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频段宽带吸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20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吸波器领域,公开了一种L频段宽带吸波器,包括:第一介质板材,具有设定的介电常数和电损耗正切角;第二介质板材,具有设定的介电常数和电损耗正切角;高损电磁材料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板材与第二介质板材之间;周期性结构层,成型在所述第一介质板材上,以产生电抗效用于增强所述高损电磁材料基板的吸波率;以及反射层,成型在所述第二介质板材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吸波器,解决了L频段吸波器厚度较厚,带宽较窄,极化敏感和不能弯曲的问题。

An L-band broadband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频段宽带吸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吸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损耗材料基板的L频段宽带吸波器技术。
技术介绍
2008年美国杜克大学Smith教授课题组的Landy博士首次提出的新型超材料吸波器,即负介电常数电谐振环结构已经具有很好的窄带吸波特性,其在2009年又提出了对于极化不敏感的十字型电谐振环结构吸波器结构。此后,超材料吸波器获得广泛关注。但是,十年来吸波器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C频段及以上频段,适用于L频段的吸波器具有厚度较厚,带宽较窄的弊端。吸波器可以用于降低雷达散射面积,实现雷达隐身等功能,因此要求其具有可弯折性以适应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设计适用于L频段的宽频段,易于加工,可弯折,性能稳定的吸波器在具有重要意义。专利CN108493623采用四个环状频率选择表面,介质层和铁氧体组成的复合型吸波器,该吸波器可工作于L频段,但是其厚度为25mm,较厚的厚度限制了其在很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专利CN201910490624.9采用频率选择表面加载电阻并与空气介质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实现宽带吸波,但是其厚度大于6.75mm,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频段宽带吸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介质板材,具有设定的介电常数和电损耗正切角;/n第二介质板材,具有设定的介电常数和电损耗正切角;/n高损电磁材料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板材与第二介质板材之间;高损电磁材料基板在0.8 GHz-2.0 GHz频段内的介电常数实部在28-30范围内,虚部在3.7-4.4范围内,电损耗角正切在0.135-0.143范围内;高损电磁材料基板在0.8 GHz-2.0 GHz频段内的磁导率实部在5.8-7.9范围内,虚部在2.3-3.9范围内,磁损耗角正切在0.3-0.67范围内;/n周期性结构层,成型在所述第一介质板材上,以产生电抗效用于增强所述高损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频段宽带吸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介质板材,具有设定的介电常数和电损耗正切角;
第二介质板材,具有设定的介电常数和电损耗正切角;
高损电磁材料基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板材与第二介质板材之间;高损电磁材料基板在0.8GHz-2.0GHz频段内的介电常数实部在28-30范围内,虚部在3.7-4.4范围内,电损耗角正切在0.135-0.143范围内;高损电磁材料基板在0.8GHz-2.0GHz频段内的磁导率实部在5.8-7.9范围内,虚部在2.3-3.9范围内,磁损耗角正切在0.3-0.67范围内;
周期性结构层,成型在所述第一介质板材上,以产生电抗效用于增强所述高损电磁材料基板的吸波率;
反射层,成型在所述第二介质板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结构层由成阵列布置的缺陷单元构成,所述缺陷单元为关于轴中心对称结构,包括金属基板及设置在金属基板上的缺陷槽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为圆形,所述缺陷槽缝为均布在圆形金属基板上的扇形槽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为方形,所述缺陷槽缝呈十字形,且十字形的两条线位于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波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迪曹振新全鑫韩蔚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步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