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24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包括划线器,所述划线器的底部设置有上杆,所述上杆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固定连接有下杆,所述上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上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划线器的底部设置有上杆,上杆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固定连接有下杆,使用时,用粉笔沿上杆的顶部、上杆的底部、下杆的顶部和下杆的底部画四线,就完成了英语划线,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给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实现了一次划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
本技术属于教学用具
,具体为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
技术介绍
教学用具是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使用的各类器具及教师授课时使用的用具的总称,教具简称,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一般分普通教具、特殊教具、幼儿教具三类。然而现有的英语教学用划线器,首先,操作步骤繁琐,有的依靠三角尺划线,但是消耗时间,无法实现一次划线,其次,现有的英语教学用划线器,结构复杂,无法折叠,不具有便携性,最后,现有的英语教学用划线器,虽然可以画出三格四线,但是不具有稳定性,无法避免划线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实现一次划线、不具有便携性和无法避免划线倾斜的问题,提供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包括划线器,所述划线器的底部设置有上杆,所述上杆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固定连接有下杆,所述上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上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转杆远离第一插轴的一端通过第三插轴转动连接有对齐杆,所述对齐杆远离第三插轴的一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其中,所述第一插轴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上杆和连杆之间。其中,所述上杆与下杆竖直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上杆的宽度等于下杆的宽度等于上杆与下杆之间间距。其中,所述连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杆分别位于上杆的外部两侧。其中,所述连杆与第一插轴之间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对齐杆的宽度等于限位杆的宽度等于二分之一转杆的宽度。其中,所述转杆的靠近第三插轴的一端为缺角式结构,且转杆的顶端与对齐杆的顶端对齐。其中,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的一端配合使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划线器的底部设置有上杆,上杆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固定连接有下杆,使用时,用粉笔沿上杆的顶部、上杆的底部、下杆的顶部和下杆的底部画四线,就完成了英语划线,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给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实现了一次划线。2、本技术中,连杆与第一插轴之间通过扭簧转轴转动连接,上杆的一端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转杆,上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轴转动连接有限位杆,使用时,将划线器打开,下杆沿扭簧转轴转动至上杆正下方,将限位杆沿第一插轴转动,将转杆沿第一插轴转动,收起时,直接利用第一插轴、第二插轴和第三插轴折叠即可,方便快捷,便于携带。3、本技术中,转杆远离第一插轴的一端通过第三插轴转动连接有对齐杆,对齐杆远离第三插轴的一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转杆的靠近第三插轴的一端为缺角式结构,且转杆的顶端与对齐杆的顶端对齐,限位槽与限位杆的一端配合使用,使用时,对齐杆沿第三插轴转动至水平,将限位杆远离第一插轴的一端插进对齐杆的限位槽中,然后将划线器的对齐杆与黑板顶部对齐,进而避免了划线倾斜,大大提高了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左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右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俯视折叠示意图。图中标记:1、划线器;2、上杆;3、下杆;4、连杆;5、限位环;6、第一插轴;7、第二插轴;8、扭簧转轴;9、转杆;10、第三插轴;11、对齐杆;12、限位槽;13、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包括划线器1,划线器1的底部设置有上杆2,上杆2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连杆4,连杆4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7固定连接有下杆3,上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转杆9,上杆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的设置,使得划线器1使用时更具有稳定性,转杆9远离第一插轴6的一端通过第三插轴10转动连接有对齐杆11,对齐杆11远离第三插轴10的一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2,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一插轴6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且限位环5位于上杆2和连杆4之间,限位环5的设置,提高了划线器1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上杆2与下杆3竖直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上杆2的宽度等于下杆3的宽度等于上杆2与下杆3之间间距,利用间距和宽度,使得结构更加简单,更具有便携性。进一步的,连杆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杆4分别位于上杆2的外部两侧,提高了划线器1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连杆4与第一插轴6之间通过扭簧转轴8转动连接,扭簧转轴8的设置,使得划线器1便于折叠,大大提高了实用性。进一步的,对齐杆11的宽度等于限位杆13的宽度等于二分之一转杆9的宽度,不仅提高了划线器1的美观,更加节约折叠空间,提高了便携性。进一步的,转杆9的靠近第三插轴10的一端为缺角式结构,且转杆9的顶端与对齐杆11的顶端对齐,便于稳定的划线的同时,提高了美观性。进一步的,限位槽12与限位杆13的一端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划线器1划线时的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划线器1打开,下杆3沿扭簧转轴8转动至上杆1正下方,将限位杆13沿第一插轴6转动,将转杆9沿第一插轴6转动,同时对齐杆11沿第三插轴10转动至水平,将限位杆13远离第一插轴6的一端插进对齐杆11的限位槽12中,然后将划线器1的对齐杆11与黑板顶部对齐,用粉笔沿上杆2的顶部、上杆2的底部、下杆3的顶部和下杆3的底部画四线,就完成了英语划线,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给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包括划线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器(1)的底部设置有上杆(2),所述上杆(2)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7)固定连接有下杆(3),所述上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上杆(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转杆(9)远离第一插轴(6)的一端通过第三插轴(10)转动连接有对齐杆(11),所述对齐杆(11)远离第三插轴(10)的一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包括划线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器(1)的底部设置有上杆(2),所述上杆(2)外部两侧均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连杆(4),所述连杆(4)的底部通过第二插轴(7)固定连接有下杆(3),所述上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上杆(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插轴(6)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转杆(9)远离第一插轴(6)的一端通过第三插轴(10)转动连接有对齐杆(11),所述对齐杆(11)远离第三插轴(10)的一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轴(6)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且限位环(5)位于上杆(2)和连杆(4)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英语教学用划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2)与下杆(3)竖直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上杆(2)的宽度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豫吕翔李梦怡姜雁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