度。作为优选,增压器连接法兰设有两个连接通孔和一个与线束卡相连的线束卡连接通孔。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弯管主体的中心线为弧线,进入弯管主体内的气体就会和弯管主体的内壁发生碰撞,可以大大提高进入弯管主体内的气体与设于弯管主体内的沉孔的相互碰撞作用;增压器接头主体弯管主体、中间连接体、密封圈四者的孔径从小逐段变大,从而流速逐段降低,这样的碰撞和流速变化,都有利于大大提高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主视示意图;图3:A-A剖视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5:B-B剖视示意图;图中:弯管主体1、沉孔1.1、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1.2、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1.3、增压器接头2、增压器接头主体2.1、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2.3、增压器连接法兰2.4、连接通孔2.41、线束卡连接通孔2.42、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2.5、出气室接头3、出气室接头主体3.1、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中间连接体3.3、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3.4、出气室定位挡墙3.5、加强筋3,6、密封圈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弯管主体1、增压器接头2、出气室接头3、密封圈4;弯管主体1、增压器接头2、出气室接头3均为PA66+GF35【即尼龙双六35玻纤】制件,且均为一体结构;弯管主体1内设有若干沉孔1.1;弯管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和增压器接头2相连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1.2、若干用于和出气室接头3相连的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1.3;增压器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弯管主体(1)、增压器接头(2)、出气室接头(3)、密封圈(4);弯管主体(1)、增压器接头(2)、出气室接头(3)均为PA66+GF35制件,且均为一体结构;/n弯管主体(1)内设有若干沉孔(1.1);弯管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和增压器接头(2)相连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1.2)、若干用于和出气室接头(3)相连的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1.3);/n增压器接头(2)包括增压器接头主体(2.1)、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2.3)、增压器连接法兰(2.4)、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2.5);增压器连接法兰(2.4)和增压器接头主体(2.1)、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同时相连;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2.3)和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相连且设在靠出气室接头(3)接头的一侧;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2.5)和相应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1.2)贴连;/n出气室接头(3)包括出气室接头主体(3.1)、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中间连接体(3.3)、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3.4);中间连接体(3.3)的两端分别和出气室接头主体(3.1)与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相连的;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上设有和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1.3)贴连的出气室定位挡墙(3.5);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3.4)和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中间连接体(3.3)同时相连;/n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2.3)和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3.4)熔融相连;/n密封圈(4)设在出气室接头主体(3.1)的中心孔内;/n增压器接头主体(2.1)、弯管主体(1)、中间连接体(3.3)、密封圈(4)四者的孔径从小逐段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进气转接头中的消音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弯管主体(1)、增压器接头(2)、出气室接头(3)、密封圈(4);弯管主体(1)、增压器接头(2)、出气室接头(3)均为PA66+GF35制件,且均为一体结构;
弯管主体(1)内设有若干沉孔(1.1);弯管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和增压器接头(2)相连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1.2)、若干用于和出气室接头(3)相连的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1.3);
增压器接头(2)包括增压器接头主体(2.1)、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2.3)、增压器连接法兰(2.4)、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2.5);增压器连接法兰(2.4)和增压器接头主体(2.1)、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同时相连;增压器接头中间法兰(2.3)和增压器接头连接主体(2.2)相连且设在靠出气室接头(3)接头的一侧;增压器弯管主体定位挡墙(2.5)和相应的增压器定位连接凸壁(1.2)贴连;
出气室接头(3)包括出气室接头主体(3.1)、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中间连接体(3.3)、出气室接头中间法兰(3.4);中间连接体(3.3)的两端分别和出气室接头主体(3.1)与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相连的;出气室接头连接主体(3.2)上设有和出气室定位连接凸壁(1.3)贴连的出气室定位挡墙(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蔡炳芳饶聪超茅锦鑫孙擎洲
申请(专利权)人: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