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568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腹部设有主清洁部,所述主清洁部包括清洁单元、包括两条首位相连且分别处于两个平面的导轨、用于驱动清洁单元工作的驱动部件,其中导轨上设有若干清洁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使得擦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A window cleaning robot with better cleaning effect and it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用电器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擦窗机器人的产生解决了高层擦窗、室外擦窗的难题。但现有的擦窗机器人擦窗面积不大及清洁部位就比较脏,因此,擦窗效率不够高,擦窗效果也不够好,因此需要一种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本申请的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本体腹部设有主清洁部,所述主清洁部包括清洁单元、包括两条首位相连且分别处于两个平面的导轨、用于驱动清洁单元工作的驱动部件,其中导轨上设有若干清洁单元,清洁单元能够在导轨上通过驱动器整体移动,至少部分导轨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且位于机器人本体的腹部设置,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为能够驱动位于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且位于机器人本体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腹部设有主清洁部(2),所述主清洁部(2)包括清洁单元(21)、包括两条首位相连且分别处于两个平面的导轨(22)、用于驱动清洁单元(21)工作的驱动部件(23),其中导轨(22)上设有若干清洁单元(21),清洁单元能够在导轨上通过驱动器(24)整体移动,至少部分导轨(22)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A)且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腹部设置,所述驱动部件(23)设置为能够驱动位于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A)且位于机器人本体(1)腹部导轨(22)上的清洁单元(21)转动或与清洁单元(21)相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腹部设有主清洁部(2),所述主清洁部(2)包括清洁单元(21)、包括两条首位相连且分别处于两个平面的导轨(22)、用于驱动清洁单元(21)工作的驱动部件(23),其中导轨(22)上设有若干清洁单元(21),清洁单元能够在导轨上通过驱动器(24)整体移动,至少部分导轨(22)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A)且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腹部设置,所述驱动部件(23)设置为能够驱动位于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A)且位于机器人本体(1)腹部导轨(22)上的清洁单元(21)转动或与清洁单元(21)相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2)包括上导轨(221)、下导轨(222)及设于上导轨(221)与下导轨(222)之间的柔性的滑条(224),滑条用于安装清洁单元,滑条(224)与上导轨(221)、下导轨(222)之间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转轴(223),上导轨(221)、下导轨(222)分别呈U型且开口相临设置,所述滑条(224)至少一面设有齿纹(225),导轨(22)上设有与滑条(224)上的齿纹(225)配合并驱动滑条移动的第一马达(2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3)包括与清洁单元(21)间隔相同设有的驱动单元(231),驱动单元(231)的数量与位于平行或近似平行于被清洁的面(A)且位于机器人本体(1)腹部导轨(22)上的清洁单元(21)的数量相同,驱动单元(231)均设于能够使得驱动单元(231)的驱动部位与清洁单元(21)的被驱动部位分离或合拢的电动伸缩杆(2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单元(21)包括转轴(211)、设于转轴上的转筒(213)、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转筒两侧的轴承(212)及设于轴承端部的从动轮(21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清洁效果更好的擦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3)包括至少一个电动伸缩杆(232)、承载电动伸缩杆(232)及驱动单元(231)的承载体(233),电动伸缩杆(232)、驱动单元(231)分别设于承载体(233)的相对两侧,驱动单元(231)为电动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伊诺韦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