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206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该双极化天线振子采用金属反射板、双极化辐射板及引向辐射板三层组合,且使用45°折叠偶极子以对角组阵的方式,一方面提高+45°极化馈电端口与‑45°极化馈电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另一方面使天线的增益最大化,进而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仅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基站不断趋向小型化,基站天线需要在越来越小小的空间里满足增益的需求。一般常见单个双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是8dBi左右,如果要达到10dBi的增益,则需要两个振子组阵,这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的尺寸也比较大,不能满足日趋小型化的基站对天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但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包括: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n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n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n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n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n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
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
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
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
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
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永亿海盐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