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天线单元的寄生单元及天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206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线单元的寄生单元和天线单元,其中寄生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及设置在介质基板上的寄生单元片,所述寄生单元片呈N×N的寄生阵列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表面,其中N≥2。一种天线单元,包括反射地、巴伦单元、辐射单元和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通过绝缘支柱固定在辐射单元上方,所述辐射单元由所述巴伦单元固定在所述反射地上。该NMIMO天线单元可以实现2/3/4/5G频段(1.7‑3.6GHz)±45°双极化稳定电磁辐射,具有工作频段宽、隔离度高、辐射方向图稳定的特点。

A parasitic unit and antenna unit for antenna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天线单元的寄生单元及天线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2G/3G/4G/5G移动通信的寄生单元及天线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2G/3G/4G将一种补充通信方式与5G长期共存。设计一款工作频段覆盖2G/3G/4G/5G移动通信的波束稳定MIMO天线单元,不仅可以改善基站天线电磁兼容难题,同时可以节约安装空间降低运营成本,因而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传统的基站天线工作频段通常1.7-2.7GHz,工作带宽及辐射方向图不能满足设计需要。5G天线(3.5GHz、26.5GHz及40GHz)仅能支持单一工作频段,且隔离度、增益相较传统基站天线要求相差甚远。传统寄生单元通常由一个金属片构成,放置在2/3/4G双极化天线上方,具有改善天线带内驻波及提高增益的作用。但是,对于工作在2/3/4/5G频段的宽带双极化天线,传统寄生单元无法实现相同的作用。专利CN207303347U,提出了一种可工作于1.4-2.7GHz的多层寄生单元,该寄生单元由四层圆形金属片堆叠构成,利用塑料支架放置在双极化天线商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天线单元的寄生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及设置在介质基板上的寄生单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片呈N×N的寄生阵列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表面,其中N≥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天线单元的寄生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及设置在介质基板上的寄生单元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片呈N×N的寄生阵列位于所述介质基板的表面,其中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片直径0.05~0.15λ1,寄生单元片间距为0.1~0.25λ1,其中λ1为2.1GHz真空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寄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片为圆形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寄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金属片为4片,呈正方形布置。


5.一种天线单元,包括反射地、巴伦单元、辐射单元和寄生单元,所述寄生单元通过绝缘支柱固定在辐射单元上方,所述辐射单元由所述巴伦单元固定在所述反射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单元为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寄生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微带线及金属条带,所述微带线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一面,所述金属条带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另一面;所述金属条带为共面设置的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在第一金属条带与第二金属条带之间为隔离缝隙,在形成所述隔离缝隙的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一侧均设置有齿形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随道曹振新陈鹏邱瞻远韩蔚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步微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