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20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包括多个周期排布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正方形介质基板(1),偶极子天线(2),介质宽角匹配层(3),馈电结构(4),金属地板(5);所述介质宽角匹配层(3)叠置于介质基板(1)上表面,偶极子天线(2)紧贴于介质基板(1)下表面,所述金属地板(5)平行置于介质基板(1)之下,所述馈电结构(4)置于介质基板(1)与金属地板(5)之间,上端与偶极子天线(2)相连,下端与金属地板(5)相连;所述偶极子天线(2)为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天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阻抗匹配好、宽带宽角、便于加工生产。

Dual polarization close coupled phased array antenna based on end overl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宽带相控阵天线
,特别是一种基于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
技术介绍
相控阵天线是在阵列天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天线形式。利用宽带天线单元,按照一定规律,将其排列成一维,二维或者其他阵列形式,避免可能产生的方向图畸变和扫描盲点,就构成了宽带相控阵的基本结构。相控阵是根据口径场相位做线性渐变时波束产生偏移的原理,用电子控制的方法改变阵列天线中各个单元的辐射场相位,利用主瓣波束进行扫描的。当宽带特性和宽角扫描特性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构成了宽带相控阵天线。随着电子对抗与雷达领域迅猛发展,特别是宽频带干扰与反干扰、高分辨率和多维成像、目标识别等方面的发展,对阵列天线的工作频带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于电子对抗与雷达系统平台,所用天线数目的降低能减少电子设备的复杂度和各个天线之间的互耦,所以该类系统平台对超宽带阵列天线有着迫切的需求。传统的超宽带阵列天线多采用Vivaldi天线作为阵元形式,由于这种设计方法有其局限性,带宽拓宽的余地很小。譬如说,天线单元带宽会限制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包括多个周期排布的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n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正方形介质基板(1),偶极子天线(2),介质宽角匹配层(3),馈电结构(4),金属地板(5);/n所述介质宽角匹配层(3)叠置于介质基板(1)上表面,偶极子天线(2)紧贴于介质基板(1)下表面,所述金属地板(5)平行置于介质基板(1)之下,所述馈电结构(4)置于介质基板(1)与金属地板(5)之间,上端与偶极子天线(2)相连,下端与金属地板(5)相连;/n所述偶极子天线(2)为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天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包括多个周期排布的阵列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正方形介质基板(1),偶极子天线(2),介质宽角匹配层(3),馈电结构(4),金属地板(5);
所述介质宽角匹配层(3)叠置于介质基板(1)上表面,偶极子天线(2)紧贴于介质基板(1)下表面,所述金属地板(5)平行置于介质基板(1)之下,所述馈电结构(4)置于介质基板(1)与金属地板(5)之间,上端与偶极子天线(2)相连,下端与金属地板(5)相连;
所述偶极子天线(2)为末端重叠的双极化紧耦合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极子天线(2)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偶极子单元(21)和第二偶极子单元(22),
所述第一偶极子单元(21)呈领结形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偶极子臂(211)和第二偶极子臂(212),所述第一偶极子臂(211)和第二偶极子臂(212)均由一矩形与一梯形底边连接面成,第一偶极子臂(211)的梯形顶边与第二偶极子臂(212)的梯形的边相对,两梯形顶边之间设有缝隙;
所述第二偶极子单元(22)呈领结形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三偶极子臂(221)和第四偶极子臂(222),所述第三偶极子臂(221)和第四偶极子臂(222)均由一矩形与一梯形底边连接面成,第三偶极子臂(221)的梯形顶边与第四偶极子臂(222)的梯形的边相对,两梯形顶边之间设有缝隙;
所述第一偶极子单元(21)的轴线平行于正方形介质基板(1)的一边,且第一偶极子单元(21)靠近该边,所述第二偶极子单元(22)的轴线与第一偶极子单元(21)的轴线垂直,且靠近正方形介质基板(1)的另一边,所述第二偶极子单元(22)的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苇于洋张凯旭管灵丁大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