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945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主要包括七大步骤进行实施,通过合理安排台车下井的顺序,使得分体管路最短,同时可避免设置中继泵站或无法回油等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方法简明、合理,工序划分明确,无复杂多余工序,保证盾构始发的进度要求,避免始发过程的互相干扰,空间利用率高,可有效减小双向始发竖井尺寸,同时可以减少盾构配套设备及人员投入,节约分体始发管路,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及成本。

A two-way split starting method for small shield in narrow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法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法作为一种安全、快速、可靠的隧道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隧道施工。盾构法施工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始发、掘进及接收。正常盾构始发施工时,始发竖井尺寸要大于盾构机及后配套长度,通过吊车将盾构机及后配套全部吊装下井进行调试连接,然后进行整体始发掘进。但在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断面小,盾构机后配套设备无法布置在台车两侧,盾构机及后配套长度较常规盾构机长度要长,且隧道埋深大,线路长,为节约用地、降低成本,竖井尺寸设置较小,且大多为双向始发井,采用常规方法两台盾构机交叉施工影响大,分体始发及盾构掘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①.根据隧道断面、水文地质条件及竖井尺寸,进行盾构选型分析并定制小型盾构机,布置始发竖井盾构掘进配套设施;②.布置地面台车与井下台车连接所需的分体始发管路;③.始发托架、反力架吊装下井、1#盾构机进场,盾体、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及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其余台车地面存放,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布置在盾体正后方进行连接,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布置在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一侧,地面及井下台车通过布置好的分体始发管路进行连接;④.调试完成进行始发掘进;S2:1#盾构机掘进至13m,将摆放在地面上的1#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保证同步注浆功能进行掘进;S3:1#盾构机掘进至64m,将一侧存放的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同步注浆系统台车正后方并调整出土口位置,保证满编组进行出渣掘进;S4:①.1#盾构机掘进至152m,将2#盾构机新进场台车(与1#盾构机摆放在地面对应功能的台车)吊装下井与1#盾构机连接调试;②.拆除1#盾构机负环、反力架、始发托架,并将反力架、始发托架用于2#盾构机,同步在1#盾构机洞内铺设道岔,将1#盾构机电瓶车轨道偏移至一侧,确保2#盾构机始发阶段,1#盾构机可正常掘进;③.2#盾构机进场,盾体、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及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连接调试,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布置在盾体正后方进行连接,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布置在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一侧,将1#盾构机分体始发管路连接至2#盾构机;④.2#盾构机调试完成进行始发掘进;S5:2#盾构机掘进至13m,将摆放在地面上的2#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保证同步注浆功能进行掘进;S6:2#盾构机掘进至64m,将一侧存放的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同步注浆系统台车正后方连接并调整出土口位置,保证满编组进行出渣掘进;S7:①.2#盾构机掘进至152m,将1#盾构机存放在地面的后配套台车吊装下井与2#盾构机连接;②.拆除2#盾构机负环、反力架、始发托架,同步在洞内铺设道岔,设两组轨道,布置在1#盾构机电瓶车轨道对侧,同时安装1#盾构机另外一组电瓶车轨道,完成分体始发。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1①中始发竖井尺寸满足布置四列满编组电瓶车的尺寸即可。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1②中布置的分体始发管路可重复使用,2#盾构机分体始发时无需再重新安装布置分体始发管路,井下分体始发管路通过滑轮固定挂设,可随盾构前进自动行进。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1③中1#盾构机存放在地面的台车可直接用于2#盾构始发使用,无需重新进行布置连接;改变台车既有下井顺序,先将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布置在一侧,通过管路连接,避免存放在地面导致无法回油或增加中继泵站,同时可减少分体始发管路长度,节约成本。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2中盾构掘进至13m以后,可将同步注浆系统3节台车均吊装下井进行连接注浆,确保及时注浆,避免延长浆管或注浆不及时。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3中盾构机掘进至64m,将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洞内进行连接并调整出土口位置,实现电瓶车满编组(即电瓶车一次可运输1环管片+1环同步注浆浆液+1环渣土)掘进,提高掘进效率。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4中可将2#盾构机对应功能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1#盾构机剩余台车用于2#盾构机避免井上台车之间及分体管路再次连接,节约工期。上述的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所述步骤S7②中井下可布置四组电瓶车轨道,每台盾构机配置两列电瓶车编组,确保盾构机高效掘进。