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池效率的变孔隙率电极结构液流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电池效率的变孔隙率电极结构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传统的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因为可再生能源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有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所以亟待开发一个可靠、高效、经济性良好的大规模储能系统来支持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由于能量效率高、稳定性好、设计灵活、响应快等特点,氧化还原液流电池被视为最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储能技术。然而,高成本限制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发展和使用,通过提高能量效率和电流密度来降低成本是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活性物质溶解于电解液储存在电池的外部储存罐,通过循环泵将电解液送入电堆,流经电极表面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电堆由数节单电池叠合组成,而单电池则由电极、双极板、集流板等零件组成。其中,作为化学反应的场所,电极能够直接影响电池的浓差极化、活化极化和欧姆极化,在电池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应用的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电池效率的变孔隙率电极结构液流电池,包括单电池(10)、正极泵(9)、正极储液罐(8)、负极泵(12)和负极储液罐(11),其特征在于,单电池(10)中正极侧和负极侧以离子交换膜(1)为中心呈镜像对称,每一侧从靠近离子交换膜(1)开始依次组装有低孔隙率电极(2)、高孔隙率电极(3)、密封垫圈(5)、双极板(4)、集流板(6)和端板(7);所述的正极侧通过正极泵(9)与正极储液罐(8)构成正极电解液循环回路,所述负极侧通过负极泵(12)与负极储液罐(11)构成负极电解液循环回路;正极侧或者负极侧的电解液循环过程中,流入的电解液首先经过高孔隙率电极(3),然后再经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池效率的变孔隙率电极结构液流电池,包括单电池(10)、正极泵(9)、正极储液罐(8)、负极泵(12)和负极储液罐(11),其特征在于,单电池(10)中正极侧和负极侧以离子交换膜(1)为中心呈镜像对称,每一侧从靠近离子交换膜(1)开始依次组装有低孔隙率电极(2)、高孔隙率电极(3)、密封垫圈(5)、双极板(4)、集流板(6)和端板(7);所述的正极侧通过正极泵(9)与正极储液罐(8)构成正极电解液循环回路,所述负极侧通过负极泵(12)与负极储液罐(11)构成负极电解液循环回路;正极侧或者负极侧的电解液循环过程中,流入的电解液首先经过高孔隙率电极(3),然后再经过低孔隙率电极(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池效率的变孔隙率电极结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孔隙率电极(2)、高孔隙率电极(3)均为碳纸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池效率的变孔隙率电极结构液流电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岩松,郑梦莲,刘柏辰,孙洁,张良,范利武,俞自涛,吕文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