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
技术介绍
车门的限位装置是为了防止在车门打开时,因外力导致意外关闭而设计的,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工程车均由轻型客车改装而成,工程车的后门为截短式后背双开门。由于工程车在使用时需从后门装卸货物,常有外力导致车门不能固定,影响工作,因此需要限位结构使后背门在打开时固定在一定位置,但客车原有的限位结构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无法装配在改装后的截短式后背双开门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旨在解决现有的截短式后背双开门没有合适的限位结构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用在对开式的车门上,用以连接车身与所述车门以定位所述车门的开启角度,所述车门限位支撑杆包括支撑杆本体,所述支撑杆本体包括:外套杆,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其中之一,另一端设有连接管;内套杆,所述内套杆的一端设有挂靠部,另一端设有伸缩部,所述挂靠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其中另一,所述伸缩部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管而具有所述外套杆的轴向上的活动行程;以及,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部和配合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伸缩部,以使得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互相定位配合时,所述内套杆相对所述外套杆的位置固定。可选地,所述伸缩部的侧壁上开设安装槽,所述配合部弹性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在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向槽口的方向上伸缩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用在对开式的车门上,用以连接车身与所述车门以定位所述车门的开启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限位支撑杆包括支撑杆本体,所述支撑杆本体包括:/n外套杆,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其中之一,另一端设有连接管;/n内套杆,所述内套杆的一端设有挂靠部,另一端设有伸缩部,所述挂靠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其中另一,所述伸缩部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管而具有所述外套杆的轴向上的活动行程;以及,/n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部和配合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伸缩部,以使得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互相定位配合时,所述内套杆相对所述外套杆的位置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用在对开式的车门上,用以连接车身与所述车门以定位所述车门的开启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限位支撑杆包括支撑杆本体,所述支撑杆本体包括:
外套杆,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其中之一,另一端设有连接管;
内套杆,所述内套杆的一端设有挂靠部,另一端设有伸缩部,所述挂靠部连接于所述车身或所述车门其中另一,所述伸缩部活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管而具有所述外套杆的轴向上的活动行程;以及,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定位部和配合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分设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伸缩部,以使得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互相定位配合时,所述内套杆相对所述外套杆的位置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的侧壁上开设安装槽,所述配合部弹性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在自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向槽口的方向上伸缩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多个通孔,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外套杆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弹簧以及销柱,所述销柱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销柱与所述通孔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柱的顶部呈半球型,且在所述第一弹簧为初始长度时,所述顶部部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内侧管壁上开设沿所述轴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伸缩部的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条形槽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限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闭合形成底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玉华,何敬梅,何浪,杨大芝,刘春来,刘玉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