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及管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60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及管道组件,包括内管、套在内管上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管腔,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内管外壁固定连接;该双壁玻璃钢管道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双壁玻璃钢管道,所述管道组件的外管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液口,排液口与管腔连通,排液口处设有检测探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双壁管具有双壁结构,可以和集液装置、探测报警系统联合使用,集防漏、报警、定位、收集等多功能于一体,安全可靠,方便渗漏介质回收,可避免对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污染。

A double wall FRP pipe and pip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及管道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及管道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核废料处理废液用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及管道组件。
技术介绍
在核废料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放射性废液,该废液需要长距离输送至专业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特殊处理。目前,传统输送管路为单壁管,管道一旦发生渗漏,会对土壤及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并且当传统的单壁管作为核废料处理废液输送管路,发生渗漏时,不能及时找到渗漏点,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现亟需一种安全可靠的核废料处理废液输送管道,当管道发生渗漏时,能够通过设置的检测探头,快速发现渗漏并报警,与集液装置配合使用,可保证渗漏液体排放到定置的容器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具有双壁结构,输送含核辐射的废液时安全可靠,当内管发生渗漏时能够快速检测报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组件,能够对渗漏的废液介质进行定点收集。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包括内管、套在内管上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管腔,内管和外管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内管外壁固定连接。内管和外管均为玻璃钢材质,通过支撑板将内外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提高双壁管的耐内压和抗外压能力。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和内管外壁采用手糊连接固定。手糊成型工艺是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通过手工涂刷和粘贴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使二者粘接在一起,手糊连接高效方便。优选地,所述外管壁上设有与管腔连通的排液口。排液口用于导出管腔内的渗漏介质,可以与集液装置连接,进而收集渗漏介质。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口处设有检测探头。当内管中的输送介质发生渗漏,流至排液口处,检测探头检测到后会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可第一时间发现渗漏,并且可以定位发生渗漏的区间,以便于快速反应。当收到检测探头信号后,可以及时停止输送,避免渗漏量扩大。检测探头可以采用光报警、声报警或声光联合报警,也可以与控制系统相连,采用局部断电的方式,停止介质的泵送。可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报警信号传输至中控室的控制系统,以便于远程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渗漏。优选地,所述排液口位于双壁玻璃钢管道的下部,排液口的方向与管道相垂直。为了进一步优化管道结构,防止内管、外管间相互转动或窜动,所述外管的端部与内管外壁之间设有止动挡板。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环形支撑板或/和纵向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排出渗漏介质的连通口。环形支撑板和纵向支撑板可以单独作为支撑板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双壁管通过支撑板将内外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提高双壁管的耐内压和抗外压能力。环形支撑板上的连通口的设置,使得渗漏至管腔内的介质能够顺利通过流至排液口。而采用纵向支撑板时,纵向支撑板之间并不连接,会有错位或间隙,渗漏介质可以顺利通过,因此不需要设置连通口。优选地,所述内管的一端为承口,另一端为插口;外管的两端均为平口。双壁管的内管采用承插胶接的连接方式,外管采用平端手糊对接的连接方式。优选地,内管的内、外壁以及外管的内壁上设有防腐层。防腐层的设置,可有效提高双壁管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组件,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管道,所述管道采用所述的双壁玻璃钢管道,所述管道组件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排液口,排液口与管腔连通,排液口处设有检测探头。排液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外管壁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进行设置;使用时,排液口处设置有检测液体的探头,可快速发现渗漏并报警。进一步地,所述双壁玻璃钢管道组件还包括集液装置,所述集液装置与排液口密封连接。管腔内渗漏的介质通过排液口进入集液装置,避免了单管结构发生渗漏时直接排放,对土壤及环境造成污染。专利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内管用于输送介质,支撑板用于支撑内外管,有效提高双壁管的耐内压和抗外压能力,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管道管腔的大小;外管的端部与内管外壁之间设有止动挡板,防止内管、外管间相互转动或窜动。使用时,可以将多节双壁玻璃钢管道进行连接使用,双壁管的内管采用承插胶接的连接方式,外管采用平端手糊对接的连接方式,简单高效;排液口可以在外管壁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进行设置,排液口可与集液装置密封连接,管腔内渗漏的介质通过排液口进入集液装置,方便回收,可避免对土壤、大气等环节的污染;并且每个排液口处均设有检测探头,当内管中的输送介质发生渗漏,流至排液口处,渗漏介质会浸湿设置在排液口处的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发出报警信号,因此可第一时间发现渗漏,并且可以定位发生渗漏的区间,以便于快速反应。当检测探头发生报警时,可以及时停止输送介质,避免大量渗漏。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专利技术具有双壁结构,内管渗漏出的介质进入管腔,流至间隔一定距离的排液口,排液口处设置有渗漏检测探头,可以发出报警信号,第一时间发现渗漏并定位渗漏区间,可有效解决因渗漏而导致的污染问题;(2)双壁管的内外管间采用支撑板连接,通过支撑板将内外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有效提高双壁管的耐内压和抗外压能力;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节管腔的大小;(3)双壁管的内管采用承插胶接的连接方式,外管采用平端手糊对接的连接方式;使用时组装方便,安全可靠;(4)本专利技术中的双壁管可以和集液装置、探测报警系统联合使用,集防漏、报警、定位、收集等多功能于一体,安全可靠,方便渗漏介质回收,可避免对土壤、大气等环节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双壁玻璃钢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环形支撑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纵向支撑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环纵向组合支撑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双壁玻璃钢管道的结构示意图,该双壁玻璃钢管道包括内管1、套在内管1外的外管2,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管腔3,此处管腔3可见图3所示。内管1和外管2均为玻璃钢材质,内管1的内、外壁以及外管2的内壁上设有防止介质腐蚀的防腐层,以有效提高双壁管的使用寿命;防腐层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内管1的长度比外管2长度略长,内管1的两端伸出,内管1的一端为承口10,另一端为插口11,外管2的两端均为平口;使用时双壁管的内管1采用承插胶接的连接方式,外管2采用平端手糊对接的连接方式。外管2的两端端部与内管1外壁之间设有止动挡板6,用于固定内管1和外管2,防止内管1、外管2间相互转动或窜动。内管1和外管2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内管1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采用环形支撑板7和纵向支撑板8组合使用,支撑板和内管1外壁采用手糊连接。外管2的外壁上设有排液口4,排液口4与管腔3相连通,如图1中示意出了一个排液口的结构示意图,排液口4位于管道的下部,其方向与管道垂直;排液口4处设有检测探头5,且排液口4与集液装置12密封连接,检测探头5与控制器13相连。如图2~4所示,环形支撑板7沿内管周向设置,同时设有连通口9,分别位于环形支撑板7的上部、下部,使得渗漏至管腔内的介质能够顺利通过流至排液口4;纵向支撑板8沿内管的外壁纵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套在内管(1)外的外管(2),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管腔(3),内管(1)和外管(2)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内管(1)外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壁玻璃钢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套在内管(1)外的外管(2),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管腔(3),内管(1)和外管(2)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内管(1)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壁上设有与管腔(3)连通的排液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4)处设有检测探头(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4)位于双壁玻璃钢管道的下部,排液口(5)的方向与管道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玻璃钢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的端部与内管(1)外壁之间设有止动挡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玻璃钢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珠韩冰梁鹏白玮尹继国李忠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核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