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42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当从带载体膜的垫片(21)的垫片主体(31)拆卸载体膜(41)时,为了使粘合在载体膜(41)上的垫片主体(31)容易从载体膜(41)拆卸,作为剥离工序的前工序,缩小垫片主体(31)和载体膜(41)的粘合面积,在粘合面积缩小的状态下实施剥离工序,所述剥离工序是在将垫片主体(31)固定在基座上的状态下克服粘合力而从垫片主体(31)剥离载体膜(41)的工序。当利用压力部(71)的按压用突起部(72)从载体膜(41)侧按压垫片主体(31)时,利用预先设置在压力部(71)和带载体膜的垫片(21)之间的基于凹凸卡合的定位单元(101)进行平面上的定位后进行按压。

Treatment of gasket with carrier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用于克服粘合力而将载体膜从垫片主体上拆卸。本专利技术的垫片例如作为燃料电池用垫片使用或作为其他用途的一般垫片使用。
技术介绍
在燃料电池用垫片中有各种结构的垫片,例如包括橡胶型垫片、隔板一体垫片、GDL一体垫片等,所述橡胶型垫片由橡胶状弹性体(橡胶)制的垫片单件构成,所述隔板一体垫片将橡胶状弹性体制的垫片与隔板一体成形,所述GDL一体垫片将橡胶状弹性体制的垫片与GDL(气体扩散层)一体成形。近年来,由于对低成本化的要求强烈,因此能够满足该要求的橡胶型垫片受到关注。橡胶型垫片例如如图15所示那样构成。垫片11整体形成为平面状(平板状),用于遍及整周对燃料电池的反应面的周围进行密封的外周密封部12设置为平面长方形的框状。由于需要将燃料电池的反应面与各歧管部隔开,因此在外周密封部1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内侧密封部13。垫片11的截面形状如图15的(B)所示那样例如截面为圆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0133号公报(参照图1等中的垫片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00276号公报。对于橡胶型的燃料电池用垫片11在以下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燃料电池用垫片11一般将平面外形设为400mm×300mm左右的大小,另一方面将其截面形状(线径)较小地设定为1mm至几mm左右。因此,在运送时或堆积时,在垫片11单体中容易产生扭转,其处理作业性(操作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图16所示,本申请申请人先前开发并提出了一种带载体膜的垫片21,其由橡胶型的垫片主体31与保持该垫片主体31的树脂制的载体膜41的组合构成。根据该带载体膜的垫片21,由于橡胶型的垫片主体31由强度比其高的载体膜41保持,因此不易产生扭转,能够提高处理作业性。垫片主体31与图15的垫片11同样,作为整体具有平面状(平板状),将遍及整周对燃料电池的反应面的周围进行密封的外周密封部32设置成平面长方形的框状。为了隔开燃料电池的反应面和各歧管部,在外周密封部3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内侧密封部33。垫片主体31的截面形状如图16的(B)所示,例如截面为圆形。另一方面,载体膜41由比垫片主体31大一圈的平面长方形的树脂膜构成,在该平面上成形有用于保持垫片主体31的立体形状的垫片保持部42。带载体膜的垫片21如下所述地制造。在制造中,可以使用对橡胶型的垫片主体31进行注射成型的模具。作为工序,首先准备裁剪成规定大小的平面形状的平面状载体膜41,如图17的(A)所示,在将该载体膜41夹入模具51的分模部54的状态下对模具51进行合模。模具51由上模(一个分割模)52及下模(另一个分割模)53的组合构成,两模52、53的分模部54上分别与各部分对应地设置有腔部55。由于载体膜41最初的整个面为平面状,因此成为横穿腔部55内的状态。接着,如图17的(B)所示,向腔部55填充用于成形垫片主体31的成形材料并进行加热等,从而成形垫片主体31。向腔部55填充成形材料时,载体膜41的平面上的一部分被成形材料填充压力按压在下模53的腔部55的内表面上,以沿着腔部55的内表面的方式变形(塑性变形),由此成形由立体形状构成的垫片保持部42。接着,如图17的(C)所示,在垫片主体31成形后开模,如图17的(D)所示,将垫片主体31和载体膜41同时从模具51取出。取出的垫片主体31和载体膜41成为垫片主体31被载体膜41保持的组合状态,在该组合状态下进行产品运送和保管等。在由载体膜41保持的垫片主体31上不易产生扭转等,因此与单独处理垫片主体31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处理作业性。在将垫片主体31组装到燃料电池组中时,从垫片主体31拆卸载体膜41,仅组装垫片主体31。在从垫片主体31拆卸载体膜41时,例如如图18的(A)、(B)所示,将垫片主体31设置在抽真空机构61的吸附部62上,一边进行抽真空(箭头S)来固定(吸附)垫片主体31,一边在该状态下从垫片主体31拆卸载体膜41。此时,由于载体膜41相对于垫片主体31为非粘合,因此应该能够容易地拆卸,但是当垫片主体31由于其材质上的特性等而在表面具备粘合性并粘合于载体膜41时,必须从垫片主体31强力地剥离载体膜41,拆卸变得困难。