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和轮胎轮辋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45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33
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具有:充气轮胎,其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侧具备将帘线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螺旋带束层;以及吸音构件,其安装于充气轮胎的内周面,该吸音构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最外端部位于螺旋带束层的宽度尺寸(BW)的80%以上且100%以下的区域内,用于吸收在充气轮胎的内部产生的空腔共鸣声。

Pneumatic tire and tire rim assembly with sound absorption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和轮胎轮辋组装体
本公开涉及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和轮胎轮辋组装体。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7-16097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结构:在轮胎内表面配置表面为凹凸形状的海绵(消声体),来吸收空腔共鸣声。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上述的现有例那样的海绵也作为隔热材料发挥功能,因此在配置有海绵的部位,难以将在胎面内产生的热向充气轮胎的空腔内排散。此外,在上述的现有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的外周侧配置有所谓的交叉带束,该交叉带束是将用橡胶涂覆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根帘线而成的多张带束帘布构成为该帘线在相邻的帘布彼此之间互相交叉而成的。许多帘线的端部(也称为切断端、自由端)位于该带束帘布的帘布宽度方向两侧,在充气轮胎旋转而使胎面部相对于路面接触/分离时,帘线的端部容易移动。在一般道路上行驶时不特别成为问题,但若长时间进行高速行驶,则由于帘线的端部的移动而导致帘线端部附近即交叉带束的宽度方向端部附近的发热变大。另外,若在帘线的端部产生的热难以向充气轮胎的内部空间释放,则帘线的端部附近变为高温,存在发热耐久性下降的隐患。因而,考虑到帘线的端部附近换言之交叉带束层的端部附近的发热耐久性,不能在交叉带束层的端部附近配置海绵,为了提高吸音效果而增加海绵的量的做法存在限制。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空腔共鸣的同时确保发热耐久性的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和轮胎轮辋组装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第1技术方案的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具有:充气轮胎,其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侧具备将帘线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螺旋带束层;以及吸音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充气轮胎的内周面,该吸音构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最外端部位于所述螺旋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的80%以上且100%以下的区域内,用于吸收在所述充气轮胎的空腔内产生的空腔共鸣声。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公开的充气轮胎,能获得能够在抑制空腔共鸣的同时确保发热耐久性这样的优异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吸音构件附近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表示将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A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吸音构件的截面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B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吸音构件的截面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C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吸音构件的截面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D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吸音构件的截面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5E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吸音构件的截面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第4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将第5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将第6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沿着轮胎轴向剖开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在附图中,箭头C方向表示充气轮胎的轮胎周向,箭头R方向表示充气轮胎的轮胎半径方向,箭头W方向表示充气轮胎的轮胎宽度方向。充气轮胎半径方向是指与充气轮胎旋转轴线(未图示)正交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也能够将轮胎宽度方向换称为轮胎轴向。各部分的尺寸测量方法依据JATMA(日本汽车充气轮胎协会)发行的2017年度版YEARBOOK中记载的方法。在图1中,轮胎轮辋组装体14包含充气轮胎10、用于安装充气轮胎10的轮辋12以及配置于充气轮胎10的内部的吸音构件16而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内部保持有吸音构件16的充气轮胎10称为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13。(轮胎骨架构件)轮胎骨架构件18的至少轮胎内表面18A由树脂材料构成,例如整体性地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构成。具体地讲,轮胎骨架构件18通过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一对轮胎片(未图示)在轮胎赤道面CL上沿着轮胎轴向接合,而沿着轮胎周向设为环状。另外也可以是,轮胎骨架构件18通过将3个以上轮胎片接合而形成。此外,轮胎骨架构件18具有一对胎圈部20、从一对胎圈部20分别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22以及从胎侧部22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胎冠部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骨架构件18中,将从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端到截面高度SH的30%的部分称为胎圈部20,将配置有胎面26的部分称为胎冠部24。本实施方式的胎面26由通常的充气轮胎的胎面所使用的橡胶材料形成。作为构成轮胎骨架构件18的树脂材料,能够使用具有与橡胶等同的弹性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TPE)以及热固性树脂等。考虑到行驶时的弹性和制造时的成形性,期望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另外,既可以由上述树脂材料形成全部轮胎骨架构件18整体,也可以由上述树脂材料仅形成轮胎骨架构件18的局部。作为热塑性弹性体,能够列举出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聚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S)、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TPA)、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TPU)、聚酯类热塑性弹性体(TPC)、动态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TPV)等。此外,作为热塑性树脂,能够列举出聚氨酯树脂、聚烯烃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并且,作为热塑性树脂材料,例如能够使用ISO75-2或者ASTMD648所规定的载荷挠曲温度(0.45MPa载荷时)为78℃以上、JISK7113所规定的拉伸屈服强度为10MPa以上、同样JISK7113所规定的拉伸断裂伸长率(JISK7113)为50%以上、JISK7206所规定的维卡软化温度(A法)为130℃以上的材料。在轮胎骨架构件18的胎圈部20埋设有胎圈芯28。作为构成胎圈芯28的材料,能够使用金属、有机纤维、用树脂包覆有机纤维而成的材料、用树脂包覆金属纤维而成的材料或者硬质树脂等。另外,如果确保胎圈部20的刚度且其与轮辋12的嵌合没有问题,则也可以省略胎圈芯28。(带束层)在轮胎骨架构件18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螺旋带束层30,具体地讲在胎冠部24的外周面设有螺旋带束层30。如图2所示,该螺旋带束层30通过将由树脂30B包覆的帘线30A沿轮胎周向卷绕成螺旋状而构成。作为螺旋带束层30所使用的帘线30A,能够使用钢丝帘线,但也可以使用有机纤维帘线。另外,包覆帘线30A的树脂30B使用比胎面26所使用的橡胶材料硬的树脂。此外,作为包覆帘线30A的树脂30B,能够使用与轮胎骨架构件18相同种类的树脂材料。在此,硬度是利用硬度计(JISK6253A类型)测量的值。另外,螺旋带束层30的宽度方向中心与轮胎赤道面CL一致。(带束上加强层)如图1所示,在螺旋带束层30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有覆盖螺旋带束层30的带束加强层32。带束加强层32从轮胎赤道面CL侧向轮胎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其中,/n该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具有:/n充气轮胎,其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侧具备将帘线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螺旋带束层;以及/n吸音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充气轮胎的内周面,该吸音构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最外端部位于所述螺旋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的80%以上且100%以下的区域内,用于吸收在所述充气轮胎的空腔内产生的空腔共鸣声。/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4 JP 2017-1170791.一种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其中,
该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具有:
充气轮胎,其在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侧具备将帘线卷绕成螺旋状而成的螺旋带束层;以及
吸音构件,其安装于所述充气轮胎的内周面,该吸音构件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最外端部位于所述螺旋带束层的宽度尺寸的80%以上且100%以下的区域内,用于吸收在所述充气轮胎的空腔内产生的空腔共鸣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吸音构件形成为宽度方向中央部侧比宽度方向两侧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音构件的充气轮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圭一松本吉史河野好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