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362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还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多个放置盒、直线位移组件、多个放置架,第一固定杆沿竖向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第二固定杆沿滑动连接于底座上,第二固定杆能沿靠近第一固定杆的方向滑动,多个放置盒均置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多个放置盒均沿第一固定杆的轴向均匀分布,放置盒的上部开口,各活动套均通过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直线位移组件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固定部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且移动部与其中一活动套固定连接,多个放置架一一对应的转动连接于各放置盒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不同位置的幼苗均匀被阳光照射,从而提高幼苗的生长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幼苗培育,特别涉及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对大量幼苗进行培育时,通常会使用层叠式的培育架进行幼苗的培养,培育架会设立于培育室靠近向阳的落地式玻璃窗一侧,以保证阳光的照射,培育架通常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上方会设置有支架,两个支架之间固定多层用以放置幼苗的层架板,每层层架板上均会排列放置有多个具有培育袋的培育杯,幼苗通过放置于培育杯内实现培育,培育架具有立体化管理以及空间节省等优点,其中培育架对应各层架板上还会设置用于给幼苗浇灌的浇灌设备,浇灌设备通常会设置于各培育杯的上方,以保证幼苗在照射阳光的基础上补充水分,促进幼苗的生长同时避免幼苗缺水。

2、然而现有的森林培育架位置均较为固定,当在对大量的幼苗进行培养时,很难兼顾每个幼苗都被阳光照射,尤其是在夏季正午,太阳光与地平面夹角较大时,培育架的阴面一侧,上方的层架板总会遮挡下层的部分层架板,并且当浇灌设备与幼苗间距较近时,被遮挡部分的幼苗始终难以照射到阳光,最终导致幼苗的生长状况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4)呈圆形的盒体,所述放置架(8)包括转动体(81),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盒(4)的中部,所述转动体(81)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多组架杆(82),所述架杆包括两个杆件(821),所述培育杯(9)置于两个杆件(821)之间,所述杆件(821)上开设有卡槽(8211),所述培育杯(9)通过卡接件(91)卡接于所述卡槽(8211)内,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体(81)旋转的驱动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4)呈圆形的盒体,所述放置架(8)包括转动体(81),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盒(4)的中部,所述转动体(81)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多组架杆(82),所述架杆包括两个杆件(821),所述培育杯(9)置于两个杆件(821)之间,所述杆件(821)上开设有卡槽(8211),所述培育杯(9)通过卡接件(91)卡接于所述卡槽(8211)内,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体(81)旋转的驱动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杆(3)的底部开设有移动槽(1001),所述移动槽(100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杆(2),所述移动槽(1001)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002),所述第二固定杆(3)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1002)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杆(3)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2)方向移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块(1002)沿移动槽(1001)内滑动的驱动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木间作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耳块(11),其中一个所述耳块(11)通过第一铰支座(2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铰接,所述第一铰支座(21)中的铰链轴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另一个耳块(11)通过第二铰支座(31)与所述活动套(5)的外壁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支座(31)中的铰链轴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二固定杆(3)靠近第一固定杆(2)时,随着活动套(5)高度的抬升,所述放置盒(4)在和第二铰支座(31)的作用下绕着所述第一铰支座(21)的铰链轴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杨郑伟杨春玲杨乐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