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简明、合理,工序划分明确,无复杂多余工序,保证盾构始发的进度要求,避免始发过程的互相干扰;2、空间利用率高,可减小竖井尺寸,竖井尺寸只需满足布置四列满编组电瓶车即可,节约竖井施工工期及造价;3、管路一次布置,两次利用,避免重复安拆分体始发管路,节约工期;4、合理安排台车下井顺序,使得分体管路最短,同时可避免设置中继泵站或无法回油等问题,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5、减少盾构配套设备及人员的投入,集中管理,降低成本;6、两台盾构始发过程交叉影响小,可节约工期,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方法简明、合理,工序划分明确,无复杂多余工序,保证盾构始发的进度要求,避免始发过程的互相干扰,空间利用率高,可有效减小双向始发竖井尺寸(满足电瓶车单列编组长度即可),同时可以减少盾构配套设备及人员投入,节约分体始发管路,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及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盾构机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步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步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步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步布置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步布置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步布置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步布置示意图;图中:1-盾体、2-连接桥、3-盾体控制柜台车、4-主控室台车、5-注浆系统台车、6-液压泵站系统台车、7-油脂系统台车、8-其它配套功能台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①.根据隧道设计要求及盾构掘进地层特征、安全风险等因素设计定制小型盾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n①.根据隧道断面、水文地质条件及竖井尺寸,进行盾构选型分析并定制小型盾构机,布置始发竖井盾构掘进配套设施;/n②.布置地面台车与井下台车连接所需的分体始发管路;/n③.始发托架、反力架吊装下井、1#盾构机进场,盾体、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及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其余台车地面存放,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布置在盾体正后方进行连接,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布置在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一侧,地面及井下台车通过布置好的分体始发管路进行连接;/n④.调试完成进行始发掘进;/nS2:1#盾构机掘进至13m,将摆放在地面上的1#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保证同步注浆功能进行掘进;/nS3:1#盾构机掘进至64m,将一侧存放的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同步注浆系统台车正后方并调整出土口位置,保证满编组进行出渣掘进;/nS4:/n①.1#盾构机掘进至152m,将2#盾构机新进场台车(与1#盾构机摆放在地面对应功能的台车)吊装下井与1#盾构机连接调试;/n②.拆除1#盾构机负环、反力架、始发托架,并将反力架、始发托架用于2#盾构机,同步在1#盾构机洞内铺设道岔,将1#盾构机电瓶车轨道偏移至一侧,确保2#盾构机始发阶段,1#盾构机可正常掘进;/n③.2#盾构机进场,盾体、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及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连接调试,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布置在盾体正后方进行连接,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布置在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一侧,将1#盾构机分体始发管路连接至2#盾构机;/n④.2#盾构机调试完成进行始发掘进;/nS5:2#盾构机掘进至13m,将摆放在地面上的2#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保证同步注浆功能进行掘进;/nS6:2#盾构机掘进至64m,将一侧存放的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同步注浆系统台车正后方连接并调整出土口位置,保证满编组进行出渣掘进;/nS7:/n①.2#盾构机掘进至152m,将1#盾构机存放在地面的后配套台车吊装下井与2#盾构机连接;/n②.拆除2#盾构机负环、反力架、始发托架,同步在洞内铺设道岔,设两组轨道,布置在1#盾构机电瓶车轨道对侧,同时安装1#盾构机另外一组电瓶车轨道,完成分体始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竖井内小盾构双向分体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①.根据隧道断面、水文地质条件及竖井尺寸,进行盾构选型分析并定制小型盾构机,布置始发竖井盾构掘进配套设施;
②.布置地面台车与井下台车连接所需的分体始发管路;
③.始发托架、反力架吊装下井、1#盾构机进场,盾体、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及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其余台车地面存放,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布置在盾体正后方进行连接,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布置在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一侧,地面及井下台车通过布置好的分体始发管路进行连接;
④.调试完成进行始发掘进;
S2:1#盾构机掘进至13m,将摆放在地面上的1#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保证同步注浆功能进行掘进;
S3:1#盾构机掘进至64m,将一侧存放的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同步注浆系统台车正后方并调整出土口位置,保证满编组进行出渣掘进;
S4:
①.1#盾构机掘进至152m,将2#盾构机新进场台车(与1#盾构机摆放在地面对应功能的台车)吊装下井与1#盾构机连接调试;
②.拆除1#盾构机负环、反力架、始发托架,并将反力架、始发托架用于2#盾构机,同步在1#盾构机洞内铺设道岔,将1#盾构机电瓶车轨道偏移至一侧,确保2#盾构机始发阶段,1#盾构机可正常掘进;
③.2#盾构机进场,盾体、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及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连接调试,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布置在盾体正后方进行连接,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布置在盾体控制柜、主控室台车一侧,将1#盾构机分体始发管路连接至2#盾构机;
④.2#盾构机调试完成进行始发掘进;
S5:2#盾构机掘进至13m,将摆放在地面上的2#盾构机同步注浆系统台车吊装下井进行连接,保证同步注浆功能进行掘进;
S6:2#盾构机掘进至64m,将一侧存放的液压泵站、油脂系统台车移至同步注浆系统台车正后方连接并调整出土口位置,保证满编组进行出渣掘进;
S7:
①.2#盾构机掘进至152m,将1#盾构机存放在地面的后配套台车吊装下井与2#盾构机连接;
②.拆除2#盾构机负环、反力架、始发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松刘开扬谷海华陈伟王浩叶亦盛蒋尚志杨强彭文韬曹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