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指在电流的作用下,有机材料能够发光,即是能够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现在很多有机发光器件(OLED)能够用来照明、制成显示屏、电子纸,其具有绚丽、高亮度、超薄、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已开始逐渐进入市场,是下一代平板显示器最具优势技术。OLED的核心部分是发光层,而发光层所使用的材料决定着器件的发光效率。从开始到现在,小分子荧光色素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及金属配合物,均被用作过发光层。其关键在于要有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好的成膜性能和载流子输送性能好等性质。现如今研究更多的是以聚合物来作为发光材料。而高分子发光材料的难点在于:高分子材料是单层构造器件,用单一的材料来满足电子、空穴的平衡注入。需要同时满足高的发光效率、好的成膜性和高的耐热性比较困难,所以为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阳极、阴极和置于两电极之间的至少一层有机化合物层;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层包括至少一层的共混发光层;所述的共混发光层的组分包括空穴传输小分子和含三苯胺乙烯单元的发光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阳极、阴极和置于两电极之间的至少一层有机化合物层;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层包括至少一层的共混发光层;所述的共混发光层的组分包括空穴传输小分子和含三苯胺乙烯单元的发光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三苯胺乙烯单元的发光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式满足以下通式之一:
式中:x、y为各单元组分的摩尔分数,满足:0<x<1,0<y<1,x+y=1;n为重复单元数,n=5~5000范围内的整数;
Ar1为C6~60的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
Ar2为乙烯基三芳胺单元,具有如下通式结构:
Ar3、Ar4、Ar5、Ar6相同或不同的分别为C6~60的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Ar1为如下化学结构或如下结构衍生物的至少一种:
其中,R1为C1~30的烷基、C3~30的环烷基、C6~60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R2、R3、R4相同或不同的分别为H、D、F、CN、烯基、炔基、胺基、硝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砜基、C1~30的烷基、C1~30的烷氧基、C3~30的环烷基、C6~60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3、Ar4、Ar5、Ar6相同或不同的分别为如下结构或如下结构衍生物的一种:
其中,R5为C1~30的烷基、C3~30的环烷基、C6~60芳香族烃基或C3~60的芳香族杂环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穴传输小分子与含三苯胺乙烯单元发光聚合物的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r2为如下化学结构或如下结构衍生物的至少一种:
技术研发人员:应磊,彭沣,钟知鸣,黄飞,曹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