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40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绝缘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底部与电机的底部螺接,所述基座内前侧与轴承座的前侧螺接,所述轴承座位于电机的右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中部与第三转轴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后端均与第一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该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通过电机带动推板进行角度变换,使得绝缘子坯件转移的劳动强度较低,通过推板和转运架的配合,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方便,且便于控制绝缘子坯件的输送速度,通过转运架和泥段盒的配合,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稳定,且提高了绝缘子坯件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

A transfer structure for insulator blank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
本技术涉及绝缘子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
技术介绍
绝缘子是安装在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地电位构件之间的器件,能够耐受电压和机械应力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起初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绝缘子的加工过程包括泥料的准备、加工成型、干燥、烧成以及装配几个阶段。一般的绝缘子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周转箱将绝缘子坯件进行转移。目前市场上的绝缘子坯件的转移劳动强度较大,且绝缘子坯件的保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绝缘子坯件的转移劳动强度较大,且绝缘子坯件的保护性较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底部与电机的底部螺接,所述基座内前侧与轴承座的前侧螺接,所述轴承座位于电机的右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中部与第三转轴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后端均与第一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第二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与连接轴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分别与连接板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推板,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道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道分别与转运架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所述转运架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组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隔板,两组所述隔板的底部分别与托板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隔板对称分布,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泥段盒,所述泥段盒的右侧与卡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连接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长度与两组滑道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托板的宽度略大于两组隔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托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道开设有滑槽,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连接座之间的距离与泥段盒的宽度相适配,所述连接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连接座和卡块的高度均等于泥段盒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垫脚,垫脚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所述基座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矩形避让孔,避让孔的高度略大于第二连杆的高度,避让孔的长度略小于基座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每两组所述推板之间的距离均略大于泥段盒的长度,所述推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优选的,所述泥段盒为矩形,所述泥段盒开设有矩形泥段槽,所述泥段槽的顶部设置有透明保护盖。(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通过电机带动推板进行角度变换,使得绝缘子坯件转移的劳动强度较低,通过推板和转运架的配合,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方便,且便于控制绝缘子坯件的输送速度,通过转运架和泥段盒的配合,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稳定,且提高了绝缘子坯件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2、该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通过泥段盒顶部设置有保护盖,提高了绝缘子坯件转移的安全性,通过转运架设置有连接座和隔板,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稳定,通过基座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避让孔,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运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电机;3、第一转轴;4、第一连杆;5、第二转轴;6、第二连杆;7、连接轴;8、轴承座;9、第三转轴;10、滑槽;11、连接板;12、推板;13、滑道;14、转运架;1401、托板;1402、连接座;1403、隔板;15、泥段盒;16、卡块;17、泥段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组垫脚,垫脚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基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矩形避让孔,避让孔的高度略大于第二连杆6的高度,避让孔的长度略小于基座1的宽度,通过基座1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避让孔,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方便,基座1内底部与电机2的底部螺接,基座1内前侧与轴承座8的前侧螺接,轴承座8位于电机2的右侧,电机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的前端固定连接,轴承座8的中部与第三转轴9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3和第三转轴9的后端均与第一连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4的顶端与第二转轴5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5的后端与第二连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6的顶端与连接轴7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连接轴7的后端分别与连接板11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连接板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推板12,通过电机2带动推板12进行角度变换,使得绝缘子坯件转移的劳动强度较低,每两组推板12之间的距离均略大于泥段盒15的长度,推板1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推板12的下表面与连接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基座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道13固定连接,两组滑道13分别与转运架14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转运架14包括托板1401,托板1401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组连接座140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座1402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隔板1403,通过转运架14设置有连接座1402和隔板1403,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稳定,两组隔板1403的底部分别与托板1401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托板1401的长度与两组滑道13之间的距离相等,托板1401的宽度略大于两组隔板1403之间的距离,托板140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滑块,滑道13开设有滑槽10,滑块与滑道13滑动连接,两组隔板1403对称分布,通过推板12和转运架14的配合,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方便,且便于控制绝缘子坯件的输送速度,托板1401的上表面设置有泥段盒15,泥段盒15为矩形,泥段盒15开设有矩形泥段槽17,泥段槽17的顶部设置有透明保护盖,泥段盒15的右侧与卡块16的左侧固定连接,卡块16与连接座1402滑动连接,两组连接座1402之间的距离与泥段盒15的宽度相适配,连接座1402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卡块16相适配的卡槽,连接座1402和卡块16的高度均等于泥段盒15的高度,通过转运架14和泥段盒15的配合,使得绝缘子坯件的转移较为稳定,且提高了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底部与电机(2)的底部螺接,所述基座(1)内前侧与轴承座(8)的前侧螺接,所述轴承座(8)位于电机(2)的右侧,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8)的中部与第三转轴(9)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三转轴(9)的后端均与第一连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的顶端与第二转轴(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的后端与第二连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的顶端与连接轴(7)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7)的后端分别与连接板(11)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推板(12),所述推板(12)的下表面与连接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道(1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道(13)分别与转运架(14)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所述转运架(14)包括托板(1401),所述托板(1401)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组连接座(1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402)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隔板(1403),两组所述隔板(1403)的底部分别与托板(1401)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隔板(1403)对称分布,所述托板(1401)的上表面设置有泥段盒(15),所述泥段盒(15)的右侧与卡块(1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6)与连接座(1402)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子坯件成型用转移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底部与电机(2)的底部螺接,所述基座(1)内前侧与轴承座(8)的前侧螺接,所述轴承座(8)位于电机(2)的右侧,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8)的中部与第三转轴(9)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三转轴(9)的后端均与第一连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的顶端与第二转轴(5)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的后端与第二连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的顶端与连接轴(7)的前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7)的后端分别与连接板(11)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推板(12),所述推板(12)的下表面与连接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道(1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道(13)分别与转运架(14)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所述转运架(14)包括托板(1401),所述托板(1401)上表面的中部分别与两组连接座(140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402)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隔板(1403),两组所述隔板(1403)的底部分别与托板(1401)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隔板(1403)对称分布,所述托板(1401)的上表面设置有泥段盒(15),所述泥段盒(15)的右侧与卡块(1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6)与连接座(1402)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虹王芬芬王十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赛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