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体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中,需要对电线等线体的两端进行固定,并且线体的两端需朝向同一个方向,这就需要转动线体以调整线体的端部的位置,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调整线体端部的位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绕线夹具,所述绕线夹具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夹持或松开线体;绕线旋转部,所述绕线旋转部的转轴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绕线夹具设置在所述绕线旋转部的转轴上,所述绕线夹具的用于夹持所述线体的部分与所述绕线旋转部的转轴间隔设置;绕线升降部,所述绕线升降部的至少一部分可升降地设置,所述绕线升降部与所述绕线旋转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绕线旋转部和所述绕线夹具升降;所述绕线夹具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线体的夹线位置以及用于释放所述线体的放线位置,所述绕线夹具在所述夹线位置夹住所述线体后,所述绕线升降部和所述绕线旋转部配合动作,以使所述绕线夹具旋转预设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绕线夹具(310),所述绕线夹具(31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夹持或松开线体;/n绕线旋转部(320),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绕线夹具(310)设置在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上,所述绕线夹具(310)的用于夹持所述线体的部分与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间隔设置;/n绕线升降部(330),所述绕线升降部(330)的至少一部分可升降地设置,所述绕线升降部(330)与所述绕线旋转部(3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绕线旋转部(320)和所述绕线夹具(310)升降;/n所述绕线夹具(310)具有用于夹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绕线夹具(310),所述绕线夹具(310)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以夹持或松开线体;
绕线旋转部(320),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可转动地设置,所述绕线夹具(310)设置在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上,所述绕线夹具(310)的用于夹持所述线体的部分与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间隔设置;
绕线升降部(330),所述绕线升降部(330)的至少一部分可升降地设置,所述绕线升降部(330)与所述绕线旋转部(32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绕线旋转部(320)和所述绕线夹具(310)升降;
所述绕线夹具(310)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线体的夹线位置以及用于释放所述线体的放线位置,所述绕线夹具(310)在所述夹线位置夹住所述线体后,所述绕线升降部(330)和所述绕线旋转部(320)配合动作,以使所述绕线夹具(310)旋转预设角度后移动到所述放线位置,以实现所述线体的弯曲以及所述线体端部位置的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夹具(310)包括:
两个绕线夹爪(311),两个所述绕线夹爪(311)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地设置,以夹持或松开所述线体的端部;
夹持驱动部(312),设置在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上,所述夹持驱动部(312)与两个所述绕线夹爪(311)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绕线夹爪(311)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夹爪(311)包括夹持连接块(313)、第一夹板(314)和第二夹板(315),所述夹持连接块(313)设置在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夹板(314)和所述第二夹板(315)间隔设置在所述夹持连接块(313)上,所述第一夹板(314)和所述第二夹板(315)均具有用于对所述线体进行限位的凹槽;
两个所述绕线夹爪(311)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板(314)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绕线夹爪(311)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板(315)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绕线导向部(340),所述绕线导向部(340)与所述绕线旋转部(320)配合,以对所述绕线旋转部(320)的升降进行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导向部(340)包括:
绕线导杆(341),所述绕线导杆(341)竖直设置;
绕线导套(342),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绕线导杆(341)上,所述绕线导套(342)与所述绕线旋转部(32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闯,黄静夷,蓝荣新,朱燕昌,郑海强,刘东阳,袁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