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704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机架及其上的出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和钢管送料装置;装配装置包括堵头下料结构、分度卡盘、卡盘压板、扩孔冲头和装配冲头;分度卡盘上均匀设有四个卡口,其每次向前旋转90°,其上侧后部的卡口与上侧前部的卡口分别为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均沿左右向设置并由卡盘压板夹紧;两个扩孔冲头分别位于扩孔工位上的钢管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同轴;两个装配冲头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同轴;两个分度卡盘同步驱动,扩孔气缸和装配气缸同步驱动。可自动化实现堵头的装配,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和产品统一等优点。

An automatic assembly system of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果加工领域会用到大量的分选辊与传送辊,如申请号为CN201020230312.9的专利公开的分级排辊,如申请号为201410572573.1的专利公开的输送辊。在一台设备上最多可用到600根输送辊。一般的输送辊或分级排辊通常包括钢管及其两端的堵头,堵头具体为圆柱形结构,其周面上可设有一阶台阶,其内侧的台阶面插入钢管中,其外端圆心处设有转轴(其上有孔)。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在钢管上装配堵头,先通过扩孔锥插于钢管的一端,用锤敲击扩孔锥对钢管的一端进行扩孔;再在另一端按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孔。扩孔完成后,将堵头插于钢管的一端,用锤敲击堵头将堵头安装;再在另一端按同样的方式安装堵头。上述方式具有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和安装不能统一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可自动化实现堵头的装配,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和产品统一等优点。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架1及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出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和钢管送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左右对称设置,其包括堵头下料结构、固定并带动钢管2运动的分度卡盘13、分度卡盘13正上方并能上下运动的卡盘压板14和分度卡盘13上的钢管2外侧并能左右向运动的扩孔冲头9与装配冲头11;所述分度卡盘13沿左右向转动设于机架1上,其为圆形,其上均匀设有四个与钢管2配合的卡口,其每次向前旋转90°,其上侧后部的卡口与上侧前部的卡口分别为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所述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均沿左右向设置并由卡盘压板14夹紧;所述钢管送料装置将钢管2送至扩孔工位,所述扩孔工位上的钢管2由分度卡盘13带动至装配工位,所述出料装置位于分度卡盘13相邻前方用于接收从装配工位分离出的钢管2;两个扩孔冲头9分别位于扩孔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2同轴并分别由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扩孔气缸10驱动相向运动将钢管2的左右两端扩孔;两个装配冲头11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2同轴并分别由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装配气缸12驱动相向运动将堵头3顶压在钢管2上;两个分度卡盘13同步驱动,所述扩孔气缸10和装配气缸12同步驱动;两个堵头下料结构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与对应侧的装配冲头11之间用于分别将两个堵头3送至钢管2左右两端的相邻外侧且与钢管2同轴。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管送料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机架1上的钢管下料斗4、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上的至少两根钢管滚动梁6、钢管滚动梁6相邻上方并能前后向推顶其上钢管2的推顶块7和机架1上用于驱动推顶块7前后运动的推顶气缸8;所述钢管下料斗4沿左右向设置,其上部为上敞口的锥斗,其下部为仅能让一根钢管2通过的第一矩形管;所述钢管滚动梁6位于钢管下料斗4下方且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管2的直径,其上侧与扩孔工位平齐;所述推顶块7的前侧为与钢管2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推顶气缸10沿前后向设置。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管滚动梁6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度卡盘13的外侧,其上位于第一矩形管的正下方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矩形管底端的前后两侧沿前后向设有导向翼板。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出料装置包括沿左右向设于分度卡盘13相邻前方的出料顶杆22和出料顶杆22前侧沿前后向斜向下设置的出料斜面,所述出料顶杆22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所述出料斜面由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根出料斜杆21构成;所述出料顶杆22和出料斜杆21均设于机架1上。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扩孔冲头9的内端设有内小外大的扩孔锥;所述装配冲头11为圆柱形结构,其内端同轴设有与堵头3上的转轴配合的插针;所述插针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同轴且能插入堵头3上的转轴中。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机架1同侧的装配气缸12与扩孔气缸10前后并排设置;所述机架1中部设有驱动轴和分度气缸,所述驱动轴沿左右向设置且由分度气缸驱动旋转,两个分度卡盘13均同轴固定在驱动轴上且其上的卡口位置相同。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架1上部且位于分度卡盘13正上方沿竖直方向设有压板气缸15,所述卡盘压板14为与分度卡盘13配合的圆弧形板,所述圆弧形板设于压板气缸15的伸缩杆的下端,其覆盖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其圆心角大于90°。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堵头下料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机架1上的堵头下料斗5、堵头下料斗5正下方且沿左右向设置的定位支撑槽20、堵头下料斗5底端前侧或后侧并能夹紧堵头3的放料顶块、驱动放料顶块前后运动的放料气缸16、定位支撑槽20内侧并能上下运动的升降支撑块23和驱动升降支撑块23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17;所述堵头下料斗5沿左右向设置,其上部为上敞口的锥斗,其下部为仅能让一个堵头3通过的第二矩形管;所述第二矩形管的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供堵头3的转轴穿出的条形开口;所述定位支撑槽20为与堵头3的外侧台阶面配合的圆弧形槽且其内侧设有供升降支撑块23上下运动的空间;所述升降支撑块23的上侧上沿左右向设有与堵头3的内侧台阶面配合的圆弧形槽,其由升降气缸17驱动上升至与堵头3的内侧台阶面平齐,其由升降气缸17驱动下降至堵头3的外侧台阶面的下方。