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9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再利用和综合管廊防水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大雨时作为排水装置使用,在雨后用作灌溉,使雨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降低,减少对地下水影响,缓解城市内涝,实现海绵城市功能,对地表降水进行过滤和疏导,对综合管廊所处土体中所含水进行收集与循环可避免廊体外围蓄水、廊体内部渗水、漏水等对廊体造成损害,间接延长廊体使用寿命,可在土体内形成地下水的自循环,解决了现有地下管廊防水和防腐蚀建设问题,降低地下管廊使用后期维修费用,避免因漏水和腐蚀造成地下管廊使用寿命缩短,延长使用寿命,有效解决综合管廊取水、用水等问题,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comprehensive pipe gallery in sponge city eco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雨水再利用和综合管廊防水建设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污染物堆积,使得路面雨水中持有大量的污染物,在一些路面径流的研究表明,初期30%雨水径流中的污染负荷占整场降雨污染的70%,因此,初期雨水的截留与处理可有效控制径流带来的水体污染。目前,国内外对于雨水污染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措施,国外大多是将雨水直接收集起来再利用,国内是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污水处理厂,忽略了污水处理厂除污容量有限,多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因此,有必要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雨水收集与截污治理系统,将降雨初期雨水分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沙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马路(1)、金属去除剂装置(2)、渗水混凝土层(3)、碎石层(4)、人行道透水地砖(5)、进水口(6)、透水砂层(7)、防水铺装层(8)、过滤净化装置(9)、出水口(10)、夯实土层(11)、草坪绿化带(12)、种植土层(13)、调蓄储水池(14)、水泵(15)、抽水管(16)、洁净水储存装置(17)、联通管(18)、回填土层(19)、开关(20)、综合管廊体(21)和防腐蚀层(22),其特征在于:/n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中,道路结构从左至右依次包括马路(1)、人行道透水地砖(5)、草坪绿化带(12)和调蓄储水池(14),在马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马路(1)、金属去除剂装置(2)、渗水混凝土层(3)、碎石层(4)、人行道透水地砖(5)、进水口(6)、透水砂层(7)、防水铺装层(8)、过滤净化装置(9)、出水口(10)、夯实土层(11)、草坪绿化带(12)、种植土层(13)、调蓄储水池(14)、水泵(15)、抽水管(16)、洁净水储存装置(17)、联通管(18)、回填土层(19)、开关(20)、综合管廊体(21)和防腐蚀层(22),其特征在于: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中,道路结构从左至右依次包括马路(1)、人行道透水地砖(5)、草坪绿化带(12)和调蓄储水池(14),在马路(1)靠近人行道透水地砖(5)的一侧设置有金属去除剂装置(2),金属去除剂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6),金属去除剂装置(2)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的另一端设置在透水砂层(7)之中,在人行道透水地砖(5)的下方设置渗水混凝土层(3),草坪绿化带(12)的下方设置种植土层(13),在渗水混凝土层(3)和种植土层(13)的下方设置碎石层(4),在碎石层(4)的下方设置透水砂层(7),在透水砂层(7)的下方设置夯实土层(11),在透水砂层(7)和夯实土层(11)相接的位置设置防水铺装层(8),在透水砂层(7)的下方中央处设置过滤净化装置(9),在夯实土层(11)的下方设置若干洁净水储存装置(17)和综合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