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9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包括横墙、纵墙、顶板、矩形钢板、加劲肋、横墙凹槽、顶板凹槽、横墙外伸筋、横向连接架、螺母A、纵墙预留孔洞、纵墙外伸筋、矩形钢板预留孔洞、螺母B,所述横墙侧面中部设有一通长横墙凹槽,横墙凹槽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横向外伸筋,加劲肋沿纵墙正面一端自下而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可靠、整体性好、防止侧移、降低资源损耗、简化施工、大量缩短工期;节约模板,安装方便,构件可反复拆卸,循环利用,施工过程中不影隧道使用,推动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地下产业化发展进程。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urban underground inter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下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地下商场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国外城市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包括横墙(1)、纵墙(2)、顶板(3)、矩形钢板(4)、加劲肋(5)、横墙凹槽(6)、顶板凹槽(7)、横墙外伸筋(8)、横向连接架(9)、螺母A(10)、纵墙预留孔洞(11)、纵墙外伸筋(12)、矩形钢板预留孔洞(13)、螺母B(1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墙(1)侧面中部设有一通长横墙凹槽(6),横墙凹槽(6)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横墙外伸筋(8),加劲肋(5)沿纵墙(2)正面一端自下而上设置,加劲肋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纵墙预留孔洞(11),在纵墙(2)内部每个纵墙预留孔洞(11)对应一个横向连接架(9),纵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地下交叉路口连接结构,包括横墙(1)、纵墙(2)、顶板(3)、矩形钢板(4)、加劲肋(5)、横墙凹槽(6)、顶板凹槽(7)、横墙外伸筋(8)、横向连接架(9)、螺母A(10)、纵墙预留孔洞(11)、纵墙外伸筋(12)、矩形钢板预留孔洞(13)、螺母B(14),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墙(1)侧面中部设有一通长横墙凹槽(6),横墙凹槽(6)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横墙外伸筋(8),加劲肋(5)沿纵墙(2)正面一端自下而上设置,加劲肋两边截面自上而下每隔50cm-80cm设置一个纵墙预留孔洞(11),在纵墙(2)内部每个纵墙预留孔洞(11)对应一个横向连接架(9),纵墙(2)顶部设有纵墙外伸筋(12),纵墙外伸筋(12)设置在加劲肋(5)顶部与纵墙(2)顶部之间,加劲肋(5)插入横墙凹槽(6)中,横墙外伸筋(8)通过纵墙预留孔洞(11)插入纵墙(2)内部横向连接架(9)中,并采用螺母A(10)安装紧固,顶板(3)距离边部30cm处设有顶板凹槽(7),将顶板(3)先顶升再垂直放下,顶板凹槽(7)放入纵墙(2),顶板(3)底部与横墙(1)顶部相接,顶板凹槽(7)顶部与纵墙(2)顶部相接,用矩形钢板(4)在顶板(3)与纵墙(2)平齐处封闭,矩形钢板(4)设有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步友滨王颖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