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03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气门、防护套、贴合边、内衬层、连接柱、胶室和纤维棉层,所述内胎的一侧设置有气门,所述内胎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两侧设置有贴合边,所述贴合边与内胎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内衬层设置于内胎的内侧,所述内胎与内衬层之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内胎之间构成胶室,所述内胎与防护套之间设置有纤维棉层。该路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直接通过气筒对内胎进行打气即可,不必到专门的汽修车辆维修等地点进行对内胎增压,使得内胎的使用更加方便,当自行车内胎被扎破的时候,可以对自行车内胎进行自动修复处理,更加便于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骑行爱好者的锻炼。

A self repairing inner tube of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
技术介绍
自行车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自行车出行绿色经济环保,并且骑行也为人们生活中的运动方式之一。自行车一般包括内胎和外胎,但是市场上自行车内胎不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汽车以及摩托车等机动车,可以采用真空胎,将真空胎中注入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但是该方式对自行车来说并不适用。当自行车内胎被扎破的时候,不具有内胎自我修复能力,当自行车内胎扎破时,对人们的出行以及骑行运动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当自行车内胎被扎破的时候,不具有内胎自我修复能力,当自行车内胎扎破时,对人们的出行以及骑行运动带来了很多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气门、防护套、贴合边、内衬层、连接柱、胶室和纤维棉层,所述内胎的一侧设置有气门,所述内胎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两侧设置有贴合边,所述贴合边与内胎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内衬层设置于内胎的内侧,所述内胎与内衬层之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内胎之间构成胶室,所述内胎与防护套之间设置有纤维棉层。优选的,所述内胎与内衬层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内衬层以内胎为圆心等角度设置有六个所述连接柱。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截面为波浪形,所述防护套与贴合边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贴合边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贴合边与内胎之间相互粘贴固定。优选的,所述内衬层为弧形结构,所述内衬层的弧心与内胎截面的圆心相互重合。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与内衬层截面中心位置连接,所述内衬层与连接柱之间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胶室为密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1.当自行车内胎被扎破的时候,由于内胎内部的气压对内衬层压力的作用下,胶室内部的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从扎破的洞口处被压出,洞口处的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使得洞口迅速被粘合在一起,当扎的洞口较深内衬层被扎破的时候,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与内胎内部的空气接触,使得内衬层快速粘合在一起。2.内衬层的设置,使得内胎内部可以压入正常的空气,内胎内部的空气不会对胶室造成影响,使得内胎不用填充惰性气体,直接通过气筒对内胎进行打气即可,不必到专门的汽修车辆维修等地点进行对内胎增压,使得内胎的使用更加方便。3.防护套的截面为波浪形,当内胎内部充气体积增大的时候,波浪形的防护套可以伸展开来,配合内胎的形变。4.防护套与纤维棉层的设置,避免了内胎在扎破的情况下胶室内部的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喷出,导致内胎与自行车外胎粘在一起的情况,当内胎被扎破之后,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会从胶室内压出,喷在纤维棉层上。5.当自行车内胎被扎破的时候,可以对自行车内胎进行自动修复处理,更加便于人们的正常出行,以及骑行爱好者的锻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胎;2、气门;3、防护套;4、贴合边;5、内衬层;6、连接柱;7、胶室;8、纤维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1、气门2、防护套3、贴合边4、内衬层5、连接柱6、胶室7和纤维棉层8,所述内胎1的一侧设置有气门2,所述内胎1与内衬层5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内衬层5以内胎1为圆心等角度设置有六个所述连接柱6,避免内衬层5反向弯曲,便于内衬层5与内胎1之间的定位,所述内胎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截面为波浪形,所述防护套3与贴合边4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贴合边4设置有两个,防护套3的截面为波浪形,当内胎1内部充气体积增大的时候,波浪形的防护套3可以伸展开来,配合内胎1的形变,防护套3与纤维棉层8的设置,避免了内胎1在扎破的情况下胶室7内部的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喷出,导致内胎1与自行车外胎粘在一起的情况,当内胎1被扎破之后,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会从胶室7内压出,喷在纤维棉层8上,所述防护套3的两侧设置有贴合边4,所述贴合边4与内胎1之间相互粘贴固定,所述贴合边4与内胎1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内衬层5设置于内胎1的内侧,所述内衬层5为弧形结构,所述内衬层5的弧心与内胎1截面的圆心相互重合,所述内胎1与内衬层5之间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与内衬层5截面中心位置连接,所述内衬层5与连接柱6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柱6与内胎1之间构成胶室7,所述胶室7为密闭结构,所述内胎1与防护套3之间设置有纤维棉层8。工作原理: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自行车上,然后通过气门2对内胎1进行充气,内胎1内部充气体积增大的时候,波浪形的防护套3可以伸展开来,配合内胎1的形变,充气完成之后,当异物穿过自行车外胎、防护套3、纤维棉层8和内胎1的时候,由于内胎1内部的气压对内衬层5压力的作用下,胶室7内部的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从扎破的洞口处被压出,洞口处的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与空气接触发生反应,使得洞口迅速被粘合在一起,当扎的洞口较深内衬层5被扎破的时候,真空胎自动补胎胶水与内胎内部的空气接触,使得内衬层快速粘合在一起,实现内胎1的自动修复。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1)、气门(2)、防护套(3)、贴合边(4)、内衬层(5)、连接柱(6)、胶室(7)和纤维棉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1)的一侧设置有气门(2),所述内胎(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两侧设置有贴合边(4),所述贴合边(4)与内胎(1)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内衬层(5)设置于内胎(1)的内侧,所述内胎(1)与内衬层(5)之间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与内胎(1)之间构成胶室(7),所述内胎(1)与防护套(3)之间设置有纤维棉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包括内胎(1)、气门(2)、防护套(3)、贴合边(4)、内衬层(5)、连接柱(6)、胶室(7)和纤维棉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1)的一侧设置有气门(2),所述内胎(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的两侧设置有贴合边(4),所述贴合边(4)与内胎(1)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内衬层(5)设置于内胎(1)的内侧,所述内胎(1)与内衬层(5)之间连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与内胎(1)之间构成胶室(7),所述内胎(1)与防护套(3)之间设置有纤维棉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修复的自行车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胎(1)与内衬层(5)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内衬层(5)以内胎(1)为圆心等角度设置有六个所述连接柱(6)。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顺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