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即使垫片主体粘合在树脂制的载体膜上,也能够容易地拆卸载体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中,为了在平面上对带载体膜的垫片和压力部进行定位,而结合基于凹凸嵌合的定位单元,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是橡胶型的垫片主体和保持所述垫片主体的树脂制的载体膜的组合,所述压力部是从所述载体膜侧按压所述垫片主体,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和所述压力部之间,为了缩小所述垫片主体与所述载体膜之间的粘合面积,在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和所述压力部被定位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压力部的按压用突起部从所述载体膜侧按压所述垫片主体,在将所述垫片主体固定在基座上的状态下,使缩小了与该垫片主体之间的粘合面积的所述载体膜克服粘合力而从所述垫片主体剥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克服粘合力而从垫片主体剥离载体膜时,能够降低所需的剥离力,即使垫片主体粘合在载体膜上,也能够容易从垫片主体拆卸载体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处理方法处理的带载体膜的垫片的一例的图,(A)是其俯视图,(B)是其主要部分的截面图,是(A)中的C-C线放大截面图。图2的(A)至(D)分别是表示该垫片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3的(A)和(B)分别是前工序的说明图。图4的(A)和(B)分别是前工序的说明图,是表示按压用突起部的宽度尺寸的说明图。图5的(A)和(B)分别是前工序的说明图,是表示按压用突起部的宽度尺寸的说明图。图6的(A)和(B)分别是剥离工序的说明图。图7的(A)和(B)分别是表示垫片的其他例子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8是表示按压用突起部的平面配置的说明图。图9的(A)和(B)分别是前工序的说明图,是表示图8的F-F线的前工序实施状况的说明图。图10的(A)和(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前工序的说明图。图11的(A)和(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剥离工序的说明图。图12的(A)和(B)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主体安装工序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处理方法处理的带载体膜的垫片的一例的图,(A)是其俯视图,(B)是其主要部分截面图,是(A)中的G-G线放大截面图。图14的(A)和(B)分别是将该带载体膜的垫片定位在拆卸装置的压力部时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现有例涉及的橡胶型的垫片的图,(A)是其俯视图,(B)是其主要部分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了在平面上对带载体膜的垫片和压力部进行定位,而结合基于凹凸嵌合的定位单元,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是橡胶型的垫片主体和保持所述垫片主体的树脂制的载体膜的组合,所述压力部是从所述载体膜侧按压所述垫片主体,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和所述压力部之间,/n为了缩小所述垫片主体与所述载体膜之间的粘合面积,在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和所述压力部被定位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压力部的按压用突起部从所述载体膜侧按压所述垫片主体,/n在将所述垫片主体固定在基座上的状态下,使缩小了与该垫片主体之间的粘合面积的所述载体膜克服粘合力而从所述垫片主体剥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530 JP 2017-1066801.一种带载体膜的垫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平面上对带载体膜的垫片和压力部进行定位,而结合基于凹凸嵌合的定位单元,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是橡胶型的垫片主体和保持所述垫片主体的树脂制的载体膜的组合,所述压力部是从所述载体膜侧按压所述垫片主体,所述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和所述压力部之间,
为了缩小所述垫片主体与所述载体膜之间的粘合面积,在所述带载体膜的垫片和所述压力部被定位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压力部的按压用突起部从所述载体膜侧按压所述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井元大场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