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206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该双极化天线振子采用金属反射板、双极化辐射板及引向辐射板三层组合,且使用45°折叠偶极子以对角组阵的方式,一方面提高+45°极化馈电端口与‑45°极化馈电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另一方面使天线的增益最大化,进而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仅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基站不断趋向小型化,基站天线需要在越来越小小的空间里满足增益的需求。一般常见单个双极化天线振子的增益是8dBi左右,如果要达到10dBi的增益,则需要两个振子组阵,这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要的尺寸也比较大,不能满足日趋小型化的基站对天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但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包括: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第一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第二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引向辐射板呈方形,所述引向辐射板的四个角上各设有所述引向辐射片,各所述引向辐射片折叠成9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上设有第一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上设有第二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周围设有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金属反射板长100mm、宽100mm、厚12mm。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天线,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由于采用金属反射板、双极化辐射板及引向辐射板三层组合,且使用45°折叠偶极子以对角组阵的方式,一方面提高+45°极化馈电端口与-45°极化馈电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另一方面使天线的增益最大化,进而使单个天线振子的增益达到10.5dBi,不仅简化了天线的结构,而且缩小了天线的尺寸。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由于在引向辐射板的各个角上设置引向辐射片,各引向辐射片折叠成90°设置,不仅具有引向的作用,提高天线的增益,而且可以增加天线的共振点,扩展天线的工作带宽。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各折叠偶极子的振臂上设置凹槽,可增加天线的工作带宽,使天线的应用场景更广。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由于在金属反射板的周围设置侧壁,使在金属反射板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使波瓣宽度变窄,以提高天线的增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折叠偶极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折叠偶极子的振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的驻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的隔离度性能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在水平方向上的性能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双极化天线振子在垂直方向上的性能图。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反射板;2:双极化辐射板;201:+45°极化馈电端口;202:-45°极化馈电端口;203:PCB板;204:第一折叠偶极子;20401:第一凹槽;205:第二折叠偶极子;20501:第二凹槽;3:引向辐射板;4:引向辐射片;5: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及包含该天线振子的天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极化天线振子,包括:金属反射板1,该金属反射板1呈方形;双极化辐射板2,设于金属反射板1上方;引向辐射板3,设于双极化辐射板2上方;该引向辐射板3上设有引向辐射片4。其中,双极化辐射板2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204、第二折叠偶极子205;+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201及第一功分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202及第二功分网络。+45°极化馈电端口201设于第一功分网络上,-45°极化馈电端口202设于第二功分网络上。该+45°极化馈电端口201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第一折叠偶极子204,两个第一折叠偶极子204沿金属反射板1的一条对角线设置,且第一折叠偶极子204的振臂折叠成45°;相应的,-45°极化馈电端口202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第二折叠偶极子205,两个第二折叠偶极子205沿金属反射板1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且第二折叠偶极子205的振臂折叠成45°。具体的,如图1所示。金属反射板1呈正方形,其长度为100mm、宽度为100mm、厚度为12mm。该金属反射板1可使天线定向辐射,避免天线出现双向辐射。金属反射板1的周围设有一圈侧壁5,由于金属反射板1的尺寸较小,侧壁5可使天线辐射的波瓣宽度变窄,可提高天线的增益。双极化辐射板2包括双极化馈电网络、PCB板203、折叠偶极子。折叠偶极子设于PCB板203下层,双极化馈电网络设于PCB板203上层。双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201及第一功分网络、-45°极化馈电端口202及第二功分网络,+45°极化馈电端口201设于第一功分网络上,-45°极化馈电端口202设于第二功分网络上。第一功分网络、第二功分网络沿金属反射板1的两条对角线设置。折叠偶极子包括两个对角设置的第一折叠偶极子204、两个对角设置的第二折叠偶极子205,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折叠偶极子204沿金属反射板1的一条对角线设置,两个第二折叠偶极子205沿金属反射板1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各第一折叠偶极子204及各第二折叠偶极子205的振臂折叠成45°设置,利用对角距离最远的原理,使天线的间距最大,从而使天线的增益最大化。各第一折叠偶极子204的振臂上均设有第一凹槽20401,该第一凹槽20401可以是方形槽,也可以是圆形槽。各第二折叠偶极子205的振臂上均设有第二凹槽20501,该第二凹槽20501可以是方形槽,也可以是圆形槽。且第一折叠偶极子204的振臂宽度和第二折叠偶极子205的振臂宽度均呈渐变之势,如图3所示。将第一折叠偶极子204的振臂及第二折叠偶极子205的振臂上开设凹槽及宽度呈渐变之势,可增加天线的工作带宽,使天线的应用场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n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n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n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n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n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反射板,所述金属反射板呈方形;
双极化辐射板,设于所述金属反射板上方;
引向辐射板,设于所述双极化辐射板上方;所述引向辐射板上设有引向辐射片;
其中,所述双极化辐射板包括+45°极化馈电网络、-45°极化馈电网络、第一折叠偶极子、第二折叠偶极子;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所述-45°极化馈电网络包括-45°极化馈电端口;
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一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
所述-45°极化馈电端口连接两个呈对角设置的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两个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沿所述金属反射板的另一条对角线设置,所述第二折叠偶极子的振臂折叠成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永亿海盐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