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899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包括:分解炉,回转窑,连接回转窑窑头与分解炉的三次风管,以及与三次风管呈倾角布置的一微型回转窑,微型回转窑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三次风管,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分解炉,微型回转炉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一端,高于连通所述分解炉的一端;微型回转窑,在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第一管路,设置废弃物加注口,第一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预热器连通,使预热器中的热生料通过第三管路分流至所述微型回转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并提高废弃物的加注量,并且能够避免微型回转窑以及管路内结焦堵塞。

A device for disposal of waste by preheating raw meal in rotary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协同废弃物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随之出现了环境不断受到污染的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非常脆弱,为了保护环境,人们采取了对污染物的排放业进行限制。与此同时,对于污染物的处理人们也在不断努力。水泥生产的窑炉,在回转窑高温煅烧熟料的过程中,具有高温强氧化碱性环境,高温强氧化碱性环境为一些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提供了绝佳的处理条件。当前,人们已经广泛开展利用水泥窑炉来协同处置废弃物,例如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城市和工业污泥、受污染土壤等固体废物。但是,废弃物的加注一般采用SMP(Shredding-Mixing-Pumping,破碎-混合-泵送系统)、生料预配料、窑头喷入、分解炉投入等方式加入,加注量受控于加注口大小和局部小区域加入量的限制。但是,现有技术的多种方式,不论从窑头喷入废弃物,还是在分解炉中加入废弃物,其均存在着以下缺陷。例如,从窑头喷入废弃物或分解炉加入废弃物,在窑头或者分解炉中或存在吸热过多,或存在放热过多,导致废弃物处量受到限制。而且,当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下,需要对水泥窑炉关闭来进行检查维修,造成对水泥窑炉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在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置,提高废弃物处置量的同时,保证水泥窑炉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解炉,回转窑,连接回转窑窑头与分解炉的三次风管,以及与所述三次风管呈倾角布置的一微型回转窑,所述微型回转窑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三次风管,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分解炉,所述微型回转窑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一端,高于连通所述分解炉的一端;所述微型回转窑,在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第一管路,设置废弃物加注口,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预热器连通,使预热器中的热生料通过第三管路分流至所述微型回转窑。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预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旋风器连通。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第一调控闸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二管路上设置第二调控闸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三次风管上设置第三调控闸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废弃物加注口设置废弃物加注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管路加注废弃物。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三次风管的高温热风,由第一管路引入至微型回转窑;热生料通过第三管路分流至微型回转窑;废弃物由废弃物加注口引入所述微型回转窑;废弃物在所述微型回转窑中高温分解后,由第二管路排放至分解炉。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调控闸板控制高温热风引入微型回转窑。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调控闸板控制排放至分解炉的分解后的废弃物。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及处置方法,在临近窑尾分解炉附近的三次风管并列布置微型回转窑,利用三次风管内为含有氧气的高温热风引入到微型回转窑进行,对加注到微型回转窑的废弃物进行处置,在减小对水泥窑炉运行影响的前提下,能够增加废弃物的加注量。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及处置方法,实现在水泥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便捷安全的增加处置量,当有意外情况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的关闭系统,不对现有水泥窑系统造成影响的配套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及处置方法,全部装置无环保和特殊限制,完全适合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工业生产场合。使用便捷,安全可靠,可以减少分解炉炉容压力,加大废弃物热分解交换时间,提升废弃物处置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及处置方法,可根据工厂需要随时投入使用;在生产线停产的时候安装,无需更改已有的生产系统,不影响正常生产。本技术提供的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及处置方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占地面积小,对现有装备改造量极小,改造方便,极大地方便企业使用。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本技术采用与三次风管呈倾角布置的微型回转窑,微型回转窑一端的第一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预热器连通,使热生料分流至微型回转窑,预先在微型回转窑内管道底层铺设热生料粉,形成底部热生料垫层,使后续废弃物落在热生料之上,不与微型回转窑内管道底层直接接触,减少结焦堵塞的可能。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熟料煅烧的的水泥窑炉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为了对本技术的内容作出清晰的阐释,首先对水泥窑炉系统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水泥熟料煅烧的的水泥窑炉结构示意图,水泥窑炉生产水泥熟料过程中,在回转窑200的窑头201点火,上千度的高温热风经回转窑200的窑尾202至预热器100上行至高温风机排出。生料经喂料计量,进入预热器与高温热风热交换成热生料,预热器100内生料与高温热风经过多个旋风器(C1、C2、C3、C4、C5)预热进行热交换后,生料预热成热生料。热生料进入到分解炉203与三次风管204引入的高温热风热交换,送入至回转窑200,热生料经回转窑200煅烧形成熟料,进入篦冷机冷却后排出。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高温热风在回转窑200的窑头201温度高达1450℃(第一把火),回转窑200的窑尾202温度高达1100℃(第二把火),三次风管204引入至分解炉203的温度高达950℃(第三把火)。高温热风经过预热器100后温度将为300℃左右由高温风机排出。回转窑水泥制造行业必不可少的主要装备。水泥窑所具备的高温强氧化碱性环境为协同处置危废等废弃物提供了绝佳条件。现有技术中为了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危废等废弃物,通常直接在窑头201或者窑尾2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分解炉,回转窑,连接回转窑窑头与分解炉的三次风管,以及/n与所述三次风管呈倾角布置的一微型回转窑,所述微型回转窑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三次风管,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分解炉,所述微型回转窑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一端,高于连通所述分解炉的一端;/n所述微型回转窑,在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第一管路,设置废弃物加注口,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预热器连通,使预热器中的热生料通过第三管路分流至所述微型回转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分解炉,回转窑,连接回转窑窑头与分解炉的三次风管,以及
与所述三次风管呈倾角布置的一微型回转窑,所述微型回转窑一端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三次风管,另一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分解炉,所述微型回转窑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一端,高于连通所述分解炉的一端;
所述微型回转窑,在连通所述三次风管的第一管路,设置废弃物加注口,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三管路与预热器连通,使预热器中的热生料通过第三管路分流至所述微型回转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回转窑预加热生料处置废弃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悦王军丰德新王图强陈文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