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019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压缩预冷装置包括预冷装置、进气风机、换热器、气体压缩装置、制冷装置与蒸发器;压缩预冷装置在工作时,对压缩前空气经过一至二次预冷,从而降低压缩前空气的温度,再对压缩后空气进行一至二次冷却,从而大大降低了换热器的负荷,同时,通过对压缩前空气进行预冷,能够使空气中的大量水分冷凝,从而降低压缩前空气的含水量,进而降低空气中的水分对空气压缩机中润滑油的影响,提升空气压缩机中润滑油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同时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低温,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A compression precooling device for oxygen production and its work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氧
,具体的,涉及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氧过程中,压缩后的空气通过预冷、纯化去杂质后进入分馏塔进行分馏,从而得到多种高浓度气体,其中空气在压缩后,其温度能够达到40摄氏度以上,因此需要经过冷却降温才能够进行后续步骤,一般需要将压缩空气降温至10摄氏度以下,由于温差较大,对于冷却装置来说负荷较大,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现有技术中在对空气进行压缩处理时,当气压提升后,露点降低,压缩空气中会有大量水分析出,因此会导致空气压缩机在工作时,大量水分使空气压缩机的润滑油乳化,不及时处理还会导致润滑油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下降,同时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时进行分离处理而进入后续步骤,还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并提升了油水分离的工作量,因此需要一种节约能源,降低氧气生产中冷却装置的工作符合,并能够提升空气压缩机中润滑油的使用寿命的空气压缩预冷装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冷装置(1)、进气风机(2)、换热器(3)、气体压缩装置(4)、制冷装置(5)与蒸发器(8);/n所述预冷装置(1)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11)与冷却液出液口(12),冷却液进液口(11)与冷却液出液口(6)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制冷装置(5)的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进口,预冷装置(1)的上部设置有一次预冷空气入口(13),一次预冷空气入口(13)通过管道连接进气风机(2),进气风机(2)与一次预冷空气入口(1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1),预冷装置(1)的下部设置有二次预冷空气出口(14),预冷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15),其中二次预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用压缩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冷装置(1)、进气风机(2)、换热器(3)、气体压缩装置(4)、制冷装置(5)与蒸发器(8);
所述预冷装置(1)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11)与冷却液出液口(12),冷却液进液口(11)与冷却液出液口(6)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制冷装置(5)的冷却液出口与冷却液进口,预冷装置(1)的上部设置有一次预冷空气入口(13),一次预冷空气入口(13)通过管道连接进气风机(2),进气风机(2)与一次预冷空气入口(1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1),预冷装置(1)的下部设置有二次预冷空气出口(14),预冷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15),其中二次预冷空气出口(14)通过第一输送管(74)连接空气压缩机(4),冷凝水出口(15)通过第二输送管(72)连接换热器(3);
所述换热器(3)通过底座(36)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6)上,换热器(3)设置有冷凝水入口(35)、冷凝水出口(33)、空气入口(32)与一次预冷空气出口(31),冷凝水入口(35)连接第二输送管(72),第二输送管(7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35),冷凝水出口(33)通过第三输送管(71)连接空气压缩机(4)的换热管入口(76),第三输送管(7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73);
所述空气入口(32)与一次预冷空气出口(31)接通,一次预冷空气出口(31)通过管道连接进气风机(2),进气风机(2)工作时将空气由空气入口(32)抽入并传输至预冷装置(1);
空气压缩机(4)通过第四输送管(41)连接有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通过管路与蒸发器(8)的换热流体入口连接,蒸发器(8)的冷却液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保义沈岑宽陈华勇吴国庆王武钧卢山龙任永刚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