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分度卡盘13的内侧沿其径向滑动设有与四个卡口配合的四个卡爪18,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分度卡盘13内侧设有驱动卡爪18抓紧与放开钢管2的凸轮19;所述卡爪18与分度卡盘13之间设有驱动其朝向分度卡盘13圆心运动的弹性部件,其靠近凸轮19的一端沿左右向转动设有滚轮,其另一端设有与卡口配合的弧形爪;所述卡爪18的内端通过滚轮沿凸轮19运动,其转动至凸轮19上侧时将对应卡口中的钢管2抓紧,其转动至凸轮19下侧时将对应卡口中的钢管2放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对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同时进行扩孔与装配动作,即可同时进行四个动作且连续无间断,除了钢管上料和堵头上料需要人工参与,其他过程均不需要人工参与。综上,该系统可自动化实现堵头的装配,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效率高、同心度好和产品质量统一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的侧视图;图4是升降支撑块在升起时与定位支撑槽和升降支撑块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升降支撑块在下降时与定位支撑槽和升降支撑块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钢管、3堵头、4钢管下料斗、5堵头下料斗、6钢管滑动梁、7推顶块、8推顶气缸、9扩孔冲头、10扩孔气缸、11装配冲头、12装配气缸、13分度卡盘、14卡盘压板、15压板气缸、16放料气缸、17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出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和钢管送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左右对称设置,其包括堵头下料结构、固定并带动钢管(2)运动的分度卡盘(13)、分度卡盘(13)正上方并能上下运动的卡盘压板(14)和分度卡盘(13)上的钢管(2)外侧并能左右向运动的扩孔冲头(9)与装配冲头(11);所述分度卡盘(13)沿左右向转动设于机架(1)上,其为圆形,其上均匀设有四个与钢管(2)配合的卡口,其每次向前旋转90°,其上侧后部的卡口与上侧前部的卡口分别为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所述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均沿左右向设置并由卡盘压板(14)夹紧;所述钢管送料装置将钢管(2)送至扩孔工位,所述扩孔工位上的钢管(2)由分度卡盘(13)带动至装配工位,所述出料装置位于分度卡盘(13)相邻前方用于接收从装配工位分离出的钢管(2);两个扩孔冲头(9)分别位于扩孔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2)同轴并分别由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扩孔气缸(10)驱动相向运动将钢管(2)的左右两端扩孔;两个装配冲头(11)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2)同轴并分别由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装配气缸(12)驱动相向运动将堵头(3)顶压在钢管(2)上;两个分度卡盘(13)同步驱动,所述扩孔气缸(10)和装配气缸(12)同步驱动;两个堵头下料结构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与对应侧的装配冲头(11)之间用于分别将两个堵头(3)送至钢管(2)左右两端的相邻外侧且与钢管(2)同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出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和钢管送料装置;两个装配装置左右对称设置,其包括堵头下料结构、固定并带动钢管(2)运动的分度卡盘(13)、分度卡盘(13)正上方并能上下运动的卡盘压板(14)和分度卡盘(13)上的钢管(2)外侧并能左右向运动的扩孔冲头(9)与装配冲头(11);所述分度卡盘(13)沿左右向转动设于机架(1)上,其为圆形,其上均匀设有四个与钢管(2)配合的卡口,其每次向前旋转90°,其上侧后部的卡口与上侧前部的卡口分别为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所述扩孔工位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均沿左右向设置并由卡盘压板(14)夹紧;所述钢管送料装置将钢管(2)送至扩孔工位,所述扩孔工位上的钢管(2)由分度卡盘(13)带动至装配工位,所述出料装置位于分度卡盘(13)相邻前方用于接收从装配工位分离出的钢管(2);两个扩孔冲头(9)分别位于扩孔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2)同轴并分别由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扩孔气缸(10)驱动相向运动将钢管(2)的左右两端扩孔;两个装配冲头(11)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且与钢管(2)同轴并分别由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个装配气缸(12)驱动相向运动将堵头(3)顶压在钢管(2)上;两个分度卡盘(13)同步驱动,所述扩孔气缸(10)和装配气缸(12)同步驱动;两个堵头下料结构分别位于装配工位上的钢管(2)的左右两侧与对应侧的装配冲头(11)之间用于分别将两个堵头(3)送至钢管(2)左右两端的相邻外侧且与钢管(2)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送料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机架(1)上的钢管下料斗(4)、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上的至少两根钢管滚动梁(6)、钢管滚动梁(6)相邻上方并能沿前后向推顶其上钢管(2)的推顶块(7)和机架(1)上用于驱动推顶块(7)前后运动的推顶气缸(8);所述钢管下料斗(4)沿左右向设置,其上部为上敞口的锥斗,其下部为仅能让一根钢管(2)通过的第一矩形管;所述钢管滚动梁(6)位于钢管下料斗(4)下方且之间的距离大于钢管(2)的直径,其上侧与扩孔工位平齐;所述推顶块(7)的前侧为与钢管(2)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推顶气缸(8)沿前后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滚动梁(6)的数量为两根且分别位于两个分度卡盘(13)的外侧,其上位于第一矩形管的正下方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矩形管底端的前后两侧沿前后向设有导向翼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头的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沿左右向设于分度卡盘(13)相邻前方的出料顶杆(22)和出料顶杆(22)前侧沿前后向斜向下设置的出料斜面,所述出料顶杆(22)由后至前斜向下设置;所述出料斜面由左右并排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易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国炬农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