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31648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以含有Ni和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主成分,且电荷转移电阻低,能够实现电池的高容量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含有Ni和Al的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主成分。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相对于除了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5mol%以上的Al,且颗粒中心部的Al浓度为3mol%以上。进而,在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或其附近,存在Al浓度为颗粒中心部的Al浓度的1.3倍以上的富Al区域。此外,复合氧化物颗粒包含相对于该颗粒的总摩尔量为0.04mol%以上的硫酸根离子。

Positive active substances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positive active substances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公开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构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通过将锂化合物与过渡金属氧化物进行混合并焙烧来合成。例如,专利文献1、2公开了一种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含镍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等铝化合物和氢氧化锂进行混合并焙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043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668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1、2所公开那样的以往的正极活性物质存在如下问题:因铝化合物的影响而导致电荷转移电阻增大,初始放电容量降低。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以含有Ni和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主成分,且电荷转移电阻低,能够实现电池的高容量化。本公开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为以含有Ni和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主成分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n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相对于除了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5mol%以上的Al,且颗粒中心部的Al浓度为3mol%以上,并且,在颗粒表面或表面附近具有Al浓度为颗粒中心部的Al浓度的1.3倍以上的富Al区域,/n相对于该颗粒的总摩尔量,包含0.04mol%以上的硫酸根离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7 JP 2017-145472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为以含有Ni和Al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作为主成分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相对于除了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量为5mol%以上的Al,且颗粒中心部的Al浓度为3mol%以上,并且,在颗粒表面或表面附近具有Al浓度为颗粒中心部的Al浓度的1.3倍以上的富Al区域,
相对于该颗粒的总摩尔量,包含0.04mol%以上的硫酸根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富Al区域形成于自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表面起2μm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含有Co、Mn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杤尾孝哉小笠原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