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30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从假臭草中提取出新型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并经动物药效学试验表明该新型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BV‑2细胞产生的炎症介质NO均表现出抑制作用,抗炎效果显著,且对细胞没有毒性,据此可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用于制备与炎症相关的药物。

Phenylpropanoids of pseudoodorous grass and their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尤其涉及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产生的防御反应。大多数疾病都伴有炎症的发生,炎症会加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些慢性炎症甚至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对炎症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然药物尤其是来源于植物的药物具有化学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一直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来源。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天然产物不仅可以作为药物半合成的前体物,而且可以作为药物化学合成的模板,为新药设计提供新思路。天然产物已成为发现新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源泉之一。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Griseb.)R.M.King&H.Robinson.),为一年多生或短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具有独特的蓝紫色簇状的花。将假臭草压碎后有像猫尿液一样强烈的气味,故又被称作猫腥菊。假臭草的适应力极强,可于多种气候地区生长(如:热带、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地中海气候等)。事实上,假臭草被认定为一种入侵的有害杂草,近年来迅速入侵了中国南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佛罗里达州等全球多个地区,且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假臭草常生长在树林、果园、荒地和灌木丛林等地方,由于其生长及繁殖能力极其迅速,能够极大地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对土壤的可耕性有强破坏性,且其气味较大,影响牲畜觅食和农作物的生长,故对很多地区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有着不利的影响,成为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破坏潜力的入侵恶性杂草。由于假臭草具有化感作用,对入侵地的其他草本植物有着排斥作用,从而对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极大威胁,导致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严重下降。假臭草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要包括黄酮类、萜类、甾体类等。研究发现,假臭草由于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假臭草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倍半萜类等)有可能被用于合成新型的植物源农药,用来治理农田的其他杂草和病虫害。由于现有研究对假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仍不够彻底,因而其化学成分具体结构及药学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从而为这种外来恶性杂草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确认假臭草的化学成分及药学功效,提供一种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并提供该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在治疗与炎症相关的病症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的结构式:式I:式II: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互变异构体、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所述炎症为神经炎症、肺炎、肝炎、乳腺炎、胃炎、滑囊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肌炎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所述抗炎药物的药物剂型为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乳剂或糖浆剂。进一步,所述抗炎药物的药物剂型为注射剂。进一步,所述具有式I结构式的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互变异构体、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的起效浓度不低于40μM。进一步,所述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选自其药用盐、药用酯、酰基化化合物、烷基化化合物、活性代谢产物、光学异构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互变异构体、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从假臭草中提取出新型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动物药效学试验表明该新型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活性,可用于研发新的抗炎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1的1H-NMR谱图;图2为化合物1的13C-NMR谱图;图3为化合物1的IR谱图;图4为化合物2的1H-NMR谱图;图5为化合物2的13C-NMR谱图;图6为化合物2的IR谱图;图7表示化合物1对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其中(A)为不同浓度的化合物1对LPS诱导的BV-2细胞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图,(B)为对(A)的蛋白表达量量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本实施例1从假臭草中提取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对其进行鉴定,确认了2种化合物的具体结构,其中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0kg自然阴干的假臭草全株剪碎,采用75%乙醇在60℃条件下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得到提取浓缩液(10L)。(2)依次用等体积的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提取浓缩液分别进行3次萃取,得到氯仿层(74.68g)。(3)将氯仿部分(74.68g)进行硅胶柱层析,利用二氯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100:0、50:1、20:1、10:1、5:1、3:1、0:100;v/v),取体积比为50:1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液为有效部分X和Y;(4)将有效部分X部分经硅胶柱层析,以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梯度洗脱(20:1~1:1;v/v),分为11个部分,通过反相薄层分析后,将第10部分(环己烷和乙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1的洗脱部分)进行中低压ODS柱层析,用乙醇水溶液(10%~100%;v/v)进行梯度洗脱后;通过反相和硅胶薄层色谱分析后,对其中第5个流份(50%;v/v,甲醇-水洗脱部分)再进行半制备HPLC(40%甲醇水,tR=27.0分钟),获得化合物1。(5)将Y经硅胶柱层析,以环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50:1~1:1,v/v),分为13个部分,通过反相薄层分析,对其第10部分(环己烷和乙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2:1的洗脱部分)进行中低压ODS柱层析,以甲醇水溶液(10%~100%)进行梯度洗脱后,通过硅胶和反相薄层分析,对其中第1个流份(10%甲醇水洗脱部分),再进行半制备HPLC(40%甲醇水,tR=43.6分钟),获得化合物2。通过理化常数和现代波谱学手段(HR-ESI-MS,1DNMR,2DNMR)鉴定以上2个化合物,结果如下:化合物1:化合物1为黄色无定型粉末,易溶于丙酮、甲醇,紫外245nm下呈紫色荧光,经硅胶薄层层析(10%硫酸-乙醇)在105℃加热显色后由黄色转为灰蓝色。旋光度为化合物1的1H-NMR、13C-NMR和IR谱图依次如图1~3所示,其1H-NMR和13C-NMR数据见表1。HR-ESI-MS(positive)显示出m/z417.1552[M+H]+(calcd.forC22H24O8,417.1549),故确定分子式为C22H23O8。红外吸收光谱IR在3407cm-1和1684cm-1处有强吸收,表明有羟基和芳香基团存在。1H-NMR(acetone-d6,500MHz)中,芳香区δH6.98(1H,d,J=1.8Hz)和6.90(1H,d,J=1.8Hz)根据偶合情况推断为一个1,3,4,5四取代模式的苯环片段;δH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如下结构式I或II的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n式I: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如下结构式I或II的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
式I:式II: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臭草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互变异构体、药学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为神经炎症、肺炎、肝炎、乳腺炎、胃炎、滑囊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肌炎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炎药物的药物剂型为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乳剂或糖浆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祥久王宜海肖露徐静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